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士成
摘要 為提高芝麻的單產和品質,進行了噴施免疫增產蛋白(吡能)對芝麻產量的影響試驗。結果表明,噴施免疫增產蛋白(吡能)能增加芝麻的平均株高、單株蒴數(shù)、千粒重,對芝麻產量增加和品質提升有較好的作用,噴施濃度以1 000倍液為宜,在芝麻始花期和芝麻盛花期各噴施1次,可取得較好的效果。
關鍵詞 芝麻;免疫增產蛋白(吡能);產量
中圖分類號 S565.3;S147.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21-0007-01
芝麻是我國主要油料作物,具有較高的營養(yǎng)和保健價值。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芝麻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增加,其價格穩(wěn)步上升。芝麻生育期一般在6月初至9月底,其間常常遭遇高溫、干旱或暴雨等惡劣天氣,同時也是多種病害(如芝麻莖點枯病、枯萎病、青枯病等)的高發(fā)季節(jié),這些都是造成芝麻產量長期低而不穩(wěn)的主要原因[1-2]。臨泉縣是安徽省重要的芝麻生產基地,常年種植面積在6 666.67 hm2以上,生產的芝麻和麻油以品質高、口感好而聞名。近幾年來,隨著科技水平不斷進步,芝麻品種不斷改良,基礎設施不斷完善,芝麻生產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但年際間波動較大,2013—2017年臨泉縣芝麻產量分別為1 155、975、1 140、1 395、1 380 kg/hm2,單產低而不穩(wěn)。
吡能是以植物免疫增產蛋白為核心原料,輔之以黃腐植酸、氮、磷、鉀、微量元素等,經(jīng)過活化、提純、有機整合、生物轉化等多種生物技術制造而成。整個生產過程完成了生物有機轉化和水、肥、藥一體化2個關鍵控制點的綠色制備,實現(xiàn)了水、肥、藥一體化的革命性突破,成為綠色環(huán)保生物肥料中的國際前沿產品和標示農業(yè)領域未來的功能性肥料[3-4]。目前,吡能已通過農業(yè)部批準,登記證號為農肥(2013)準字3397,產品有效成分除符合農業(yè)部行業(yè)標準NY1106—2010指標外,特別添加了植物免疫增產蛋白。其主要原理是從微生物中提取的植物免疫增產蛋白,能夠高效激發(fā)植物體內免疫調控系統(tǒng)和植物快速生長系統(tǒng),使植物具有促生抗病、抗旱和抗凍等多種生物功能,同時促進植物產生生長促進因子,快速提高植物生長量。植物免疫增產蛋白不含化學藥品,但能起到持續(xù)和多病共抗的顯著效果;植物免疫增產蛋白不含化學激素,但在促進生長方面能起到更持久和明顯提高作物品質及產量的效果[5-6]。
為此,為明確免疫增產蛋白(吡能)對芝麻產量提高的效果及對芝麻的安全性,筆者進行了新產品增產試驗,以提高芝麻的單產和品質。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于2017年在臨泉縣楊橋鎮(zhèn)郭溝村進行,試驗田土質為沙姜黑土,土壤pH值6.8,土壤有機質1.93%,土壤肥力均勻。前茬作物為小麥。
1.2 供試材料
供試芝麻品種為星源8號。肥料試驗產品為免疫增產蛋白(吡能)、98%磷酸二氫鉀。
1.3 試驗設計
試驗共設5個處理,分別為免疫增產蛋白(吡能)1 000倍液噴施1次(A)、免疫增產蛋白(吡能)1 000倍液噴施2次(B)、98%磷酸二氫鉀1 000倍液噴施1次(C)、98%磷酸二氫鉀1 000倍液噴施2次(D)、清水對照(CK)。3次重復,小區(qū)面積133 m2。
1.4 試驗實施
2017年6月14日播種,行距42 cm、株距20 cm,平均密度11.91萬株/hm2,施復合肥(15-15-15)375 kg/hm2。試驗在7月25日(芝麻始見花期)第1次噴肥,8月10日(芝麻盛花期)第2次噴肥。試驗用鄭州新秀農用機械有限公司YM-16型手動噴霧器進行常規(guī)噴霧,工作壓力0.2~0.4 MPa。
1.5 試驗期間天氣情況
第1次噴肥當天晴天,氣溫28~38 ℃,東北風1~2級。第2次噴肥當天多云,氣溫23~30 ℃,北風1~2級。試驗期間平均氣溫24.3 ℃,最高氣溫39 ℃,最低氣溫為19 ℃,降雨日數(shù)17 d,降雨量318.5 mm,整個試驗期間無影響試驗結果的惡劣氣候因素。
1.6 調查內容與方法
于9月5日(第2次噴肥后26 d)芝麻收獲前,進行田間產量調查,每處理查3點,每點查20株,分別調查記載株高、總蒴數(shù)和每蒴籽粒數(shù)。
2 結果與分析
從表1可以看出,各處理區(qū)植株高度明顯超過對照區(qū),處理A、B、C、D對增加芝麻平均株高有一定的作用,增加幅度均在8.70%~9.16%之間。
噴施吡能或噴施磷酸二氫鉀對芝麻平均單株蒴數(shù)增加明顯,其中處理A、B分別較CK增加13.74%、15.60%。但噴施吡能對芝麻單蒴籽粒數(shù)的增加幅度不如噴施磷酸二氫鉀明顯。
噴施吡能2遍(處理B)對芝麻籽粒千粒重增加明顯(7.53%),而噴施吡能1遍(處理A)與噴施磷酸二氫鉀1遍(處理C)和2遍(處理D)對芝麻籽粒千粒重增加不明顯。千粒重的增加也預示著芝麻產量的提高與品質的提升。
各處理區(qū)平均產量明顯超過對照區(qū),其中處理A、B較CK分別增產22.23%、32.00%;同時處理A較處理C增產97.2 kg/hm2,增幅為3.99%;處理B較處理D增產153 kg/hm2,增幅為5.92%。由此說明,噴施吡能對芝麻平均產量有明顯的增加效果。
3 結論與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4個噴肥處理區(qū)芝麻長勢均較好,株高明顯高于清水對照區(qū)9%左右,直觀效果明顯。各噴肥處理區(qū)單株平均蒴數(shù)、單蒴平均籽粒數(shù)與平均產量均明顯超過清水對照區(qū)。其中,吡能噴施1遍和2遍處理對單株平均蒴數(shù)、單蒴平均籽粒數(shù)與平均產量的增長率均明顯超過其他3個處理,說明其對提高芝麻產量作用明顯。由此說明,噴施免疫增產蛋白(吡能)對芝麻產量的增加和品質的提升有較好的作用,應在芝麻生產中大力推廣應用。吡能的噴施濃度以1 000倍液為宜,在芝麻始花期和芝麻盛花期各噴施1次。
4 參考文獻
[1] 魏林根,肖運萍,汪瑞清,等.紅壤旱地芝麻防早衰葉面調控劑篩選研究[J].湖北農業(yè)科學,2017,56(17):3265-3267.
[2] 顏小文,樂美旺,饒月亮,等.不同葉面肥在芝麻種植上的應用效果研究[J].農業(yè)科技通訊,2016(2):106-108.
[3] 葛智文,張征,羅軍武,等.植物免疫蛋白對茶葉產量及主要品質成分的影響[J].南方農業(yè)學報,2016,47(5):682-685.
[4] 車紅偉.植物免疫增產蛋白在水稻上的示范效果研究[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4(10):237.
[5] 張怡然,張占路,唐益雄,等.植物表達抗原蛋白及其免疫原性的研究進展[J].草業(yè)科學,2015,32(6):967-977.
[6] 卓曉光,李國君,高玉珠,等.普綠通植物免疫蛋白對水稻抗性及產量的影響[J].農業(yè)災害研究,2013,3(1):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