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羅奇
特朗普提出的減稅方案并不能“讓美國再次偉大”。儲蓄不足、財政赤字擴大,只會使美國出現(xiàn)嚴重的國際收支和貿易問題
打著“稅制改革”旗號的減稅,實質上是特朗普為取得開局優(yōu)勢所采取的策略。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個政治問題,但最終的經濟后果可能會比這些政治家愿意承認的還要糟糕。
特朗普的理由是減稅對于“讓美國再次偉大”至關重要。過度征稅會導致人們利用貿易協(xié)定避稅,因此美國需要通過減稅來重獲競爭力。
雖然政治上贏得了不堪重負的中產階級家庭的支持,但顯然企業(yè)才是美國減稅政策的重點,企業(yè)稅率將從35%降低至20%。自二戰(zhàn)以來,美國企業(yè)稅率實際上非常低(平均為22%),但特朗普認為這并不重要。特朗普也不關注世界經濟論壇最新發(fā)布的國際競爭力排名(美國國際競爭力在137個國家中回升至第二位),以及美國上市公司普遍較高的估值。
有時候將經濟問題政治化會非常危險,現(xiàn)在就是如此。簡單來說,美國根本無法負擔減稅所帶來的成本。因為美國長期以來面臨儲蓄不足問題,現(xiàn)在已經進入了危險區(qū)。據估算,未來十年減稅將累計給美國造成大約1.4萬億美元的赤字。
可以將特朗普減稅與1964年肯尼迪減稅以及1981年里根減稅進行對比。在1964年和1981年推出減稅政策時,美國經常項目略有盈余,而今天赤字率達到2.6%。那么,按照供給學派的觀點,減稅方案能否刺激經濟增長,進而增加稅收呢?從歷史來看,經濟復蘇的主要原因是采取了大規(guī)模貨幣刺激。而減稅所承諾的財政平衡和國際收支平衡從未實現(xiàn)過,20世紀80年代財政赤字率上升到3.8%,公共部門債務占GDP的比重上升了16個百分點,1983-1989年間經常項目盈余占GDP的比重下降至-2.4%并在此后一直保持負值。
因此,特朗普押注的減稅政策絕非“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秘訣,反而會帶來嚴重的麻煩。在儲蓄不足的情況下,龐大的美國預算赤字意味著國際收支和貿易領域的急劇惡化。美國稅收政策中心(Tax Policy Center)預計,如果考慮減稅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未來十年減稅將累計給美國增加的赤字可能從1.4萬億美元下降到1.3萬億美元,但這根本不足以解決美國棘手的資金問題。
老布什曾在1980年競選美國共和黨總統(tǒng)候選人提名時,批評對手里根采取了“巫毒經濟政策”(Voodoo Economic Policy)。對于今天儲蓄不足的美國經濟而言,如果不吸取過去的教訓,未來將更加痛苦。
(作者為耶魯大學杰克遜全球事務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吳思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