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仲南
經(jīng)歷豐富的人,聚會碰到有飯局的時候,會留意主辦方點了什么菜。如果點的菜明顯多了,就會顯得過于客套,令人感到不適;點的菜如分量不足,便會看菜吃飯,看菜下筷,不會獨吞獨食,不理會他人。一頓飯、兩頓飯,一回生、兩回熟,大致可通過接觸、就餐,初步了解一個人的脾性。看菜吃飯幾乎成為許多家長從小教育孩子懂得謙讓、留有余地、自覺控制自己欲望的重要一課。
其實,在處世待人中,人們很講究第一印象。這個第一印象,很重要的就是看相,看談吐,品相格。但不少人說,我們從來不以貌取人,絕對不會通過看人的表面,去判定人的品格。這句話一點都沒有錯,它反映了人的審慎與穩(wěn)健行事。這就麻煩了,人們既很重視第一印象,重視品相格,但又不能以貌取人,這豈不是十分矛盾嗎?
這事情并不矛盾。這如同看菜吃飯一樣,是檢驗一個人的道德水平、修養(yǎng)和閱歷的極好機會。你第一次和不相熟的人吃飯,上的青菜很長,難咽,而且菜葉枯黃,蒸的魚時間不夠,血絲可見,湯水中浮起了一只蚊蟲,這時,你會哇哇大叫嗎?這顯得你太嫩了。你會叫來飯店經(jīng)理斥責一番嗎?這顯得喧賓奪主,不給同桌人臉面了。你會扔下筷子,揚長而去嗎?不會的。
看見了很合心意的菜,你會高興得手舞足蹈嗎?不會的。你會把所有菜都裝一碗,放在自己前面嗎?更不會。你只會暗暗自喜,不露聲色,對飯店和點菜者有了一個很好的印象。看人品相也如此,看幾眼這個人,一對話,發(fā)現(xiàn)此人很陽光、開朗、不遮掩,但從來沒有人會稱贊:“哎呀,你以后一定超過蓋茨、馬云?!币豢吹侥硞€人陰陽怪氣,目光游離不定,動作閃縮,你也絕不會說:“哎喲喂,你去演反派演員好極了,簡直像模子里倒出來的一樣?!蹦阒粫?nèi)心“咯噔”一下,哎,這個人怎么會這個樣子?你說不看相,是假的。你說一下能知一個人的全部,那也是假的。
應(yīng)該說,沒有任何一個人是不看別人的。說自己不去品相格的人,一類是放一種煙幕,讓人感到他這人正派,不偏見;一類是說假話,找個老婆都一定要看長相,怎么找合伙人,找友人,找玩伴不看相格,不可能的,一類是幼稚無知,閱歷淺,不知辨人,一旦墜入一群不良分子或惡魔之中,那就一生誤入歧途,不得安寧了。
看菜吃飯,看樣板房買房,看車型購車,看質(zhì)論價,哲學、經(jīng)濟學一貫如此,并不深奧。看人一定要會看相,看相待人,千年不變,人以類聚,物與群分,從來如此。街上,弄堂里有兩個老頭下棋,吵個天翻地覆,各自后邊一定有一堆觀眾、看客,很自然分成兩派,十分有趣。
人生如棋,能不看人?下棋人不看棋路,怎樣下呢?世上沒有這樣的人,有也只能是癡人。
(摘自《品格是你最硬的背景》廣東經(jīng)濟出版社 圖/傅樹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