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守軍
在城市車水馬龍、人來人往、霓虹閃爍中,在一座座高樓大廈的身后,總有一群像他們這樣的人在默默勞作。
淄博水泥廠年生產(chǎn)袋裝水泥約30 萬噸,每一包水泥都通過裝車工的雙手和肩膀一袋一袋搬運到貨車上,通過卡車、火車等運輸工具銷至全國各地,廣泛用于鐵路、大橋等國家重點工程和高層建筑的建設(shè)。這是一份繁重、艱苦的工作,但卻是他們養(yǎng)活自己和家人的重要手段。搬水泥靠的是力氣,無論是年輕人還是飽經(jīng)滄桑的年長者,指甲都黑乎乎的,因為常年用力抓握水泥袋,他們中大部分人的手都被水泥袋子“割”得傷痕累累,這些傷口一到冬天就會裂開,并且一沾到水泥的灰塵就會刺痛。但即便是冬天手上的傷口會被刺痛,他們也更喜歡冬天,因為常年戴著口罩或面罩,夏天的炎熱容易令人中暑,酷暑加上滾燙的水泥——“那熱,我們真沒辦法跟你說清楚,反正如果你戴著皮手套或穿著靴子工作,里面的汗都能倒出兩杯子來?!睌z影師要與被拍攝者處在同樣的位置和姿態(tài),才能真正感知他們的生活,對于這種熱,我感同身受。隨著工業(yè)化的快速崛起、企業(yè)的發(fā)展,手工重產(chǎn)業(yè)逐步被機(jī)械化取代,2007年水泥廠終于安裝了直裝機(jī),通過皮帶運輸裝車,生產(chǎn)效益大大提高了,而他們也因此成了水泥廠里最后的裝車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