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哥
2008年三鹿事件后,國產奶粉的國內市場占有率從65%猛跌至30%。國外奶粉呢?居然利用人們恐慌心理,漫天要價。去香港的爸爸媽媽們可能有這樣的經歷:為了省點奶粉錢,想多買幾罐回來,“對不起,限購”。
不讓買?我賣給你!
2016年8月,國產奶粉君樂寶打入了香港市場,幾個月時間銷售額破600萬港幣。中國奶業(yè)協會會長高鴻賓激動地說,這叫“提氣!長臉!”
現在國產奶粉的市場占有率重回65%,而且還在上升。
往火坑跳,還自斷后路
君樂寶原本并沒做奶粉,它做的是酸奶,在歷次檢查中全都合格,沒有三聚氰胺,但也被三鹿事件波及,停產了13天,還差點被關,君樂寶在當時是月月賠錢,最多時一個月賠1000多萬,把家底都快賠光了,直到2010年才緩過勁來。
好不容易重回正軌,怎么還主動往奶粉這趟渾水里跳?
2012年,君樂寶的創(chuàng)始人魏立華去德國參加國際包裝展覽會,同行的有中國包裝協會的50多人。一下飛機,他們都跑到商店里,一箱箱地買奶粉。魏立華在德國待了整整15天,別人問他做什么的,他不敢說。他帶的那盒名片,一張也沒好意思發(fā)。“這么大一個國家,連自己下一代的食品都做不好,乳業(yè)人再說多大多強,也是沒有臉面的”。
回到石家莊后,他馬上請來專家指導怎么做奶粉。專家建議在新西蘭或澳大利亞設公司,或者就去北上廣設公司,總之別提河北更別提石家莊,這會讓大家聯想到之前的三聚氰胺事件。魏立華不答應,他說這事必須在石家莊做,得給中國人民一個交代。“我要是為了掙錢,做酸奶就好了,一年幾十億的銷售額,我又不缺錢”。
不僅廠子要在石家莊,君樂寶做的奶粉也要叫君樂寶。魏立華下了壯士斷腕的決心,如果奶粉做砸了,以后連酸奶也別賣了,把20多年的身家積累全押上去?!皠e無選擇的時候,可能就是最好的選擇。奶粉并非高科技,做的是良心”。
做頂級奶粉,只賣130元
從2014年產品上市到現在,君樂寶嬰幼兒奶粉銷量連續(xù)三年高速增長,在國內外領先奶粉品牌中蟬聯增長冠軍。今年1到10月,同比增長超過110%,明星產品增長超過300%,僅10月份君樂寶奶粉單月訂單量就超過4億元。
這一切都始于2014年君樂寶推出的130元嬰幼兒配方奶粉。拿著那么好的品質,定出這樣的價格,當時在業(yè)內石破天驚,太實在。
剛開始時,君樂寶奶粉白送都沒人要,人們都說,“便宜沒好貨”,完全不去想是不是奶粉價格虛高了。
三鹿當年出事就出在奶源上,所以君樂寶做奶粉,堅持全部用自有奶源。為此,他們在華北大平原建了世界級的牧場,那里是國內三大優(yōu)質奶源帶之一。
他們的牧場是4A級景區(qū)。2016年,有50多萬人參觀過。參觀者能看到全程一體化、機械化。從牧草種植到奶牛養(yǎng)殖再到加工,都是如此。在擠奶大廳里,奶牛站在全自動擠奶轉盤緩緩轉動,剛擠下來的新鮮原奶經過封閉管道直接入倉。
所以這里產的奶,在奶源主要指標上,如體細胞、蛋白質含量、微生物、菌落群,比美國、日本、歐盟的標準都好。這是歐洲第三方機構檢測的結果。
除了世界級牧場,君樂寶還有三個世界級武器:原輔料,生產,管理標準。
原輔料方面,君樂寶直接找全球各領域最好的供應商合作,如愛爾蘭Kerry的乳清粉、荷蘭帝斯曼的維生素;生產方面,也是直接從美國、丹麥、西班牙、瑞典等國引進一流生產設備。
最讓人佩服的是它的管理標準。魏立華再一次把自己的退路給斷了。君樂寶奶粉有四重檢測:企業(yè)自檢、行業(yè)檢驗、國家抽檢和國際權威的第三方獨立檢測。
為什么說是自斷后路?因為君樂寶拿下了歐盟BRC食品安全的A+認證,而A+認證采用飛行檢查方式,隨時隨地來檢查,如果檢查不合格連原有的A級認證也會被取消。
魏立華執(zhí)意要拿A+認證,他說:“做奶粉就是要時時刻刻戰(zhàn)戰(zhàn)兢兢,這樣才能睡得著。”就這樣,君樂寶成為了全球第一家通過A+認證的嬰幼兒奶粉企業(yè)。
奶粉按照最嚴格的標準做出來,定價多少呢?有人說這么好的奶粉,起碼要賣到兩三百元,還有人說要賣500、800元。魏立華定價130元。他認真調查過,在英國一罐奶粉12英鎊,在法國一罐奶粉13歐元,折合人民幣就是100元,國際上的好奶粉就這個價。
但130元的君樂寶奶粉,沒有一家零售店肯賣。因為“店里要掙100,促銷員掙50,經銷商再掙50”。算下來連成本都不夠。
不行就換渠道。魏立華說,小米通過電商賣得挺好,我們也做電商價格130元堅決不變。“一定要讓每一個中國孩子喝上世界頂級的奶粉”。
結果上市第三天,就有國外黑客把君樂寶網站給黑了。沒辦法,攪局者太遭同行忌恨。這事一經報道,很多人關注到了君樂寶的奶粉,但支持者很多,買的人很少。
君樂寶奶粉事業(yè)部總經理劉森淼眼見不停地虧損,一直在想辦法。送奶粉,作對比;拿下歐盟認證;開放牧場和工廠;做各類促銷活動;播放牧場和工廠的視頻……
一點點做起來的君樂寶,在那年的雙十一賣了2800萬,在奶粉行業(yè)排名第一,國產奶粉第一次超越了洋奶粉。
“讓祖國的下一代喝上好奶粉”
在首屆嬰幼兒配方奶粉創(chuàng)新發(fā)展論壇上,很多人都談到了2018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嬰幼兒奶粉配方注冊制。這個政策,意味著只有經過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通過注冊的嬰幼兒配方奶粉,才能上市銷售。
注冊制一出,提高了生產門檻,市場上有大半奶粉品牌都得退出中國市場。中國奶業(yè)協會會長高鴻賓說,“預計會讓出 25% 的市場,騰出300億元的市場份額。”
雜牌退場的同時,國內奶粉需求還得到了進一步增長。一方面是因為二孩政策的放開;另一方面是經濟水平提升帶來的母乳喂養(yǎng)率的下降。
如何抓住這大好時機?品質上已經反超洋品牌的君樂寶奶粉,接下來要做的,是在品牌上再反超。君樂寶品牌的提升,接下來有兩個重點。
一個是繼續(xù)提高消費者信心。開放牧場、工廠,加大透明度,這條線必須堅持做下去;同時,要主動參加國際評比,證明品質。最重要的是,不論線下線上,都要把消費者放在第一位。
今年君樂寶作為唯一的奶粉品牌,和華為、京東等品牌一起進入了“CCTV國家品牌計劃”的TOP名單,這對消費者信心就是一種提升。
二是提高一線城市占有率。國產奶粉要打開一線城市,其實難度很大,但再難也要上。
去年君樂寶登陸香港,剛開始也是無人問津,但它很執(zhí)著,送一罐試用不行就送一箱。因為品質有保證,那群人成了第一批回頭客,漸漸打開了局面。今年,君樂寶進入澳門市場,起步就快多了。
魏立華的“攪局者”身份也變成了“破局者”。在他破局下,不少知名奶粉企業(yè)紛紛推出百元奶粉產品,連洋品牌也開始降價或打折促銷。有數據統(tǒng)計,上市一年多,君樂寶及相關企業(yè)帶來的連鎖效應,已經為中國消費者節(jié)約了200億的奶粉錢。
在君樂寶承辦的首屆嬰幼兒配方奶粉創(chuàng)新發(fā)展論壇的舞臺上,有這樣一行非常醒目的大字:牢記囑托,讓祖國的下一代喝上好奶粉。
摘編自2017年11月22日“搜狐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