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學宏
生命衰老是隨年齡增長逐漸演變的過程,而腎臟是身體衰老較早和較突出的臟器之一。腎臟是人體泌尿系統(tǒng)的重要臟器,除有排泄功能外,尚有調節(jié)水鈉和酸堿平衡的作用。若腎臟不能及時排出有毒物質和肌體代謝廢物,則可能出現(xiàn)慢性腎功能衰竭,一旦進展到終末期即為人們常說的尿毒癥。
尿毒癥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而是各種晚期腎臟病共有的臨床綜合征。尿毒癥隱蔽性極高,其前期癥狀容易被人忽視,故而有“隱形殺手”的稱號。老年人是尿毒癥的高發(fā)人群。
藥物毒副作用可影響腎臟
為什么中老年人易得尿毒癥?
⒈與年齡相關。誘發(fā)尿毒癥的原因中,年齡是不可忽視的一個關鍵要素。腎臟的基本功能單位為腎單位,健康成年人約有1000萬個腎單位,進入30歲以后,則以每年1%的速度遞減;到50歲時,其腎單位相當于30歲健康人的80%。年齡越大,腎單位越少,貯備、排泄、調節(jié)功能也相應降低。所以,老年人一旦遇到感染、感冒、失血等意外情況,很容易導致腎功能的進一步損傷而發(fā)展為尿毒癥。
⒉與高血壓有關。高血壓發(fā)病率隨年齡的增加而增加,40歲以上者多見。高血壓患者中的15%會直接轉為尿毒癥。
⒊與糖尿病有關。據(jù)統(tǒng)計,世界上糖尿病發(fā)病率為3%~5%,50歲以上的人發(fā)病率為10%。2型糖尿病常見于老年人,年齡越大,患病幾率就越大。30%的糖尿病患者直接轉歸就是尿毒癥。
⒋與腎臟疾病有關。體檢發(fā)現(xiàn),有17.3%的老人患有不同類型的腎臟疾病?;济谀蛳到y(tǒng)疾病的老年人占3.4%~6.3%。所有慢性腎臟疾病的最終結局都將是尿毒癥。
⒌與泌尿系感染有關。資料表明,我國尿路感染的發(fā)病率男性為0.23%,女性為2.37%。男女老少皆可發(fā)病,尤以育齡已婚婦女為常見,在我國,慢性腎盂腎炎是尿毒癥的第二位誘發(fā)因素,占21.2%。
⒍與應用藥物的毒副作用有關。研究表明,約25%的腎功能衰竭患者與藥物的腎毒性相關。
經(jīng)常感覺疲憊要警惕
得了尿毒癥的身體會有哪些癥狀表現(xiàn)?怎么才能及早發(fā)現(xiàn)呢?
1.經(jīng)常性的感覺疲勞,乏力、頭疼。由于細胞功能受到影響致使代謝失衡,有害物質長期在體內滯留會引起神經(jīng)細胞病變、酸堿代謝失衡、電解質雜亂以及腎性高血壓等。這些并發(fā)性的疾病常常會造成患者頭昏、頭疼、乏力、疲勞、記憶力減退等癥狀。
需要提醒的是,以上這些癥狀對于年輕人來說,往往可能會覺得是頭一天沒睡好,或者是工作勞累,生活壓力大造成的,以為只要好好休息就可得到緩解,所以特別容易被忽視。
2.胃口不佳,厭食、惡心。長期的毒素在體內潴留會影響到消化系統(tǒng)功能,早期患者常見于胃口不佳,不思飲食或者吃點就飽。隨著病情的發(fā)展這一癥狀會更嚴重,會出現(xiàn)嘔吐、惡心、腹部悶脹等情況。
3.高血壓。如果有經(jīng)常頭暈、眼花、耳鳴,還伴有高血壓的朋友一定要引起重視。因為我們都知道腎臟的主要功能是排鈉、排尿。而當腎功能受到損傷的時候,體內就會出現(xiàn)水鈉潴留,致使血容量增大導致高血壓。另外,由于腎臟自身的缺血缺氧致使腎素的分泌增多,進而導致腎臟分泌的升高血壓的物質增多,降低血壓的物質減少。因此,尿毒癥患者早期會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壓。
4.尿量減少,上廁所次數(shù)變少。很多人覺得喝水多了自然上廁所次數(shù)就多,喝水少了,尿量就少,因此不會刻意注意尿量的多少。其實,一般情況下,正常人尿量應該保持在1000~2000毫升,而上廁所次數(shù)一般白天為4~6次,晚上為0~2次。尿毒癥患者由于腎臟的濾過功能下降,一部分患者會出現(xiàn)隨著病情加重尿量逐漸減少的情況。還有一部分患者尿量是正常的,但是由于腎臟的功能下降,所以尿的質量也就下降,尿液中排出的毒素減少,廢物潴留在體內導致患者體質和病情的進一步惡化。
5.身體出現(xiàn)浮腫。這個癥狀雖然容易察覺,但是也可能被忽視。浮腫也是由于腎臟不能排除體內多余水分,致使水分滯留在組織間隙內。早期患者經(jīng)常表現(xiàn)為起床后的眼瞼浮腫,腳踝處浮腫,但是經(jīng)過休息后又消失了。嚴重的患者表現(xiàn)為小腿浮腫或全身性浮腫。
6.面色泛黃。面色泛黃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貧血導致的。由于處于尿毒癥期的患者體內的有毒代謝產物潴留,致使紅細胞被破壞或壽命縮短,加之生成紅細胞的數(shù)量減少和各種出血癥狀導致了患者貧血癥狀的發(fā)生。這一點較為不明顯,很多患者在短期內并不會太注意。
透析治療及早進行
一旦發(fā)展為尿毒癥,患者需要及時進行腎臟替代治療,即透析治療。
經(jīng)常會有患者不愿意接受透析治療,擔心透析副作用等問題。其實透析就是代替腎臟工作,當患者進入尿毒癥期時,患者腎臟應該損壞超過 90%以上,如果這時一直拖延而不采取替代治療,那么毒素存留體內,對身體其他的臟器也會帶來不可逆的損害,如心臟、消化系統(tǒng)等。而尿毒癥是藥物治療不可能治愈的疾病。因此尿毒癥患者應該毫不猶豫地及時采取腎臟替代治療,即透析治療。
但是,無論怎樣透析都只能代替腎臟的清除代謝廢物,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的作用,而無法替代腎臟的內分泌功能。因此進行透析的患者,仍然需要視病情使用部分藥物治療,并非“做了透析就不用吃藥了”。
此外,腎移植是尿毒癥患者最合理、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但供體的缺乏,使腎移植實現(xiàn)的幾率較小。絕大多數(shù)尿毒癥患者需要長期維持性透析治療。
提高認識,積極預防
那么,老年人應如何預防尿毒癥?
1.提高認識。積極預防能導致腎功能損害的疾病發(fā)生,已經(jīng)發(fā)生的要控制其發(fā)展并密切監(jiān)測腎功能,如糖尿病、高血壓、發(fā)熱、乏力、食欲不振、貧血等,如果有以上問題,應做血液、尿液分析,尿液細菌培養(yǎng)及計數(shù),腎功能(如肌酐、尿素氮、肌酐清除率),腎B超,甚至要做腎臟穿刺活檢查以及腎臟影像學檢查等,以明確腎臟病的病因、病理改變及腎功能的判斷,為治療及預后提供依據(jù)。
⒉治療原發(fā)病。首先治療原發(fā)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高尿酸等。防止腎動脈和腎小球硬化的加重,以防止這些疾病引發(fā)繼發(fā)性腎臟病,造成腎功能衰退。
⒊注意飲水。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喝水,以排除機體代謝廢物,降低有毒物質在腎臟中的濃度。飲水一般保持在每天500~2000毫升為宜,出汗多時或生病時更要多飲水。若嚴重脫水或進食困難時,應及時送醫(yī)院進行靜脈補液。
⒋積極控制感染。尤其泌尿道和呼吸道感染,要防止雙重感染。
⒌平衡膳食。減少鹽的攝入,日常飲食做好葷素搭配,均衡飲食,避免暴飲暴食。攝鹽量一般以每人每日3~6克為宜。
⒍避免接觸有毒物質。如毒品、生物制品、重金屬、蛇毒等。一旦接觸上述毒物質時應采取積極有效的治療措施。
⒎慎用藥物。老年人腎功能減退,應盡量不用或少用有腎毒性的藥物,如慶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磺胺藥以及木通、草烏等中藥。
⒏科學保健,不要濫補。藥補不如食補,食補多用蔬果補,有些中草藥中有病蟲、農藥和有害成分,長期大量服用中草藥補品,可能緩慢地引起腎損害。
⒐積極正規(guī)的治療。增強其他臟腑的代償能力,可減輕腎臟負擔,早期患者可使腎功能長期穩(wěn)定在正常范圍。晚期尿毒癥患者如能長期堅持合理的透析,不少患者能存活10~30年以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