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令娥
【左讀名家經(jīng)典】
雨 思
雨不是好東西,如果你是奮斗飛揚的青年才俊。雨水難得引導(dǎo)你向前看。雨簾溟蒙,窗外清晰的是檐溜,還有垂到百葉窗前的檸檬樹。一只黃得如此老到的果子,被蟲蛀掉了連蒂的一處。此外,整個世界便是白茫茫的一片,沒有具象,沒有界限,黏在玻璃窗上的雨滴,慢條斯理地往下溜,滑動時盡力保持其渾圓狀。它一如睿智高僧的腦殼,可也沒對雨的“大而化之”作任何注釋。雨水誘惑你往后看,反思,反思。它難得促你行動。它不是汽油,專加給往下一站趕的車子。它只使你靜止,徘徊,使你忽略明天的計劃,而專注于腳的冷暖。你到處翻,要把那對從老家買的羊毛拖鞋找出來,你喜歡那種又柔軟又平滑的質(zhì)感。而雨,如果伸手到窗外去,試圖掬上一把——你會失望,一如你無法攫到囫圇的往昔、現(xiàn)實和未來,充其量,只逮到光夠浸沒掌心的幾滴,而且縮手回來時,又潑出一半。將就將就吧,世界之大,你能掌握的,有多少?
…………
我在雨里開車。雨刷是唯一忙碌著的玩意兒。在車前車后劃下的規(guī)則的扇面,都被雨涂改,淹沒。撥雨是徒勞的,雨如果不停,撥雨器再殷勤,仍舊還原為溟蒙。
我安于溟蒙,安于孤絕。我閉眼,聽任思緒沒入黑暗。是啊,黑暗,是比雨更加適宜咀嚼自己的氛圍。雨僅僅給你關(guān)于黑暗的暗示,真的黑暗卻從沒有領(lǐng)略過。光明,明亮,僅僅是人生的一角,生命在晨曦鋪灑的大海上,深深地埋進混茫的冰山。
也是一個雨天,也在今年。我在老家,走進一道青磚的深巷,石板上飄蕩著綿長的雨絲,積水一汪汪的,在水溝旁邊,顯出罕有的光亮來。屋檐下掛著的雨,叫人想起老祖母在老灶燒禾稈時,那種暖得令人窒息的煙味,我跨過一條濕潤的門檻。
一個女人欣喜地把躺在病床上的丈夫扶到廳堂,讓他坐在門廂間的木躺椅上。這位中年人,是我當知青時的好朋友,幾個月前因為腦部血管栓塞,開顱做了九個小時的手術(shù),落下了瞎眼的后遺癥。他坐在我的面前,一頂破氈帽拉得很低,把額和眼瞼都遮嚴了。他在小學(xué)當了近二十年的教師,新近才獲升遷,當上一所中學(xué)的教導(dǎo)主任,剛赴任就遭這樣的打擊,趴下去了。從醫(yī)院回到家,他在房間里摸索,要么找一把剪刀,要么找一根繩子,想把自己漆黑的生命結(jié)束掉。妻子把他手頭尋短見的工具拼命搶走,抱著他大哭。住在省城的兩個哥哥趕來,勸了一天一夜,他才冷靜下來。他喃喃地向我說,黑暗這么絕對,這么巨大,從前斷斷想不到??!小時候,半夜驚醒,被濃稠的黑夜嚇倒了,鉆進被窩不敢出來。可是,天井上頭好歹有星光,而今的黑暗,卻把他埋在地底下,任他怎么掙扎,都扒不開禾桿般細的缺口,讓光漏進來。死不可怕,黑暗卻太恐怖了,沒有任何出路,沒有任何啟示。我靜靜地傾聽,他灰黃的臉并沒有朝向我,只仰向天空,兩手前伸,慌亂地舞動,一只蒼蠅嗡地飛過。我想告訴他一些殘障人奮斗的故事,卻說不出口,我沒有那么充足的底氣,去教訓(xùn)一個被黑暗完全地吞沒的人。我慚愧,自己那丁點兒聰明,連對付光明中的生命都左右支拙,何況那無邊無際,把空間和時間一并抹掉的黑暗?
我握住他冰冷的手,彼此久久無言。木櫳上方,春節(jié)前已經(jīng)掛上一束賀歲蒜菜的鐵鉤,不知從什么時候起,積聚起一滴肥大的雨點,顫巍巍地懸著,忍不住了,“嗒——”一聲摔下來,在花崗巖石板上,那般響亮。我一驚,把手抽出來,莫名其妙地說:“草該發(fā)芽了呢!”他的臉,在剎那間泛出紅色,說:“紫云英也是。”
(作者劉荒田,節(jié)選自《這個午后與歷史無關(guān)》,有刪改)
寫作指南
雨在眼前,是實的;而黏在玻璃窗上的雨滴,卻如睿智高僧的腦殼,其間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愫。雨聲淅瀝,作家的思緒自然被這冷雨引入到對往事的回憶中。文章虛虛實實,慨嘆人生無常、命運多舛,讓讀者的鼻子也莫名地酸起來……劉荒田的這篇散文,真可謂“穿越作文”的典范。
所謂“穿越”作文,就是指在作文中重新演繹歷史,或在文學(xué)故事中注入大膽的聯(lián)想與想象,借以表達鮮明的、積極的,富有時代感的主題。這樣的文章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又能給人耳目一新之感。
虛實相生是“穿越作文”中常用到的寫作技法之一。
虛,即作者主觀的精神、想法、感情等某種無形的東西,亦真亦幻地出現(xiàn)在讀者面前,但要通過聯(lián)想想象、議論抒情或側(cè)面烘托等手法來體現(xiàn)。實,就是指對人、事、物、景等有形的、可以觸摸、可以感受的東西進行正面、直接的記敘與描寫。換句話說,虛實相生就是“虛”與“實”互為基礎(chǔ),互相生發(fā),除了粗線條的概述外,還應(yīng)圍繞中心,調(diào)動起各種手段,選取兩至三個飽含真情的細節(jié),進行生動且具體的刻畫,深入地表達文章的主旨。
【右寫典范作文】
外婆家的小竹林
◎盛玉芝
外婆家的后面有片竹林,我小時候常去那兒玩。
竹林里有一棵橙子樹,春天的時候,樹葉綠得發(fā)亮;夏天就開了一朵朵細碎的小花;到了秋天,樹上結(jié)下了果,一個個“綠燈籠”懸掛在枝頭,別提有多好看了。但往往沒等到它們成熟,我就爬上樹,一個一個地扯下來;外婆也從來不責怪我,因為這棵橙子樹就算結(jié)下了果子,也沒有多大用處——橙子又酸又澀,又有誰會喜歡呢?于是,我就把“綠燈籠”當成“保齡球”,在竹林里玩了個不亦樂乎……
有時,我也會趁外婆不注意時,扛把鋤頭到竹林里挖竹筍。看到某處凸起的土塊,我就開始“順根挖筍”,很少有令我失望的時候。腰酸了,背痛了,我就把自己的勞動成果堆在一起,想象著它們在土里酣睡時的光景;休息好后,又會把它們重新埋回土里,然后,悄悄地把鋤頭放回原來的地方。
外婆家有只黃白色相間的大肥貓,我經(jīng)常捉弄它。有一天,卻突然看不到它的身影了,翻遍整座房子都找不到,我不禁有些著急。我信步來到竹林,卻發(fā)現(xiàn)那只大肥貓正悶頭睡大覺呢!只見它躺在一個堆滿竹葉的小坑里,睡得可香了!無論我制造出多大的聲音,它至多不屑地瞟我一眼,然后繼續(xù)做著它的美夢!也難怪,竹葉當床,白云當被,這么愜意的地方,它能不好好享受嗎?
竹子很高,我像只猴子般嘗試爬上去,可爬了好多次,都在半路就滑下來了。抬頭仰望,太陽的光芒從竹葉的縫隙間漏下,星星點點的,像極了梵高的名畫。走在竹林里,腳下發(fā)出“窸窸窣窣”的聲響,每當我看到破土而出的竹筍或才一米多高的新竹時,都會仔細地端詳半天,心想:再淋上一場春雨,它們就該長得又高又壯了吧?
微風(fēng)輕拂,竹林里演奏起“樹葉交響樂”。有一些性急的樹葉飄落枝頭,打了幾個旋兒后,又與地上的小花、小草相擁,津津樂道地談著樹上的見聞……
外婆家后院的那片小小的竹林,蘊藏了我童年許多美好且愉快的回憶,叫我如何不魂牽夢縈?
(湖南桃江縣桃花江鎮(zhèn)蘭天希望學(xué)校170班)
讀后漣漪
作文語言清新流暢,富有詩情畫意。小作者在進行景物描寫時,抓住了竹林的特征,動靜結(jié)合,情景交融,且虛實相生,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運用巧妙,令人浮想聯(lián)翩。尤其是在想象竹筍及新竹茁壯成長的情景時,又輔以大肥貓酣睡在竹林的有趣情節(jié),讓人忍俊不禁。
讀罷此文,又有誰會不喜歡外婆家后面的那片小竹林呢?
【延伸文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從此以后,青銅將葵花所教的字,一個個地吃進心里,并一個個地寫在地上、寫在本子上??吹脚#瑢憽芭!薄?吹窖?,寫“羊”。寫“天”,寫“地”,寫“風(fēng)”,寫“雨”……那個從前在青銅眼中無比美好的世界,變得更加美麗,更加真切,也更加讓人歡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