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渝婷
不知過了多久,我迷迷糊糊地起來,外面天光乍現(xiàn),但仍是一片“淡煙暮靄相遮蔽”的景象。披上一件外衣,踏上一條小路,不知走了多久,我隱約看見了一棵老梧桐。它似一位老者佇立在這個荒無人煙、人跡罕至的地方,望眼欲穿地望向東方——太陽升起的地方。我漸漸走近它,不禁被它震撼了!
究竟是怎樣的飽經(jīng)風霜,煉就了它如此之干?
究竟是怎樣的風吹雨打,造就了它如此之枝?
究竟是怎樣的歷史滄桑,成就了它如此之葉?
我靜靜地領略著老樹對我的無言教導:它不在乎是否有人夸贊它,不在乎風雨的摧殘與折磨,它就是它!它,為了生,而生;為了生,努力向地下汲取水分;為了生,彰顯了自己的魅力。
荷爾德林曾說:“人生充滿勞作,然而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笔堑模瑯邮秋L雨,有人看到的是愁緒萬千,有人看到的是潤物細無聲。究竟是浮沉于物質(zhì),浮沉于世人庸俗的評判,還是詩意地生活,只取決于心靈的選擇。雖然我們不能脫離社會,但我們?nèi)钥梢赃x擇以詩意的方式去翻山越嶺,去跋山涉水,去探求自己的閃光點!
東方冉冉升起一輪紅日,不偏不倚地照在了老樹身上。老樹在陽光下似乎挺直了腰板,或許從沒有人注意到它,但它卻以自己的方式綻放著生命之花。它不需要別人安排,它可以自己追求自己人生的意義。
我相信,總有一個地方,是詩意和遠方的棲息地。它超越了外界的三維,像《華嚴經(jīng)》中所說,“猶如蓮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請不要忘記,在探求生命真諦的路上,有詩和遠方!
【江蘇省新海高級中學高三】
點評
這篇作文將老樹擬人化,讓作文語言顯得非常生動,形象;同時還運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辭手法來提升語言的層次與品位。文中靈活地引用了荷爾德林的話,巧妙地提及《華嚴經(jīng)》,把“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與遠方”這句網(wǎng)絡流行語進行改換,不僅收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表達效果,而且讓作文充滿文化韻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