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森?史宗平?趙津蘋?鄭麗青
[摘 要]人際關系即人與人之間在社會生活中發(fā)生的各種社會關系,大學生的人際關系即大學生在以校園為主要活動場所內發(fā)生的與他人的關系。大學生人際關系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主要源于社會、學校、家庭外部因素影響以及大學生自身因素這兩方面。針對現(xiàn)今大學生存在的人際關系問題,本文立足大學生群體自身實際,通過研究敘事心理學理念對大學生人際關系的影響,提出構建和諧大學生人際關系的對策。
[關鍵詞]敘事療法;心理;大學生;人際關系
近年來,大學生因不良人際關系導致的問題不斷產生,由此引發(fā)的惡性案件,如馬加爵案、林森浩案等,更讓人聞之色變、觸目驚心。據社會學家和心理學家分析,相關案例的發(fā)生很大程度上源于人際關系的不恰當處理。
當代大學生群體多為“95后”,獨生子女居多,成長環(huán)境優(yōu)越,尊崇享樂主義,抗挫折能力弱,在溝通中更傾向于以自我為中心,人際交往能力存在較明顯的問題。面對部分大學生人際關系不和諧的現(xiàn)狀,引導和督促大學生群體學習建設良好有序的人際關系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一、 大學生人際關系概念界定
關于人際關系的概念界定,從社會學、心理學、管理學等不同角度都有不同的側重點,其共同點在于人際關系是人們在社會交往中發(fā)生的彼此關系,這種彼此關系既是一種社會關系,也是一種心理關系。大學生作為社會中的人,從家庭環(huán)境進入學校環(huán)境,都與不同身份的人發(fā)生著聯(lián)系。從廣義上理解,大學生的人際關系就是大學生與家庭環(huán)境中的父母等親人、學校中的老師同學及其余學校工作人員、社會人員等發(fā)生的各種關系;從狹義上理解,大學生的人際關系為大學生在高校校園環(huán)境中與同學、老師之間存在的各種關系。本文主要是從狹義的大學生人際關系去理解,并揭示狹義的大學生人際關系現(xiàn)狀及其存在的問題,并就此分析敘事療法的學習對大學生自身人際關系的積極作用。
二、敘事療法理念簡述
敘事療法,是指是通過敘說生命故事進行治療的一種方法,簡單地說就是說故事。這是由澳大利亞臨床心理學家麥克·懷特及新西蘭的大衛(wèi)·愛普斯頓于1980年代提出的后現(xiàn)代心理治療方式。
它擺脫了傳統(tǒng)上將人看作為問題的治療觀念,強調敘說過去未受重視的生命故事,多元地看待生命故事,而不是只看到問題故事。它主張相信來訪者內在的力量,相信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主宰者,在經歷糾結和掙扎的同時,一直都在想辦法努力面對自己生命的問題。
敘事療法通過“故事述說”、“問題外化”、“由薄到厚”等方法,使人變得更自主、更有動力。通過敘事治療,喚起當事人改變內在的力量,在互為主體的過程中,產生共鳴,一起解構過去晦暗的生命故事,重新建構可以暈染未來的閃亮生命故事。
問題的“外化”是敘事療法的關鍵技能。敘事認為來訪者的“問題”是他們“內化”了主流的價值觀造成的,來訪者覺得自己就是問題的一部分。“外化”要做的是“將人和問題分開”,問題是問題,人是人。探索問題的邊界,看到問題對人的影響,看到人對問題影響的態(tài)度,看到來訪者自己的夢想、希望、價值觀等,通過對生命故事多元地看待,對世界和人類進行多元了解和認同,實現(xiàn)重新塑造人的核心價值觀和自我認同。
三、敘事療法學習對大學生自身人際關系的積極作用
1.敘事療法的學習有助于大學生正確認識自我
正確認識自我,認清楚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以便取長補短,完善自我。正確認識自我是進行人際交往的前提,只有認識自己,才能更好的展現(xiàn)自己,發(fā)揮自身潛能,才能廣泛地被他人認可和接納,才能增進與他人的良好人際關系。
在人際交往中,部分大學生存在因對自身外表或內在素質認可度低而產生自卑心理的現(xiàn)象。這種自卑心理在發(fā)展人際關系時表現(xiàn)為羞怯、逃避,長此以往會縮減大學生的交際圈,影響到自己與他人建立正常人際關系。
敘事療法主張相信來訪者內在的力量,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對生命故事的重新架構和解讀,有助于幫助存在自卑心理的大學生發(fā)現(xiàn)和喚醒自己內心的能量,幫助他看到自我的閃亮價值,從而達到改善自卑心理,提升自信心的效果。
2.敘事療法的學習有助于大學生恰當理解他人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被理解。善解人意是一種能力和素養(yǎng),對人際關系的改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理解他人,即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將心比心,以他人所處的位置出發(fā),理解他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理解他人會讓大學生的生活中多一些溫暖寬和的包容,說一些針鋒相對的沖突,對大學生人際關系的改善和和諧校園氛圍的塑造有重大意義。
敘事療法強調敘說多元地看待生命故事,而不是只看到問題故事。主張將問題外化,人是人,問題是問題。通過對問題故事的重新架構和解讀,發(fā)現(xiàn)問題背后的溫暖和能量,以及所對應的需求和渴望。敘事療法的學習,有助于大學生全面化、多角度地分析和考慮問題。在人際交往中遇到矛盾或沖突時,增進互相理解和包容,避免沖突的激烈化。
3.敘事療法的學習有助于大學生增強溝通技巧
溝通是人際交往中最關鍵的一門藝術,掌握這門藝術對于處于渴望與人建立良好關系卻又不知從何做起的大學生是一個有力的手段。與人溝通的技巧很多,敘事療法對溝通中的表達藝術、傾聽藝術和理解藝術這三個方面均有著良好助益。
作為心理療法的一種,敘事療法和其它心理學派一樣,強調尊重和傾聽。敘事,不只是溝通,更是深度溝通,是心靈與靈魂的碰觸。因而,敘事療法中的深度共情、認真傾聽、及時的反饋與回應、把故事的解釋權還給述說者本人等技術,可以使大學生的表達、傾聽、理解等方面的溝通技巧得到全方位的鍛煉。
良好的人際關系是每個大學生其心理健康和良好道德修養(yǎng)的重要體現(xiàn),也是衡量個人全面發(fā)展的重要依據,更是大學生在社會立足的重要條件和基礎。敘事療法以其深入地貼近理念,問題外化的技術等潛移默化地引導著大學生的成長,為大學生良好人際關系的建立積極護航。
參考文獻:
[1]田秀菊. 敘事心理療法在大學生心理輔導中的應用[J]. 江蘇經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6,(06):58-61.
[2]崔淑芳,韓秀婷. 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存在的問題及策略[J]. 學理論,2015,(09):161-162.
[3]李瑞奇. 敘事療法在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J]. 高校輔導員,2014,(01):30-33.
[4]倪磊. 敘事取向團體輔導對改善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的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