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然
飲中八仙歌
【唐·杜甫】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陽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圣稱世賢。
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
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
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張旭三杯草圣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云煙。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辯驚四筵。
杜甫的《飲中八仙歌》不是中學生要求的必背詩作,也不是杜甫最廣為人知的代表作。但是,這首詩在生動傳神寫人物這一點上做得太好了,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八個“酒鬼”八個樣,最好的漫畫式描寫 。
“八仙”是指八個人在酒中飄飄欲仙,俗氣地說就是八個酒鬼。這八個酒鬼分別是賀知章、李琎、李適之、崔宗之、蘇晉、李白、張旭、焦遂。
賀知章排在第一位。瞧瞧他的醉態(tài)——騎馬搖搖晃晃,跟坐船一樣。賀大爺眼中的世界也跟著搖搖晃晃。然而,悲劇發(fā)生了——賀大爺?shù)艟锪?。然后呢?(一般人此時會大呼:“救命!”)賀大爺可不是一般人,他在井里,睡著了。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倍鸥ψプ×速R知章醉酒的神態(tài),又描繪了一個意外的情節(jié),讓醉酒的賀大爺多出幾分可愛。
排名第二的是汝陽王李琎。他位高權重膽兒也肥。養(yǎng)生專家提倡好習慣從早起的一杯白開水開始,而李琎的壞習慣則是每天早晨從喝酒開始?!叭觋柸肥汲欤婪牯疖嚳诹飨?,恨不移封向酒泉?!碧瞥摹岸贰保捎诘赜蚝蜁r間不同,不太好確定,但即使是最保守的估計——1斗等于500毫升,李琎的一天也是從酒氣熏天開始的。即便喝成這樣,李琎在上班路上遇到拉著酒的車,他依然饞得口水橫流……
對汝陽王的描寫,杜甫抓住了人物的身份特征,又使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非常形象。
第三名是宰相李適之。每天花在酒上的錢上萬,喝酒像“長鯨吸百川”,這是什么酒量?人家還喝得振振有詞,自稱豪飲是為了將職位讓賢。不久后,李適之讓賢的愿望真實現(xiàn)了——不過不是因為喝酒,而是讓奸臣李林甫排擠出朝野的。
對李適之的描寫,杜甫抓住了生活習慣的一個細節(jié),李適之在飲酒上不惜花巨資——日費萬錢和飲如長鯨,此處用了夸張和比喻的修辭手法。
排在第四位的是高富帥崔宗之。杜甫在描寫他時,順便給我們留下了一個形容美男子的成語——玉樹臨風。
崔宗之看世人難“青眼有加”(青眼表喜愛,白眼你懂的),就連舉杯望天,也是白眼。但這醉態(tài)依舊不能掩蓋其帥氣,依然美得如風中拂動的玉樹,翻白眼也一樣好看。
第五名蘇晉雖齋戒吃素,但飲起酒來常把佛門戒律忘得干干凈凈。
第六名就是最為人熟知的詩仙李白了。李白愛喝酒,一斗酒下肚就可以作出百首詩。百斗酒下肚……好吧,就只能醉在家了。那時的老李,曾任翰林待詔,上班等敲鑼,下班直奔長安酒館。老李愛喝酒這事唐玄宗也知道,起初本著只要干好工作就可以容忍的態(tài)度,沒辦法,誰讓老李有才呢?但是當唐玄宗召李白來干活兒,喝高了的李白只能被人攙扶著過來了,玄宗就生氣了。即使如此,老李還口出狂言,自稱酒仙,不肯上船。這么做不下崗才怪呢。
草圣張旭排在第七。幾杯酒后,在王公貴戚面前脫帽露頂,不拘小節(jié),揮毫落紙卻如云如煙,字寫得更放縱不羈??磥磉@草圣沒酒助力真的影響實力發(fā)揮啊。
排在第八的焦遂就更奇了,如果沒有酒,他就像蕓蕓眾生中一棵普通的白菜。普通人酒喝多了就會變成“大舌頭”,本來能說清的事也說不清了,可人家焦遂呢?幾杯酒下肚,就像本來已電量不足的手機,充電五分鐘后就可以通話兩小時,精神大振,在酒席上高談闊論,口若懸河。
崔宗之、蘇晉、李白、張旭、焦遂這幾個人,杜甫在描寫中都使用了對比手法——不喝酒的崔宗之帥,喝了酒翻白眼的崔宗之還是帥;喝酒之前的蘇晉心中有佛,喝酒之后心中就只有酒了;老李喝了酒之后好詩有了,跟上司頂撞的膽子也有了;草圣張旭喝了酒,才能放縱不羈愛自由,寫出一手灑脫的好字;喝酒之前的焦遂如果是一棵普通的白菜,喝酒之后就是一棵雄辯的玉白菜了。
在杜甫筆下,八個酒鬼有一個共同的真愛——酒。但同樣是愛喝酒,八個酒鬼也是八個樣,絕不雷同。在繪畫中,素描要工筆細描,一坐半天才能讓人物真實生動,而漫畫僅是幾筆線條,就可以把人物勾勒得栩栩如生。杜甫的詩正像漫畫,無論是14個字描繪一個人,還是28個字描繪一個人,都一樣生動。能做到這一點,正是抓住了人物的重要特征。
讀到這里,大家有沒有想起一篇課文——《伏爾加河上的纖夫》?同樣是抓住了每個人物的重要特征,勾勒出一幅“絕不雷同”的群像展覽。
由此可見,寫人,抓住重要特征有多重要!
“我一定會回來的!”只是這一句話,每個看過《喜羊羊與灰太狼》的同學都能立刻知道,這是灰太狼。穿上虎皮裙,抬起左腿,右手握上長棍,左手伸到頭頂做張望的樣子,即使你的表演很出戲,我們也能知道這是《西游記》中的“猴哥”。同樣,“大師兄,二師兄,師父被妖怪抓走了!”也不難猜出這是《西游記》中臺詞最少的“沙和尚”。這些經(jīng)典形象也都是抓住了人物的重要特征。
可是我們的作文呢?
“TA長著一雙漂亮的大眼睛,頭發(fā)長長的,牙齒整齊潔白”……這樣的描寫在作文中并不少見。但是細想,這個“TA”可以是你寫的那個人,也可以是千千萬萬個符合這一特征的人,甚至“TA”的性別都不能確定,這就是不成功的描寫。再說一個檢驗作文描寫人物時有沒有抓住重要特征的方式——如果你的作文寫的是“爸爸”,可是把“爸爸”這兩個字換成“叔叔”甚至“媽媽”,讀者讀起來也一樣,那就是一個失敗甚至可怕的描寫了。
好了,希望每個同學在描寫人物時,都像杜甫一樣抓住人物的重要特征。最后再友情提示一下:喝酒對健康有害,同學們一定不要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