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尹
美國駐華大使館簽證處的入口,可算是北京的一個荒誕之地。
穿著Gucci背著Prada的網(wǎng)紅,公司里呼風喚雨的CEO,考了5次托福的窮學生,都得乖乖加入安檢口外龜速挪動的長隊,惴惴不安地等待命運的裁決。
在簽證官眼里,他們大約都長了一張移民打黑工的臉。
然而形跡可疑打“黑工”的明明是隊伍柵欄外那幫人!
他們頭戴漁夫帽、腳踩旅游鞋、皮膚黝黑粗糙,口頭禪整齊劃一,“電子表、U盤、打火機統(tǒng)統(tǒng)帶不進去,帶不進去??!”——為了安全,美使館簽證處列出了一系列禁止攜帶入內(nèi)的物品,而且限于場地和人力,簽證處內(nèi)不提供存包點。
這經(jīng)中國底層百姓一琢磨,就創(chuàng)造出了一個新行當——看包人。他們在美使館外打著“黑工”,卻成了簽證處當之無愧的第一道安檢員。
普通物品30元寄存一件,大件行李再貴些,看一個月包能收入7000元甚至上萬元。再加上大使館有雙休,周三下午也不辦公,當真是收入高、福利好。
不過,一些潛在客戶心存疑慮。畢竟32G的U盤里存著30G小電影,手機里還有女友不可描述的照片,要把它們一個傳一個像接力火種般托付給柵欄外的陌生人,這種破釜沉舟福澤他人的勇氣不是每個人都有的。
但看包人有辦法,他們對用戶痛點的把握,值得不少廣告人學習。對于第一次辦簽證的人,資料不全、信息填錯簡直是阿喀琉斯之踵。沒錯,這項超值咨詢服務,看包人就能提供。這不,一個剛下出租車、拎著大包小包的禿頂大哥,在不到1分鐘時間里,就把身份證、營業(yè)執(zhí)照、駕駛執(zhí)照、存款證明甚至全家福一股腦倒了出來,接受看包大姐的檢閱。
看包人有時還會附贈拍照服務,如果發(fā)現(xiàn)你的照片不合格,不出5分鐘,拍照、P圖、打印,在看包人神奇的車后座小作坊里,一張絕對符合要求的照片就誕生了,表情比你之前的任何一張證件照都純良。
簽證處出口也有看包人的生意。一個青年沮喪地從出口出來,他的神情如同海面上漂蕩的鮮血,立刻引來一個看包人,向他遞上寫有“拒簽分析”的名片?!熬芎灹税桑繘]事兒,打這個電話,我們幫你分析分析。”青年還沒緩過勁兒,眼里寫滿了不甘和狐疑,擺擺手,停在半空的小卡片最終沒接過來。
這種拒絕不算什么,賴賬的才讓人傻眼。一個小伙在給一個大媽看了兩個半小時包后,簽證到手的大媽一改之前的楚楚可憐,大喊道:“我憑什么給你錢!”奪過包腿腳利索百米飛人似地跑了。望著大媽絕塵而去的背影,小伙的表情就像女友跟江南皮革廠老板跑了一樣:“都要出國的人了,連30塊錢也不愿付?!”
此外,每天開著警車在周邊巡邏的警官也像幽靈般飄浮在每個看包人的頭上。還有站崗的便衣武警,他們不常說話,但凌厲的眼神和筆直的身板令看包人戰(zhàn)戰(zhàn)兢兢,生怕手里的小卡片掉在地上,影響了市容。
看包人像老瓦房墻根里的苦菜子,在夾縫中難見陽光卻蓬勃生長。這是一門因“不方便”而產(chǎn)生的生意,就像小時候上學路上賣紅領(lǐng)巾的小販,雖然他們的紅領(lǐng)巾絕非烈士的鮮血染紅的,但能讓你免于懲罰順利入校啊。這些中國底層百姓獨有的生存智慧,拍著腦袋只管禁不管存的老外是很難讀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