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終于劃上了一個絕不平常的句號。
年末,比特幣兌美元交易價格沖上兩萬美元大關,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微信群里無數人哀嚎,早知如此……這種狂熱的景象很像幾年前,有企業(yè)家開玩笑說,我要是把錢全拿去買房,何至于今天還在吭哧吭哧掙這一厘一毫?
事實上,財富的爆炸、割裂和撕扯只是冰山一角。過去一年,或者說過去幾年,世界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化。我們興奮、躁動,同時也迷惘、不安。因為我們發(fā)現(xiàn),歷史也許將在這里發(fā)生一次深刻的轉折,最終匯聚成時代的洪流,沖刷著置身其中每一個人的身心靈。
面對混沌、迷惑、未知,哪怕最理性的人也會傾向于尋找一個最優(yōu)解。
買房、投資P2P、押注比特幣,就能發(fā)達,一勞永逸?畢其功于一役,企業(yè)就能獨霸江湖,基業(yè)常青?畫幾條簡單曲線發(fā)現(xiàn)自由競爭市場能夠達到帕累托有效,就能得出自由市場“效率”最高的結論?
然而現(xiàn)實不是數學,現(xiàn)實的困局遠非理論的理想條件。
馬云曾說,“我拿著望遠鏡都找不到一個敵人?!蹦鞘且驗閿橙瞬辉谀愕耐h鏡里,甚至不在你的認知層次里。
認知科學告訴我們:外部世界的一切聯(lián)系、邏輯和因果都遠超人類的認知處理能力。越是孱弱的頭腦,越傾向于用簡單邏輯解釋世界,以避免自身陷入混亂。即便是最精明的頭腦,多探索幾步之后也不免殊途同歸。
所以從哲學意義上看,任何事實都不等同于絕對真相,絕對的理想境界從不存在。
換句話說,任何投機者鼓吹的看似極簡的思路,任何號稱一鍵解決問題的方案,任何給出超越現(xiàn)實框架解決思路的人,最終只能帶來巨大的失望。
如果非要尋求一個答案,我們會說,保持克制。
這不是一個完全無序的世界,也不是一個完全秩序的世界,我們99%的時間都在迷霧中。拿著望遠鏡也好,拿著顯微鏡也好,唯有克制,才會在紛繁龐雜的世界面前保持清醒,鑒別真?zhèn)?;唯有克制,才不會被宏大愿景裹挾著莽撞前行;唯有克制,才不會孜孜以求最?yōu)解,而是在每一次曲折和動蕩中探索;也唯有克制,才不懼怕失敗,才會在失敗中長出新的血和肉。
正如一位企業(yè)家告訴我們,所有不真正創(chuàng)造價值的生意,我都徹底否定;各種炒的,超過我所知道的行業(yè)的生意,絕對不參與;獲得高利潤的項目,我根本不相信。不管周圍的人多么“暴發(fā)”,我從不心動,連熱鬧都不看。
混亂、迷惑、未知,有什么不好?哪怕要摸索很久才有一點經驗和體會,但人只要知道自己追求的目標是什么,自己的價值取向是什么,在每一個具體的發(fā)生,在每一次發(fā)生的當下,不斷自我塑造,盡己所能地去做到更好,這就已經夠了。
對企業(yè)家如此,對普通人同樣如此。
我們才會越來越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