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爾特·卡斯特先生對華友好,熱愛中國文化,目前擔任美因茨-威斯巴登德中友協(xié)理事會主席和德中友協(xié)聯(lián)合會主席。
卡斯特先生1946年出生于德國巴特克羅伊茨納赫市。1986年作為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參與德國最具影響力的音樂教育機構之一“萊茵蘭-普法爾茨州(簡稱萊法州)音樂山莊基金會”(簡稱音樂山莊)的創(chuàng)建工作。1993年在他擔任干事長期間,音樂山莊同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xié)會建立“中德青年音樂家交流”機制,每年組派一個音樂團組互訪演出,今年恰逢25周年。
◆卡斯特先生您好,我們知道您同中國已經(jīng)有多年的交往,請您談談最初是什么機緣讓您同中國結緣的?
1993年有人問我,一支來自北京的中國傳統(tǒng)民樂團是否可以到音樂山莊開一場音樂會。當時音樂山莊已經(jīng)和很多國家開展音樂交流,但同中國還沒有接觸過。邀請中國民樂團來演出引起了我的興趣。
經(jīng)過一番聯(lián)系,中國藝術家們在位于美因茨的音樂山莊居住了一段時間,并于1993年4月成功地在萊法州舉辦了三場音樂會。對德國人而言非常陌生的中國音樂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引起公眾極大的興趣。
我認為,文化的交流不能是單方面的,而應該是以相互交流為基礎的。這個想法與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xié)會時任會長陳昊蘇不謀而合,因此在1995年1月我們促成每年組織兩國的樂團互訪,本年度派遣音樂山莊樂團赴中國演出,第二年邀請中國傳統(tǒng)音樂樂團到萊法州音樂山莊演出。
◆多年來,您一直致力于促進德中友好,特別是兩國的民間文化交流。您堅持從事這項工作的動力是什么?對您而言,中國文化最大的魅力是什么?
在這個約定達成的1995年6月,中國的民樂團訪問德國為萊法州帶來了9場音樂會表演。
我同當年隨團來到德國的琵琶演奏家繆曉琴女士、打擊樂演奏家李春勇先生等中國音樂家們建立了友誼。他們中的很多人后來又多次到德國訪問演出。我去中國的時候,總要找機會同這些多年的朋友們見見面?,F(xiàn)在通過微信,我一直關注著他們在世界各地表演的消息。
1995年11月,音樂山莊首次派出的德國演出團到中國的北京、杭州、上海進行了巡回演出。從此我們和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xié)會建立起更加緊密的聯(lián)系。我非常感謝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xié)會在所有活動中的完美組織策劃,以及給予我們的安排照顧。
我本人長期致力于推動兩國交流的原動力是對音樂以及對人類的愛。只有人們能彼此對來自其他文化的人抱有理解和尊重,才能更好地理解彼此的文化。我們也是基于此和中國建立了固定的文化交流關系。
中國文化擁有數(shù)千年的悠久傳統(tǒng)。因為我來自西方活字印刷術發(fā)明者古騰堡的家鄉(xiāng)美因茨,談到中國文化的魅力,我會首先想到中國的印刷術,還有已經(jīng)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剪紙和皮影。此外,我也想到了敦煌莫高窟的壁畫以及西安的兵馬俑。
中國音樂擁有種類繁多、形式各異的樂器,但在德國以及歐洲尚未得到應有的重視。說實話,如果我拿二胡和小提琴作比較的話,在德國我可能就會被人瞧不起。
但是不同門類的中國文化的魅力是如此的豐富,我總是一次又一次地被折服,從而想在德國更多地介紹中國文化。
◆今年是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40周年,請您談談從您第一次來訪到最近一次訪問中國,中國這些年有哪些讓您印象深刻的變化呢?
在中國人們的生活近年來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就中國的發(fā)展我想說的是:1995年當我第一次到北京來的時候,看到市中心的大街上有成百萬輛的自行車,汽車沒有那么多。現(xiàn)在我到北京來,我卻看到成百萬輛的汽車,自行車則很少了。
還有就是關于北京的地鐵:以前外國人乘地鐵很困難,因為路線圖什么的只有中文。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后,地鐵站和列車內有了中英文的報站和標識,對于外國人來說,乘坐地鐵變得方便容易多了。
我也為中國在經(jīng)濟發(fā)展上取得的成績感到驚奇。這里我以中國和德國貿易關系發(fā)展為例:2008年10月6日,從中國出發(fā)的一趟集裝箱貨運專列抵達漢堡,成功開啟中歐國際貨運聯(lián)運。經(jīng)過十年的努力,預計2018年,單在漢堡就有大概90000個集裝箱通過3600次列車抵達德國。我相信,隨著“一帶一路”的倡議,貨運列車的行駛時間將繼續(xù)減少,貨物往來將更加迅捷。
中國在數(shù)字技術領域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我還想到了電動汽車、電子商務等等?,F(xiàn)在我每天都用微信,與全世界的朋友隨時保持聯(lián)系。
沒有改變的,是把我和很多中國人聯(lián)系在一起的友誼。只要你有了一個中國朋友,這種友誼將永遠存在。對此我非常感激,并期待未來不論在德國還是在中國,能同我的中國朋友們更多地相見。
◆今年為紀念卡爾·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xié)會同德國合作伙伴們一起在特里爾舉辦了中國文化系列展覽。此次展覽跨時4個月,包括江西、北京、山東、云南保山、四川成都、青海和浙江紹興等中國7個地方的特色文化交流項目,受到了中德兩國的廣泛關注。您作為德方的主要參與者一定有很多體會,請您同我們的讀者分享一下。
卡爾·馬克思作為一位偉大的哲學家在中國備受尊崇??枴ゑR克思出生在我故鄉(xiāng)萊法州的特里爾市。因此對我來說,在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的時候在特里爾舉行有中國元素的活動是一件大事。
得益于萊法州文化遺產(chǎn)保護與研究總局和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xié)會的合作協(xié)議,特里爾市中心的古羅馬遺址(Thermen am Viehmarkt)變成了“中國中心”,在這里,中國不同省份的文化在長達4個月的時間里得到展示。從2018年6月1日到9月30日,每一個展覽都展示了中國人、中國風景的豐富多彩,每一個展覽散發(fā)出獨特的魅力。這次在中國計劃、在特里爾實施的展覽,絕對是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xié)會創(chuàng)造的又一杰作。
開幕式上江西的瓷樂演奏、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帶來的“茉莉花”、來自彭州的舞蹈以及戲曲演唱“美好世界”、紹興的“美猴王”等文藝表演都深深地震撼了德國觀眾,讓大家嘆為觀止,不停地鼓掌。
回顧活動始末,我對這項活動從計劃到實施都非常滿意。在此特別向以李小林會長為首的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xié)會的工作人員、參展的江西省、北京市、山東省、云南省保山市、四川省成都市、青海省和浙江省紹興市的代表表示誠摯的謝意和美好的祝愿。
這次系列紀念展對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的一次隆重獻禮,所有參與者都將帶著自豪感回想起這次成功的活動。我相信,參觀了這次展覽的一部分客人受到了極大的激勵,以至于他們將很快來到中國游覽這些參展的省市,并將在中國當?shù)乇幻谰昂腿嗣竦恼嬲\所打動。
◆2018年是美因茨-威斯巴登德中友協(xié)成立40周年,您現(xiàn)在還擔任德中友協(xié)聯(lián)合會主席。請問您對今后進一步促進和發(fā)展德國同中國的民間友好關系有什么設想和建議?
中國偉大的哲學家孔子說過: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身之所往,心之所向。
從這個意義來講,我衷心祝愿未來中德兩國關系發(fā)展能相互信任,實現(xiàn)中德關系的飛躍,促進彼此理解和對彼此文化的尊重。
同樣,兩國之間也應互相學習。諸多個人的接觸就是經(jīng)濟文化層面乃至教育層面合作的基石。
在中德兩國人民的交流—所謂民間外交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群體—年輕人。這個“未來決策者”群體應該得到機會,建立屬于自己的、生動的、毫無偏見的對其他國家的印象。
因此我也對中德民間交流項目寄予極大的希望,并相信,我們的努力能幫助中德兩國共同踏入一個穩(wěn)定、和平的世界秩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