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宇峰+林勇+張峻峰
在遙遠的東非,有個國家叫肯尼亞,一個熟悉又陌生的國度。說它熟悉是因為這個名字經(jīng)常見諸媒體,那是美國前總統(tǒng)奧巴馬的故鄉(xiāng),也是《國家地理》鏡頭下野生動物的天堂。說它陌生是因為它如此神秘遙遠,你無法想象踏上那片土地會噴薄出怎樣的情緒。
“肯尼亞”這名字是原野、浪漫、狩獵的代名詞,更是一個可以讓人親近大自然、舒展身心的國家。這片卡其色的土地,被稱為東非洲的一塊“瑰寶”,它曾經(jīng)是馬薩伊部落(肯尼亞和坦桑尼亞的游牧狩獵民族)的家園,也是十九世紀時歐洲富商權(quán)貴狩獵的天堂。
鳥獸王國
肯尼亞有東非的旅游之國的美稱,被譽為“鳥獸的樂園”。
肯尼亞的魅力在于神秘和夢幻,變化莫測的荒野、數(shù)量龐大的野生動物、自足的原始部族,天與地的結(jié)合組成了最為和諧的生命交響曲。著名的狩獵活動就在這兒萌芽、發(fā)展最終成為東非洲旅游的一大特征。來到肯尼亞,騎著馬、牽著駱駝、帶著帳蓬、領(lǐng)著家仆廚師、背著家私家具、再扛著廚具,如此這般,浩浩蕩蕩出門去看猛獸、打獵、游玩。
時至今天,同樣的游玩活動,依然受到世界各國旅客的歡迎,趨之若騖。不過,想要現(xiàn)做一張豹子皮、獅子皮,或是想要把一頭野牛的頭宰下,剝制而成標本,掛在家里客廳壁爐之上,這恐怕不再可能,因為自1977年開始,獵殺任何野生動物都是非法的。
每一個國家公園、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qū)及私人野生動物保護區(qū)內(nèi),最高檔、最豪華、價位最高的都是帳蓬酒店。每一處大都只有十來個帳蓬左右,招待客人絕不超過幾十人,而服務(wù)員和客人的比例總是2:1,兩個服務(wù)員對一位客人,比例相當高。帳蓬內(nèi)設(shè)備齊全,有舒適的臥床、梳化,更有獨立的衛(wèi)浴設(shè)施。另外,酒店多設(shè)在河邊,峽谷邊。帳蓬外總有獨立的私人小陽臺,觀賞河里或谷里的獅子、豹子、大象、河馬或角馬等。
要說住在帳蓬酒店是體驗昔日的狩獵活動傳統(tǒng),那么,跟野生動物在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下接觸,可以說是恒久不變的狩獵精神。在馬賽馬拉野生動物保護區(qū),在安波沙里國家公園,在來奇比亞私人野生動物保護區(qū)等地區(qū),這些帳蓬酒店都備有英制路華四驅(qū),由認識當?shù)厣鷳B(tài)至深的土著當司機,再有數(shù)代以肯尼亞為家的白人作向?qū)?,帶領(lǐng)客人在東非大草原上找尋各類猛獸,然后慢慢靠攏,以超近距離觀看動物嬉戲、覓食、休息,甚至哺喂初生幼獅小豹。
肯尼亞的草原上出名的動物保護區(qū)實在太多了,而且面積巨大,大到你無法想象的地步。在這些野生動物保護區(qū)游玩的最佳方式就是驅(qū)車追尋野生動物的足跡。以火烈鳥聞名于世的納庫魯國家公園距離內(nèi)羅畢不遠,這里的風景以及生態(tài)是其他保護區(qū)難以媲美的。
而另一個著名的國家保護區(qū),馬賽馬拉國家公園以其動物種類繁多、數(shù)量龐大而著稱,馬賽馬拉國家公園里約有近百種哺乳動物和450多種鳥類,是世界上最好的野生動物保護區(qū)之一。而同處草原腹地的安伯塞利國家公園則有世界上最大的陸地哺乳動物,非洲象象群。在肯尼亞你能與非洲著名五大猛獸:獅子、獵豹、野牛、非洲象和非洲犀牛近距離接觸,還能了解這里堅守傳統(tǒng)的馬賽人的日常生活。
在馬賽馬拉,成群的角馬、斑馬和羚羊在廣袤的草原上游蕩,大象和長頸鹿就在越野車前面慢悠悠地過馬路,狒狒和大草原猴在灌木間閃現(xiàn)。為了尋找那些大型肉食動物的蹤影,每輛車之間都有聯(lián)絡(luò),得知哪里有獅子,所有的車都會往一處開?!坝幸淮挝覀冊诓萸鹕峡吹搅司墼谝黄鹦菹⒌莫{群,之后馬上車就比獅子多了,全都圍了過來?!?/p>
天國之渡
如果說中國的“春運”是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最集中的人類大遷徙,那么在地球上的動物世界中,肯尼亞動物們之大遷徙一點都不遜色于人類的“春運”。
每年六七月間,生活在這里的數(shù)以百萬計的角馬、斑馬、駝鹿、非洲象等食草動物和它們的天敵獅子、豹、狼等,成群結(jié)隊地向肯尼亞方向遷徙。食草動物在前,食肉動物緊隨其后,這支浩浩蕩蕩的動物大軍有時長達10余公里,據(jù)說在最高峰時,角馬群的數(shù)量多達140萬頭。到八九月間,動物大軍又向相反的方向遷移。這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壯觀景象??梢钥吹匠汕先f匹角馬前赴后繼,從鱷魚張開的血盆大口中橫渡馬拉河。
大批遷徙的野生動物需要跨越狹窄的馬拉河河口才能到達馬賽馬拉草原,在遷徙的過程中,馬拉河將會上演動物大遷徙中最驚心動魄的馬拉河之渡。乘坐吉普車深入馬拉河,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動物們都在馬拉河的缺口聚集,然后在某一個時刻,成群結(jié)隊地奔騰起來,無比震撼地沖過馬拉河缺口,壯觀場面讓人驚訝得無法言語。此時不要忘了河中還有一大群等待已久且虎視眈眈的鱷魚,奔騰之中,鱷魚與角馬、斑馬等動物在河中“搏斗”的場面也極為震撼。
8月左右開始的雨季喚醒了馬賽馬拉的草原,上百萬頭角馬也追隨綠草從賽倫蓋蒂北遷到馬賽馬拉。在鋪天蓋地的角馬群中,斑馬仿佛被淹沒,只能點綴其中。獅子、鱷魚循聲而至,開始收獲豐碩的獵殺。在波濤洶涌的馬拉河,角馬堆積在河的南岸,拼死渡河,奔向水草豐茂的草原。
肯尼亞動物大遷徙的壯觀場面徹底震撼了每一位觀者的心靈。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環(huán)境之下,有許多體力不支、老弱病殘的動物會在遷徙途中被獵食。角馬們知道自己一步都不能停下,甚至是硬著頭皮踩著在河里掙扎或已死去的同伴身體上,也要快步踏過那條危機四伏的馬拉河。世界藝術(shù)大師羅丹曾說過,世間的活動,缺點雖多,但仍是美好的。確實,一個人的生命不在于長短,而在于如何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出無限的激情,而不是被生活的包袱蠅蠅所困。相信到肯尼亞,你一定會放空自己的內(nèi)心,情不自禁地沉醉在這茫茫的大草原上。
草原晚餐
在原野的東非洲大草原,狩獵不單是旅游的傳統(tǒng),更是浪漫生活的感受。每當日之將盡,一天狩獵活動又要結(jié)束之際,在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擺一張桌子,上面鋪蓋著雪白的布料桌面,旁邊再擺著兩張帆布料的椅子,朝向那橘紅巨輪,一、二位身穿白衣白袍白帽的服務(wù)員從旁為你添酒待候,直到夕陽化成晚霞,再變?yōu)閿D滿了繁星的夜空,這一出每天一回的“落日晚飲”才宣告結(jié)束。要想體驗陶醉在星空籠罩著的感覺,晚餐也可以在野外進行,這種“草原上的晚餐”是東非生活的另一浪漫感受。endprint
“草原上的晚餐”多是選在河邊進行,因晚上降溫而一定起有營火。服飾方面,不管是客人或是服務(wù)生,大家都是盛裝出席。再由于鄰近河邊,因此,多有河馬作陪,偶而它們會嘗試接近你,但更多時候是發(fā)出低沉的咆哮聲,配合著蟲鳴鳥叫獅子吼,就像一首大自然命運交響曲在你身旁邊吹奏。
位于肯尼亞中部高原阿伯岱爾國家公園內(nèi)的樹頂公園靠近尼耶里鎮(zhèn),始建于1932年,樹頂旅館最初由定居肯尼亞的英國軍官埃里克為狩獵和觀賞動物于1932年建在一顆巨大的無花果樹高高的樹干上而得名,初建時僅有三間臥室、一間餐室和一個狩獵室。直到1952年“上樹是公主、下樹是女王”的傳奇故事才使這里一夜成名。
當時的英國伊麗莎白(二世)公主在肯游覽時夜宿樹頂,當晚其父喬治六世去世,英國王室當即宣布伊麗莎白公主繼位,伊麗莎白歷史性地在樹頂?shù)腔蔀榕?。同年,一場大火燒毀原公主下榻的樹頂,后來在原址對面進行了重建。
1983年英女王故地重游,在女王套間下榻,由此樹頂家喻戶曉。樹頂為四層全木結(jié)構(gòu)樓房21米多高,搭在數(shù)十根粗大的樹干上,可容納百余人食宿,底層離地十多米,野生動物可以自由穿行其下。在旅館的屋頂有一個大平臺,俯瞰可以觀賞到漫游在公園里的野生動物。每到晚上,成群的大象和野牛來到樓下吃鹽和其他礦物質(zhì),各種鳥類及動物亦到水塘邊喝水,動物們構(gòu)成一幅美不勝收的黃昏景象。
火烈鳥齊飛 染紅一池碧水
肯尼亞到處都有美麗的花草植被,而且很多花草是在國內(nèi)看不到的。更奇特的是這里無樹不開花,無論高矮,無論春夏秋冬,千樹萬樹總是花團錦簇。眾多國際機構(gòu)也看中了這里的環(huán)境,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規(guī)劃署、人居署總部及其他一些國際機構(gòu)的辦事處都設(shè)于內(nèi)羅畢郊區(qū)。
工作之余,酒吧是個不錯的去處。帶上一本書,要上一杯咖啡,一下午的時間在酒吧的草坪上度過。藍天白云下,綠草花樹間,浮生又得半日閑。
1960年,納庫魯湖連同附近草地、沼澤、樹林和山地被劃為鳥類保護區(qū),1968年正式辟為國家公園,是非洲地區(qū)為保護鳥類最早建立的國家公園之一。
納庫魯湖活躍著300多種鳥類,其中最著名的是火烈鳥,以及它們無比壯觀的“更生之舞”:一只只火烈鳥,羽衣的粉紅色有深有淺,顯得斑斕絢麗;雙腿修長倒映水中;舞動翅膀起飛時,在湖面掀起道道紅色的漣漪。
納庫魯湖及其附近的幾個小湖,地處東非大裂谷谷底,是地殼劇烈變動形成的。它的周圍有大量流水注入,但卻沒有一個出水口。長年累月,水流帶來大量熔巖土,造成湖水中鹽堿質(zhì)沉積。這種鹽堿質(zhì)和赤道線上的強烈陽光,為藻類孳生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幾個湖的淺水區(qū)生長的一種暗綠色水藻是火烈鳥賴以為生的主要食物。
每年六七月份,成千上萬只火烈鳥聚集在一起,一池湖水頓時被映照得通體紅透,成為一片烈焰蒸騰的火海。而一旦興盡,它們就振翅高飛,直上中天,仿佛大片的紅云。這一奇特的變幻,歷來被稱為“世界上火光永不熄滅的一大奇觀”,每年有上萬游客從世界各地來到納庫魯湖一開眼界。
納庫魯湖及其周圍地區(qū),成為火烈鳥聚居的地方,被稱為“火烈鳥的天堂”。在這一帶生活的火烈鳥約有200多萬只,占世界火烈鳥總數(shù)的三分之一。火烈鳥的粉紅色羽毛是當?shù)厝罕娭谱鞴に嚻返牟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