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蘆為喜溫蔬菜,在冬春季育苗時,必須采取保溫和增溫措施。苗齡在30天左右,株高15~20厘米,莖粗色綠,節(jié)間短,葉片大面綠,定植前達四葉一心,根系發(fā)達,吸收根多,無病蟲害和機械損傷。
西葫蘆早熟品種有早青一代、一窩猴、阿太一代,特早1號、小白皮和花葉西葫蘆等;中熟品種有長蔓西葫蘆等。一般于早春季節(jié),在大棚(室)里進行栽培,效益較高。
播種前將無雜質(zhì)、籽粒飽滿的西葫蘆種子放在陽光下曝曬幾小時,再放在50~55℃的水中,攪拌15分鐘,然后放在室溫中浸泡6~8小時,接著再搓洗干凈,并用清水洗凈,放到25~30℃條件下保溫保濕催芽,并每6小時用清水淘洗一次,經(jīng)2~3天即可發(fā)芽。
用園田土6份和腐熟圈肥4份,過篩后均勻混合,再加上按每平方米床土用過篩雞糞15千克和復合肥5 000克,均勻混合后備用。
西葫蘆多采用育苗方式栽培,定植的土溫在12℃以上。在塑料大棚內(nèi)生產(chǎn),一般在2~3月份育苗,苗期30~40天;在露地生產(chǎn),一般3~4月育苗,苗期25~30天。每667平方米播種量400~500克。西葫蘆生長快,要求營養(yǎng)面積較大,最好采用營養(yǎng)缽育苗。將床土裝到營養(yǎng)缽內(nèi)或紙袋里,也可在苗床內(nèi)將床土平鋪10厘米厚,再用溫水澆透,劃好10×10厘米的營養(yǎng)土方即可播種。
(1)溫濕度管理。西葫蘆幼苗出土前,保持苗床土溫在15~18℃,保持氣溫在28℃,一般經(jīng)3~5天即可出苗。出苗后,揭掉塑料膜,降溫降濕防徒長,控制氣溫在20~25℃。為防止徒長,夜溫可控制在15℃左右。在高溫多濕條件下,易引起徒長,莖細長,節(jié)間長,葉薄而淡綠;在低溫干旱條件下,易形成僵苗,株矮小,節(jié)間短,葉片小而黑綠,植株停長,根系不發(fā)達。
(2)防止戴帽。如果發(fā)現(xiàn)了戴帽苗,再覆1次細土,或用人工摘帽。
(3)充分光照。西葫蘆是喜光植物,整個苗期都應有充分光照。
(4)噴乙烯利。為促雌花,在3葉期可噴40%乙烯利2 500倍液。在定植前,必須達到壯苗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