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街道的多元意象及其治理機制
      ——基于街道類型的空間分析

      2018-01-10 10:22:02韓志明
      新視野 2018年1期
      關鍵詞:街道交通空間

      文/韓志明

      街道的多元意象及其治理機制
      ——基于街道類型的空間分析

      文/韓志明

      街道是城市的標配,城市與街道是相互匹配的。街道空間包括了道路、建筑、景觀和人及其活動等基本元素,具有開放性、多樣性、包容性、流動性和陌生化等特點。根據(jù)其功能和定位不同,可以將城市街道分為展示性街道、交通性街道、經(jīng)濟性街道和生活性街道四種典型類型,不同類型的街道具有不同的要素和配置,呈現(xiàn)出不同的社會意象,而街道利用者的行為及其關系也是不一樣的。除了整潔、安全和秩序等一般性目標,街道空間的治理目標存在著微妙的差異,街道的利用者、管理者和參與者以及物質設施等相互作用,形成了不同的治理機制。通過對不同街道類型、街道空間中的行為傾向及其治理機制的分析,可以為理解街道空間的運行以及治理提供更加細致而深入的啟示。

      街道;街道空間;城市治理;社會意象;治理機制

      隨著經(jīng)濟和社會的快速發(fā)展,中國的城市化率大幅度提高,有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目前中國城鎮(zhèn)化率已經(jīng)達到57.35%,城鎮(zhèn)常住人口達到7.9億人。[1]城市已經(jīng)成為政治、經(jīng)濟和社會生活的中心,城市治理牽動著社會各方面的神經(jīng)。作為城市機體的重要組成部分,街道是城市治理的場所和情境,是城市行動者權力博弈的舞臺,是影響城市行動者的建構性因素,也是社會權力生產(chǎn)和再生產(chǎn)的平臺。本研究根據(jù)長期對于城市治理尤其是街道治理的經(jīng)驗觀察,聚焦于街道空間管理和利用中的權力關系,探討街道空間的社會意象,歸納不同街道空間中的社會行為特性,進而識別不同街道空間的治理機制,從而深化對街道空間功能及其秩序的理解,對城市治理的精細化和差異化提供借鑒和啟示。

      一 城市街道的性質與街頭空間的特性

      顧名思義,街道的“街”對應的是多樣化的街市和生活場所等,“道”則是指城市的交通道路。有的人將街道看成是“城市的寄生物”,“它寄寓在城市的腹中”,也養(yǎng)育和激活了城市。街道是城市中的主要構件,“是一個城市的最重要的器官”。[2]城市與街道是共生的,“沒有街道,就沒有城市”,[3]反過來也是一樣。就像城市的血管和神經(jīng)一樣,街道是城市的標準配件,為城市傳遞信息,輸送營養(yǎng)物,疏通資源,排泄廢棄物。而且,街道的伸展或延伸將城市與鄉(xiāng)村、城市與城市連接起來,比城市更有其獨特的意義。

      對于城市識別和印象來說,“道路是具統(tǒng)治性的城市要素”。[4]了解和認識一座城市,首先接觸到的就是城市的街道?!敖值啦粌H是一種公共設施,也不僅僅是像給排水管或者電纜一樣的公共設施,盡管這些管線經(jīng)常能夠在街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街道也不僅僅是一種線性的物理空間,不只是允許人流或者貨流通達的途徑?!盵5]街道處理具有交通和交流等基本功能,更是城市空間分配的工具,還具有廣泛的社會和文化價值,決定著城市的結構布局、交通方式和人文風情等。作為城市中最重要的公共活動場所,街道為人們的日常出行、消費購物、社會溝通提供了豐富的素材,也承載著獨特的生活方式、社會景觀和人文記憶等。

      城市中的街道縱橫交錯,四通八達,長短不一,寬窄有別,面貌各異,通常要占到城市面積的20%~30%。街道空間不僅包括道路、綠化帶和建筑設施等靜止的元素,還包括人流車流以及街面上的社會活動等動態(tài)的元素。道路剖面的尺度和形式、道路兩側建筑物的體量和風格、路面和兩側的綠化景觀、綠化帶邊上栩栩如生的城市雕塑、色彩各異的廣告牌匾、交通指示標牌、來回穿梭的車流和人流等,共同編織出街道的獨特景觀,也彰顯出獨特的地域風情。

      街道是城市的血管和神經(jīng),也是城市中最重要的公共空間,還是各種權力表演和斗爭的舞臺。城市街道連綴和拼接起城市的基本面貌,也規(guī)定了社會要素之間的位置和關系。街道是展示城市面貌的重要空間,反映出城市文明的水平和公共生活的品質。偉大的街道造就偉大的城市。城市“通過街道來彰顯其品性”,每個人都“必須要與街道發(fā)生關系”。街道的形式、要素和特性為人們帶來截然不同的“居住感受”。[街道是人們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方。每一條街道都有自己的歷史、傳統(tǒng)和文化。

      街道是一個開放共享的公共空間,充滿不確定性?!敖值朗且粋€場所,它將人們聚集起來并為人們的活動提供了環(huán)境與背景”,是“大家可以自由使用的公共資產(chǎn)”。[7]城市中的建筑各有其主,不能被隨意占用和進入,但街道是公共空間,屬于典型的公共物品,沒有人可以獨占街道,所有人都可以無條件和無償?shù)乩盟白鳛樽钪饕墓部臻g,街道隱藏著自發(fā)性的全部變數(shù)——既是自由市場的溫床,也是聚眾滋事的隱患?!盵8]街道是一個無歧視和不設防的舞臺,接納著熙來攘往的人們,包括不同地區(qū)性別、職業(yè)、身份和地位的人。

      街頭還是一個特殊的情感空間。街道以最基本的方式為人們提供戶外活動的場所。街道空間的結構、形式、尺度、色彩及其組合方式和封閉程度等,以及不同的地域文化、歷史景觀、生活習俗和管理方式等人文社會要素,帶給人們直接的主觀體驗和感受,并衍生出方便性、舒適感、私密性、安全感、親切性等認知和情感。

      街道秩序是城市秩序的基礎,因此街道是城市治理的著力點,也是判斷城市治理好壞的重要指標。正如雅各布斯所說:“維護城市的安全是一個城市的街道和人行道的根本任務?!盵人們在街道中的交往和互動建構起街道的秩序每個參與和利用街道的人,都是街道秩序的創(chuàng)造者、維持者和破壞者等。相反,破壞城市秩序的常見做法就是堵塞馬路或破壞交通等,諸如罷工、游行或示威等社會抗爭活動,都反映或體現(xiàn)在打亂或破壞街道的秩序上。

      城市治理的重要任務是對街道空間的治理從公交車站和公共座椅的設置到環(huán)衛(wèi)工人的裝備以及工作規(guī)范,從對“牛皮癬”小廣告的治理到社會治安的綜合治理等,從規(guī)范機動車和行人的行進路線到街道空間的規(guī)劃、建設、利用以及管理等,都是城市治理中的重要議題由于街道空間是開放的,是人們看得見摸得著的地方,因此街道無疑是城市治理中最具敏感性和可見性的維度。許多表面上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社會景觀,比如“中國式過馬路”、行人不走斑馬線“撞死白撞”、城管與攤販之間“貓追老鼠”的博弈、維權過程中的堵塞馬路等,行動者的行為都包含著街道的元素,也都可以納入到街道空間治理的框架中來進行分析。

      作為社會性和政治性的公共空間,街道是城市治理關注的焦點。人們討論城市治理,很多具體問題都落腳在街道上。街道應該由誰來管理?街道究竟是為誰服務的?誰應該更多享有街道?應該怎樣實現(xiàn)良好的治理?這些問題無處不在,對街道的建設、管理和利用等都提出不同的要求。因而如何建設、管理和利用街道,關乎到每個人的利益和價值觀,是實現(xiàn)和諧而文明的現(xiàn)代都市生活所需要嚴肅對待的問題。

      二 四種類型的街道空間及其行為特性

      就其作為城市構件來說,籠統(tǒng)的街道具有一般性的特點,都具有交通等基本功能,追求安全、整潔和秩序等目標。但具體的街道又是不一樣的,其差異不是路面寬窄的差異,也不是人流量多少的差異。在城市巨大的肌體上,不同的街道分布在不同的位置,有著不同的功能側重,呈現(xiàn)出不同的社會意象;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利用街道,形成了不同的權力結構和互動關系;街道根據(jù)不同的機制而得到治理,治理的效果也有所差異。主要根據(jù)街道所具有的功能,這里將街道區(qū)分為展示性街道、交通類街道、經(jīng)濟類街道和生活性街道等四種類型,著重分析其社會意象、空間屬性及其行為特性。

      (一)展示型街道——中央大街/城市第一街——游覽·觀光

      在城市成千上萬的街道中,總有那么一些享譽中外甚至堪稱偉大的街道。它們代表并影響了這座城市,深深嵌入在城市悠久的歷史中,受到全社會的矚目?!耙恍┙值揽梢钥醋魇恰螒蛞?guī)則制定者’。它們能將明晰的概念與秩序帶給一座城市或一個區(qū)域?!盵10]展示性街道正是那些可以代表或定義城市及其品質的街道。展示性街道大致可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政治性的,比如北京的長安街和法國的香榭麗舍大街;一種是歷史文化性的,比如上海的衡山路和天津的睦南道等。

      展示性街道是街道中聞名遐邇的明星,是街道族群中居高臨下傲視群倫的政治或文化貴族,向社會展示自己獨特的內(nèi)涵,接受民眾的觀賞和膜拜。這些街道通常具有悠久的政治和文化傳統(tǒng),包含了許多重要的歷史文化要素,具有深厚而豐富的政治和文化含義,是整個城市、一個地區(qū)甚至一個國家的標志性街道。這樣的街道就不僅僅是簡單的街道,而是歷史、文化和政治因素長期融合而成的社會存在,因而也是無法復制和難以超越的。

      展示性街道的歷史形成,是由權力來定義的。街道的尺度、建筑布局和園林景觀等,都是為了呈現(xiàn)街道的政治和文化內(nèi)涵,延續(xù)和拓展街道的歷史印跡,體現(xiàn)出權力的意志。這些街道位于城市的核心地段,整潔、筆直、寬闊而大氣,與其他著名的建筑景觀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比如凱旋門、埃菲爾鐵塔、天安門以及商業(yè)中心或政府大樓等,共同構建起街道非同尋常的品質。當人們矚目那些偉大的建筑的時候,也同時在矚目這些偉大的街道,反之亦然。

      展示性街道,或是政治性的,向人們展示著權力的莊嚴和威儀,或是文化性的,使人們體會到歷史文化的脈搏和氣息。街道上的人主要是游覽和觀光的行為,人們主要扮演的是觀光者和欣賞者的角色,街道則是被觀察、被凝視、被欣賞和受膜拜的對象,向人們傳遞獨特的政治和文化形象,特別是通過特殊或重要的政治文化活動來宣示并再生產(chǎn)其特殊內(nèi)涵,比如軍事閱兵、民眾游行、政治儀式以及文化展覽等。

      (二)交通性街道——城市快速路——穿行·路過

      交通性街道是“街道中的大多數(shù)”,是城市的“血管”或“動脈”,核心任務就是實現(xiàn)資源和要素的順利流通,讓城市順利運轉起來。交通毫無疑問是街道最主要和最重要的功能,而且良好的交通狀況也是城市功能發(fā)揮的前提和基礎。但交通并不是街道的唯一用途,而且交通功能也是與其它功能相互交織在一起的。

      在現(xiàn)代化的進程中,理性主義的城市規(guī)劃理念高歌猛進,致力于實現(xiàn)城市的秩序和效率。從效率和功能的眼光來看,街道完全變成了通行的場所,服務于人和(非)機動車的快速移動。交通性街道的空間元素包括寬闊的路面、高聳的道路護欄、先進的交通信號設施以及繁忙的人流車流等。為了保障交通功能,交通性街道越來越多地需要科學地細分路面,甚至將路面封閉起來,以為機動車提供便捷的運動空間。

      在規(guī)模較小的條件下,城市通常就是有限的幾條街道。隨著現(xiàn)代城市規(guī)模的急劇擴張,大城市的主干道越來越多,但交通擁堵問題也愈演愈烈,越來越多交通性街道(主要包括高架橋、快速路、快車道、環(huán)城高速等)都修建起來,以解決“出行難”的問題。這些街道在城市路網(wǎng)體系中承擔起日益重要的責任,決定著城市的交通效率。但交通性功能的維系和放大,也不可避免擠壓了街道的其他功能,比如商業(yè)活動和休閑步行等。

      交通性街道筆直而寬闊,甩開各種障礙和束縛,肆意地貫穿一個個城市街區(qū),讓道路發(fā)揮最大的功能。交通性街道的空間結構及其要素主要呈現(xiàn)出單調(diào)、粗糙而冷硬的特點,缺乏多元化的要素及相應的氣質。在以機動車為中心的功能定位中,街道的設計、建設和景觀都服務于通行效率的目標。在空間形式上,交通性街道建立起清晰而堅固的邊界,具有不可穿越或打斷的特點,保持著連續(xù)而穩(wěn)定的節(jié)奏,也形成了壓制性的視覺效果。

      個別交通性街道有著脫離人性化的尺度,步行的距離很長,公交的可達性很低,切斷了與建筑物和行人的交流,使穿行道路變得非常困難。街道上陌生的人群來回穿梭,步履匆匆,焦慮地走過人行天橋或者地下通道,尋找下一個出口或目的的。自行車道和人行道日益被擠壓到狹窄的空間中去,自行車、電動車和行人的混行增加了街道空間的不安全因素,也帶來了社會對立和沖突。

      (三)經(jīng)濟類街道——購物一條街——購物·瀏覽

      “街”和“市”原本就是買賣或購物的地方。街道是生意場,是經(jīng)濟生活的櫥窗,向四面八方來的行人展示誘人的商品。[11]相對于交通性街道追求機動車通行的速度和效率,經(jīng)濟性街道的節(jié)奏比較緩慢,需要的是人氣和氛圍。街道中到處是廣告燈箱、電子屏幕和標語橫幅等商業(yè)元素,空間的尺度、比例、建筑等追求的是吸引力和親和性,空間形式靈活多樣,富于變化,兼容了娛樂、消費和休閑等廣泛功能。

      經(jīng)濟性街道圍繞經(jīng)濟的目的而建構起來就像是自由而喧鬧的集市。這種空間的“目的是要服務于消費者,是要讓城市居民變成一個消費者”,強調(diào)的是個人的行動——去消費,去花錢,而不是互動。[12]各種商鋪和店面匯聚于此商品的品味決定了街道的品質,高檔奢侈品集中的商業(yè)中心與小商品匯聚的淘寶街的風格和氣質是大不一樣的。街道上人潮涌動,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其中主要的行為是消費行為或交易活動。

      經(jīng)濟類街道的社會意象對應于通常所說的“商業(yè)街”或“步行街”,比如北京的王府井大街上海的南京路、天津的濱江道、成都的春熙路等還包括絲綢、美食、古玩、茶葉、小商品等名目的特色商業(yè)街(一條街)。林立的商鋪延伸到若干個街區(qū),從高檔昂貴的奢侈品到吃穿住用等日常生活需要,都應有盡有。市場想方設法刺激人們消費的欲望,人們則盡情享受著購物的樂趣。如果說交通性街道是冷峻而理性的技術氣質,那么商業(yè)性街道則具有喧囂庸俗的市儈氣質。

      街道通常都多少有些商鋪和店面,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經(jīng)濟性功能。展示性街道與經(jīng)濟性街道還具有很大的重合度,因為展示歷史文化和社會生活的街道往往也是由一些延續(xù)傳統(tǒng)和地方特色的店鋪所構成,比如杭州的清河坊和南京的夫子廟等。同樣,如果說經(jīng)濟性街道主要是消費或購物的場所,而生活性街道不僅有日常的生活消費,也是居民交往的公共空間。

      (四)生活性街道——社區(qū)公共空間——閑坐·交流

      “生活性街道是指在居住社區(qū)中長期具有人氣的街道或街道段落,它不僅僅是交通通行的通道,更是居民們不可或缺的日常公共空間?!盵1生活性街道屬于那些長期居住于此或是生于斯長于斯的市民,而不是那些來去匆匆的行人和過客。這里雜亂而喧鬧,恬淡而安靜,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是一個有故事和有記憶的地方街道與市民共同經(jīng)歷風風雨,相伴春夏秋冬盛載著綿長而豐滿的生活點滴和集體記憶。

      生活性街道的空間形式富有小尺度、多樣性和趣味性等特點,街道上散布著各種日常生活需要的商鋪和設施,包括公交車站、銀行(ATM機)、小賣部(超市)、小吃店、面包房、裁縫店、眼鏡店、理發(fā)店、棋牌室和彩票點等,以及綠化帶、公共座椅、涼亭和雕塑等。街道空間具有應變性和可放大性,具有“擁有容納不同類型行為的能力”,街道上還會舉辦各種形式的市民活動,還可能“出現(xiàn)局部的空間放大或開敞空間”,以容納軟物質要素的參與或人群的突然聚集,比如推銷活動、街邊餐飲、曬太陽或打麻將等。[14]

      生活性街道通常毗鄰大型的成熟社區(qū),是具有可見性和互動性的社會空間,具有某種熟人社會的特點。生活性街道的標志性行為是散步、閑坐和交流,尤其是早上排著隊買早餐和下班后拎著菜回家的生活景觀。人們長期居住于此,日復一日地往返流連于此,相互熟悉,從簡單的微笑示意、鄰里之間的問候到居民聚堆的納涼、閑聊、下棋或打牌等行為,街道呈現(xiàn)出濃厚的溫情和親和力。

      比較而言,交通性街道的界面連續(xù)、空曠而單一,具有拒絕參與的姿態(tài),但生活性街道則是小尺度的界面單元,具有較強的彈性和適應性,有利于街道生活的自我更替和自由選擇,賦予街道空間以細節(jié)和表現(xiàn)力,給人們帶來場所感,“人們能夠超越場所的物質或感官屬性來體驗事物,能夠感受其賦予場所的精神”。[15]良好的生活性街道不僅方便人們的參與或互動,還帶給市民豐富的空間體驗。

      三 街道空間的治理結構及其機制

      街道是城市不可或缺的裝備和要素,也是城市中最重要的公共空間,承擔著交通和交流等復雜多樣的功能。相對于城市之間或城鄉(xiāng)之間的道路,城市街道是典型的公共物品,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作為一種場所,區(qū)別于內(nèi)部的、私密性或有明確歸屬的空間場所,街道空間具有公共性、復雜性、開放性和陌生性等性質。城市治理的目標函數(shù)包含了多元化的維度,具體包括整潔、安全、秩序和宜居等。不同的治理目標反映出不同的社會需要,也體現(xiàn)出國家和社會權力之間的不同組合方式,以及國家權力干預的力度及策略。

      無論是在什么類型的城市,也不管是何種性質的街道,街道空間的治理都具有相當?shù)墓餐ㄐ?,這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1.作為最為重要的基礎設施,街道是城市中基礎性的公共物品,主要是由掌握公共權力的城市“政治-政府-經(jīng)濟”聯(lián)合體(后面簡稱“政經(jīng)聯(lián)合體”)來提供。在規(guī)劃、設計、建設和管理街道空間方面,城市“政經(jīng)聯(lián)合體”處于核心地位,擁有決策和執(zhí)行權力,也擁有資源和技術,在城市街道空間的治理體系中具有無可替代的地位。他們的偏好、利益和趣味決定了街道空間的形態(tài)、布局及其運行,也是決定城市街道空間治理狀況的關鍵。

      2.利用街道的行動者身份各異,各有不同的利益和訴求,也帶來不同類型的問題,但大多數(shù)街道的治理都是圍繞“整潔、安全和秩序”等目標而展開的,由分工負責的職能部門來具體實施,主要包括維持街道安全和交通秩序的警察、負責街道綠化的園林工人、管理路燈和井蓋以及地下管道等公共設施的市政工人、負責街道建筑秩序的執(zhí)法人員(包括“紅袖章”等志愿者等)、維持街道整潔衛(wèi)生的環(huán)衛(wèi)工人等。他們共同協(xié)作,維持和管理著街道的秩序。

      3.街道空間中的其他社會行動者主要是作為治理對象而存在,比如違章建筑的建設者、亂停亂放的機動車車主、破壞公共設施的不法分子、隨地亂扔垃圾或任意張貼小廣告的人、不按交通信號指示行使的機動車駕駛員等。在特殊的場景下,某些人會偶爾成為城市治理的參與者,加入到街道空間的治理過程中來,比如市民打電話舉報違章建筑、協(xié)助警察追捕犯罪分子和撿起他人扔到人行道上的垃圾等。

      但也要看到的是,街道除了基本的交通功能之外,還具有政治、經(jīng)濟、社會和文化等方面的功能,不同街道的功能側重是不一樣的。街道的秩序是國家治理秩序的一部分,也是城市治理狀況的直接顯現(xiàn),其治理目標、參與結構、治理機制以及影響因素等都有著微妙而重要的差異。(參見表1)

      表1 四種典型的街道及其治理機制的比較

      (一)單一式權威治理

      由于展示性街道的特殊性質,治理的目標是突出和實現(xiàn)其展示性任務,使街道變得更加具有厚重感、感染性和吸引力等。這取決于特定的歷史文化、政治傳統(tǒng)、城市“政經(jīng)聯(lián)合體”對街道的再定義以及相應的政治和社會活動。相應的,展示性街道的治理總體上是單一式權威治理,治理的主體主要是公共權威——警察、園林工人和環(huán)衛(wèi)工人。他們的職責就是維護和強化街道的形象,避免對街道空間及其意義的修改、涂抹和破壞,這就像是不允許在長安街上隨地擺攤設點,也不允許隨意更改成都寬窄巷子的建筑風格。

      展示性街道是特殊的政治和文化空間,是由公共權威單方面定義的,因而也面臨著被其他社會力量否決或消解的壓力。街道是開放的,向所有人敞開懷抱,但也很容易因為外部因素的進入而導致失控、失序甚至危機,比如一次始料未及的游行示威、對政治文化景觀的不經(jīng)意的破壞等。展示性街道的展示性功能和任務要求其必須更加具有吸引力,有更多的人來參觀游覽,才能實現(xiàn)展示性的功能。在商業(yè)文化和體驗主義的潮流中,展示性街道面臨著如何吸引參觀者的巨大壓力,也存在著如何平衡展示性功能與其他功能之間的沖突的問題。

      單一權威的治理強調(diào)尊重歷史和傳統(tǒng),重視街道在城市品質和定位中的作用,包含了顯著的支配和控制含義。展示性街道的定位決定了街道空間更多強調(diào)的是不變,而不是變,是傳承,而不是拋棄,因為形象和符號的變化很容易引發(fā)社會沖突。就像華盛頓的賓夕法尼亞大街與北京的長安街一樣,其核心地段具有強烈的政治象征意義,不允許出現(xiàn)實質性的變化否則就是對街道品性的修正甚至顛覆。就此而言,這些街道禁錮了時間,也封閉了空間,專橫而粗暴地將政治和文化意象傳輸給參觀者引發(fā)參與者的抵制或反抗。

      (二)技術和專業(yè)的治理

      交通性街道是“純粹而真實”的街道,最是忠實于街道的原始功能。在現(xiàn)代都市社會中特別是在機動車霸權的時代,交通性街道的主要意象就是寬闊的主干道、奔流不息的滾滾車流和保障交通效率的信號設施,包括路標、路牌和電子信號系統(tǒng)等。提高交通性街道的通行效率是最核心的治理目標,這些主要通過以交通信號系統(tǒng)為基礎的技術體系來協(xié)調(diào)繁忙的人流與車流。隨著城市管理科技化和智能化程度越來越高,街道的治理更多通過專業(yè)技術手段來實現(xiàn)。

      為了實現(xiàn)順暢和便捷的通行目標,交通性街道的技術治理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首先是道路交通系統(tǒng)的規(guī)劃和設計越來越專業(yè)化,更加注重和追求快速的通行能力,特別是要提高機動車的運動效率,防止擁堵;其次,充分利用高架橋、隧道、地下通道、人行天橋以及交通信號系統(tǒng)等交通技術,提供更多便捷高效的通行選擇,提高街道的通行能力;最后,由于交通性街道越來越多采取了封閉的做法,街道的管理所涉及的其他政治和社會要素比較簡單,沖突和爭議也比較少,處理問題也依賴于信息監(jiān)控系統(tǒng)等。

      技術性治理具有專業(yè)、理性和科學的氣質,治理結構的中心是技術專家、科學技術和專業(yè)管理者共同組織起來的“知識聯(lián)盟”,強調(diào)和推崇技術權威,排斥外部參與。由于交通性街道的利用者主要是人流和車流,擁堵的人群和車流提出的治理訴求就是通行效率,因此治理的任務比較簡單,即主要是對人和車的組織、監(jiān)控與管理。當然對通行效率的片面強調(diào),很容易忽略甚至壓制街道的人文內(nèi)涵和社會需要。技術的應用不足以完全解決擁堵問題,但良好的技術至少提供了解決問題的可能性。

      (三)權威與合作的治理

      經(jīng)濟性街道就是一群陌生人偶遇其間的消費場所,街道屬于所有人,而不屬于任何人。個人作為匆匆的過客,參與街道治理的激勵是非常貧乏的,因此街道治理的基本任務只能是訴諸于警察等公共權威。

      經(jīng)濟性街道連續(xù)性的空間形態(tài),形成了某種消費的異質空間,主要屈從于資本的意志和力量。在資本的眼睛里,所有的街道參與者都被看作是消費者或潛在的消費者。街道空間充斥著海報、廣告牌、廣告箱、霓虹燈、銀行提款機等,其目的都是要刺激消費欲望以及方便消費。在一些小尺度空間的經(jīng)濟性街道中,治理的狀況也與企業(yè)或者商店的利益息息相關,企業(yè)或商店的經(jīng)營管理者長期駐守于此,對于街道的活動具有監(jiān)控的功能,很多問題就需要并依賴企業(yè)或商家的參與和配合來進行,包括衛(wèi)生問題、市場管理、治安問題以及道路改造等。

      相對于交通性街道,經(jīng)濟性街道的要素更加多樣,互動更為頻繁和復雜,治理的任務也更加復雜。由于經(jīng)濟性街道主要是消費活動的舞臺,因此街道空間中商品和服務的質量對于街道的意象具有決定性意義,就像一條充斥假冒偽劣商品的街道,也許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卻難以獲得社會的尊重。所以相對于交通性街道保障通行效率的單一任務,經(jīng)濟性街道必須要充分利用政府和社會的力量來解決復雜的市場治理問題。

      (四)參與和互動的治理

      街道提供了人們可以接觸的空間?!白詈玫慕值罆膭畲蟊姽餐瑓⑴c。”[16]生活性街道是可以參與的,也是需要參與的,人們參與和互動的過程也實質性地塑造了街道的治理。市民的頻繁互動可以培育良好的歸屬感,也能激勵更多的人參與到街道空間的治理中來。相對于其他街道中主要是陌生人的關系,生活性街道更多具有熟人社會的特點,因而能更好地依靠社會網(wǎng)絡來改進治理,其核心就是利用居民個人發(fā)現(xiàn)和掌握的分散知識來實現(xiàn)治理的目標。

      正如雅各布斯指出:“城市公共區(qū)域的安寧——人行道和街道的安寧——不是主要由警察維持的,盡管這是警察的責任。它主要是由一個互相關聯(lián)的、非正式的網(wǎng)絡來維持的,這是一個有著自覺的抑止手段和標準的網(wǎng)絡,由人們自行產(chǎn)生,也由其強制執(zhí)行?!盵17]這種非正式的網(wǎng)絡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一個有著穩(wěn)定聯(lián)系和互動的熟人群體。這與生活性街道的空間特質是相符合的,即依靠一個具有穩(wěn)定和持續(xù)聯(lián)系的社會網(wǎng)絡來進行治理。

      近年來,廣場空間逐漸興起,在城市居民的生活中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但街道對于日常生活具有更大優(yōu)先性?!皩τ谥袊鞘芯用竦娜粘I睿值辣葟V場更重要?!盵18]生活性街道最重要的特質是市民之間的交流和互動,以及由此而帶來的人性化、舒適感、參與感和歸屬感。生活性街道可互動和可交流的品性及其豐富多彩的活動在促進社會公共生活方面也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當人們持續(xù)而穩(wěn)定地利用街道的時候,也就更加能夠參與街道的活動及其治理。

      偉大的街道應該是舒適的和安全的,生活性街道是理想的街道。由于城市的流動性和陌生化程度越來越高,市民之間的互動和交流變得越來越難,街道空間的社會和文化內(nèi)涵流失殆盡,參與式治理也難以維系。但隨著城市社區(qū)逐漸成熟,街道的人文化程度日益提高,市民互動的空間和機會越來越多,生活性街道也將更多重新回到城市中來。

      四 結 語

      了解一座城市和城市中的人,可以從觀察城市的街道開始。城市、街道以及生活于其中的人們是相互匹配的。街道有共同的基因,也有不同的形象、風格和精神。成千上萬的城市街道可分為展示性街道、交通性街道、經(jīng)濟性街道和生活性街道等多種類型。在長期的演進過程中,由于街道空間的功能定位不一樣,不同的街道建構起不同的社會意象。更為重要的是,不同街道空間的治理函數(shù)是不同的,包含了相同的和不同的治理目標,形成了有差異的治理機制,社會行動者在其中的地位和位置各不相同。探明這些細微而重要的差異,可以更好地理解城市治理,也可以為精細化治理提供借鑒和啟示。

      當然,任何街道都不是只有單一的功能,城市街道的共性比差異性要更多更大,這就決定了街道的治理具有廣泛的共性,比如為了實現(xiàn)街道的秩序和安全,更多通過視頻監(jiān)控等信息技術來進行治理;更為強調(diào)街道治理主體的民主化,動員多元社會力量參與到治理過程中等;更為注重以人為中心的街道治理,致力于實現(xiàn)更為人性化和更宜人的街道環(huán)境,以及更為注重街道的人文品質和文化內(nèi)涵等。這些應該是城市治理的基本任務。因此,有效的城市治理就應該深入識別街道的共性與差異性,進而形成與之相契合的治理模式及其機制。

      注釋:

      [1]國家統(tǒng)計局:《2016年中國城鎮(zhèn)化率達 到 57.35%》,2017年1月20日,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7-01-20/docifxzutkf2122186.shtml,2017年8月15日。

      [2]簡·雅各布斯:《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金衡山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6年,第26頁

      [3]汪民安:《身體、空間與后現(xiàn)代性》,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37頁。

      [4]凱文·林奇:《城市意象》,項秉仁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90年,第44頁

      [5]阿蘭·B.雅各布斯:《偉大的街道》,王又佳、金秋野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9年,第2-7頁。

      [6]邁克爾·索斯沃斯:《街道與城鎮(zhèn)的形成》,李凌虹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6年,譯者的話第2頁。

      [7]阿蘭·B.雅各布斯:《偉大的街道》,引論第2頁。

      [8]姜珺:《“街道屬于誰”的中國答案——“街道是我們……大家的!”中國展序》,《當代藝術與投資》2008年第7期。

      [9]簡·雅各布斯:《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第26頁。

      [10]阿蘭·B.雅各布斯:《偉大的街道》第199頁。

      [11]阿蘭·B.雅各布斯:《偉大的街道》第3頁。

      [12]鮑曼:《流動的現(xiàn)代性》,歐陽景根譯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2年,第151頁。

      [13]方榕:《生活性街道的要素空間特征及規(guī)劃設計方法》,《城市問題》2015年第12期

      [14]方榕:《生活性街道的要素空間特征及規(guī)劃設計方法》,《城市問題》2015年第12期

      [15]卡莫納等:《城市設計的維度:公共場所——城市空間》,馮江等譯,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年,第92頁。

      [16]阿蘭·B.雅各布斯:《偉大的街道》第8頁。

      [17]簡·雅各布斯:《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第27頁。

      [18]黃晶、賈新鋒:《城市街道重塑——激發(fā)步行化公共生活》,《城市交通》2015年第1期

      D63

      A

      1006-0138(2018)01-0064-08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現(xiàn)代國家的治理技術及其運作邏輯研究”(15BZZ036)

      韓志明,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教授,法學博士,上海市,200240。

      責任編輯 余 茜

      猜你喜歡
      街道交通空間
      空間是什么?
      熱鬧的街道
      繁忙的交通
      童話世界(2020年32期)2020-12-25 02:59:14
      創(chuàng)享空間
      小小交通勸導員
      熱鬧的街道
      風居住的街道
      琴童(2016年7期)2016-05-14 10:58:55
      街道等
      繁忙的交通
      大灰狼(2010年5期)2010-08-24 03:21:53
      QQ空間那點事
      學與玩(2009年6期)2009-07-03 09:15:02
      扶余县| 信阳市| 灌阳县| 安新县| 保山市| 通海县| 四平市| 海城市| 天津市| 阳朔县| 扶沟县| 望城县| 儋州市| 黄梅县| 南昌县| 德江县| 辽源市| 丰都县| 普兰店市| 敦煌市| 宁武县| 即墨市| 康马县| 治县。| 饶河县| 汝城县| 翼城县| 昭苏县| 台安县| 淮南市| 弥勒县| 吉木萨尔县| 德化县| 恩施市| 刚察县| 滦南县| 香港 | 资溪县| 泽库县| 灵山县| 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