蔡瑩
教師的職業(yè)是神圣的、光輝的,但同時也是忙碌的、辛苦的,在來自社會、家長、教育系統(tǒng)內部的各種壓力下,教師的幸福感是很容易缺失的,其主要原因是這樣幾個方面:
一、來自身體狀況上帶來的不幸福感
教師的職業(yè)不僅包含經過精心課堂設計的腦力勞動,也包含上課、將習題等體力勞動,在經過了一天的體力與腦力結合的勞動后,體力往往消失殆盡,所以教師總會感到身心疲憊。由于長期進行課堂教學的講授,教學設計、改作業(yè)都是處于同樣的坐姿,咽炎、頸椎病、肩周炎幾乎是每個教師的職業(yè)病。所以很多常年奮戰(zhàn)在教學第一線的教師是很容易有各種病痛纏身的,自己和身邊的同事身體不健康,就會降低幸福感。
二、來自家庭狀況上帶來的不幸福感
由于教師的工作性質問題,教師的工作時間較長,尤其是有早讀和晚自習的學?;蚣乃拗茖W校,那么超長的工作時間使得教師在家里陪伴老人、孩子、愛人的時間減少,在學校陪伴別人孩子的時間居多,但家人也有陪伴的需求,教師不能滿足,就會降低幸福感。
三、來自經濟狀況上帶來的不幸福感
由于教師的職業(yè)原因,收入來源雖然比較穩(wěn)定,但在經濟飛速發(fā)展的今天,無論公辦還是民辦學校,教師的經濟狀況處于社會的中低層,使得教師的物質生活得不到根本的改善,高強度工作的付出與收入的增幅直徑并不平衡,在社會中的經濟地位不高,降低幸福感。
四、來自社會的壓力帶來的不幸福感
由于社會環(huán)境的變革,媒體對負面事物的報道,社會對教師這個職業(yè)要求與期待值過高,家長給予孩子的期望值過大,而這些期望值最終都轉嫁到教師身上,使得教師在面對家長、社會時要小心處理每件事。而當今社會的學生融入社會的時間也比較早,社會環(huán)境又比較復雜,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各不相同并且有部分畸形,媒體的引導也易使未成年人產生非正能量的理解,使得教師的育人這個環(huán)節(jié)上步履維艱,帶來了一定的不幸福感。
五、來自教育系統(tǒng)內部的不幸福感
教師在職業(yè)生涯中需要學習與發(fā)展,那么教育系統(tǒng)在對教師的再教育與培訓上也是有要求的,但有些培訓是流于形式,并沒有起到提高教師職業(yè)或非職業(yè)素養(yǎng)的作用,反而還占用了大量的額外時間,加重了教師的負擔。而教育系統(tǒng)中各學校之間對考試成績的對比成了家長擇校的重要依據(jù),為了生源,學生的成績成了部分學校評價教師的唯一標準,教師在分數(shù)的要求下感受到很大的壓力。在各種評價制度下的教師、領導見的人家關系變得復雜。這些都帶來了一定程度的不幸福感。
那么要有效的增強教師的幸福感就要從解決這幾個方面入手:
1.關注自身健康狀況,多進行體育運動
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終究是身體好的人的。作為教師,自己的身體都不愛惜,又如何要求學生?所以教師要首先愛惜自己的身體,關注自身的健康狀況,定期體檢,不管所在學校有沒有福利,這是一個正常的社會人本應做的。要學會對自己的身體進行一定的保養(yǎng),保護自己的各器官,借助多媒體設備與現(xiàn)代化教學,采用多方面教學手段與方法改進自己的教學,使自己從繁重的不停講授改變?yōu)槎嘣n堂,使學生更多的參與到課堂中,改變滿堂講的習慣。另外,要多進行體育運動,多鍛煉自己的身體,運動不但能夠使身體得到機能的調整,也能夠釋放工作、生活帶來的壓力,得到精神上的放松。
2.改變自己,做一個正常的社會人
無論在工作中還是生活中,教師就是一個普通人,也是一個社會人,應該做一個正常的社會人,這種心態(tài)很重要。所以教師要轉變的自己的角色與觀念。
首先,面對家庭,教師是必須要留出時間與家人相處的。自己的孩子、別人的孩子都是孩子,都是未來,都重要。作為一個普通人,教師有義務陪伴自己的家人。那么就需要教師從繁重的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中解脫出來,如何做到呢?改進自己的工作方式與方法。從課堂教學設計到課后作業(yè)設計,從課件設計到試卷反饋,教師應該利用繼續(xù)學習的方式對自己的學學方法與手段進行實時的改進,利用好多媒體、網絡、移動終端、大數(shù)據(jù)資源等工具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與效果,利用好課代表、班委、學習小組等組織人員的安排與能動性,放手大膽讓學生嘗試,把課堂還給學生,把生活也還給學生,讓這些工具和辦法幫助自己進行教育與教學。找對了辦法,時間自然就節(jié)省了。
其次,面對社會,教師應該做好一個教師該做的事。無論光環(huán)多么亮,社會壓力多么大,教師的職業(yè)仍舊平凡的,仍舊是需要在工作中一點一滴踏實完成的。本著一顆平常心,教書,育人。校園應該是有別于社會的一片凈土,教師要認識到,媒體對教師、教育的負面新聞都是個案,并不能代表社會主流意識。教師要能夠把握好社會主流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做一個充滿正能量的教師,也以此給學生樹立的好的榜樣,雖然平凡,但是做好自己,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3.面對自己,教師應該有自己的生活。作為一個正常的社會人,教師的生活不應該被繁重的工作填滿,教師希望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學生成為怎樣的人,自己就要先往這個方向努力,才能言傳身教。因此,教師需要學會生活,認真生活,要有自己的興趣、愛好,要有非教師行業(yè)的朋友,要有社交活動,要有正常人的審美,要緊跟時代潮流,與時俱進。而這些生活的時間與精力,需要通過改變工作的方式、方法來完成。
4.面對學校,教師應該有一顆進取并且包容的心。學校對成績的要求必然是對教師的重要評價,畢竟“育人”這件事情不好作為量化評價來操作。但教師不應只把成績當做工作的唯一目的。教師在教書的同時也在育人,培養(yǎng)學生有良好的習慣、思想品格與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并不沖突,而是相輔相成的,二者應該同時進行,這才是教育的真正意義。
5.要改善教師的經濟狀況,除了期待國家增加對教育的投入,增加對教師系統(tǒng)的薪金收入的投入,教師還可以自己通過自己的特長與興趣在互聯(lián)網+時代進行合理、合法的創(chuàng)收。每個教師都應該有自己擅長的職業(yè)技能或生活技能,抑或生活興趣加以培養(yǎng)和升級,就可以轉變?yōu)樽约旱奶亻L,將特長進行加工,制作成媒體形式上傳于網絡,不僅可以分享給其他人進行學習,也可以增加自己的點擊率,當自己的作品越來越受歡迎,就可以給自己進行一定的創(chuàng)收,而且是合法收入。新時代的教師作為一個社會人,也可以成為一個“網紅”,但是是富有正能量的網紅,是可以引領社會主流三觀的網紅,是可以使學生在課堂外進行學習與進步的網紅,這對整個社會媒體的導向性也有積極的作用。
總之,教師要懂得愛自己、愛生活,才能使學生也愛自己、愛生活,進而愛學習、愛探索。教師的幸福感從對自己、對工作、對生活的成就感、滿足感中獲得。其實,幸福就是一種感覺,敞開心靈去感受,幸福無處不在,讓我們都調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用一顆平常但是認真的心去工作、去生活,從工做、生活中得到樂趣,得到幸福感,做一個健康、陽光、充滿幸福感的新時代教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