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世平
解決好“詳略不當”與“細節(jié)粗糙”的問題后,我們寫起文章大多都已能有模有樣。但是許多同學在掌握了這些基本功之后,在寫文章時卻常常犯下另一個非常嚴重的毛病。是什么毛病呢?
我們練好了文筆,是不是寫出的作文就一定得體、恰當的呢?不一定!為什么呢?原因很簡單,因為文筆練好了,是要將它用在需要用的內容上,而不是用在所有的內容上。在我們的身邊,我們常常能看到這么一種現(xiàn)象:平時一些作文寫得不錯的同學,總喜歡把作文寫得很長很長,寫得非常具體。這樣的文章看起來似乎文采飛揚,非常耐讀,而實際上,讀者真正讀起來時,卻常常會感到厭煩,不知其所云。這是因為,我們必須要圍繞一個“中心”來寫,只有把“中心”突出了,作文才能寫得恰到好處。
一、病文觀察
病文再現(xiàn)1:
暑假里的一天
今天上午,我在鋼琴班練琴。因為練習的曲子比較難,我感到有一些吃力。沒過多久,下課了,我高高興興地來到肯德基吃午餐。
到了肯德基,我看到早已經坐在那里等候的伙伴——佳佳。她已經點好了午餐,靜靜地在那里等我。她看到我過去了,主動和我問好,我坐下以后,就和她一起聊天,天南地北無所不聊。
下午,我到游泳館里學游泳,這里的人可真多。不過也不奇怪,因為天氣太熱的緣故吧,我想。我跟著教練學習游泳的姿勢,一點一點地虛心學習。慢慢的,我對游泳有了一些興趣,自己也可以浮在水中了。
這就是我暑假里的一天。
點評:
這篇作文的問題是顯而易見的,主要的大問題有兩個。第一個,作文的人物描寫功底太淺,所以全篇作文都只運用了敘述的方式,將一天的事情完整記錄下來。這樣導致了作文的不詳細,不具體。但是,更為嚴重的問題是全篇作文居然沒有“中心”。也就是說,讀者讀了之后,沒有任何的收獲,僅僅只是知道作者在記錄一天的事情而已,卻不知道作者到底想表達什么。這樣的作文就是我們常說的“記流水賬”,讀起來,只會浪費讀者的時間。
病文再現(xiàn)2:
好學的媽媽
天一黑,就“嘩嘩”地下起雨來。我忽然想起媽媽在夜校學習,沒帶雨傘。我穿上雨衣,拿起一把舊雨傘就往媽媽學習的學校奔去。
到了教室門口,只見教室里坐滿了人。有的頭發(fā)已經斑白了,有的還穿著工作服。媽媽坐在第一排,她認真地聽著、記著。望著媽媽的身影,我心里熱乎乎的。媽媽的年齡雖不算太大,但工作、家務很多,也很繁重,可媽媽從未耽誤過學習,還被評為廠里的業(yè)余學習積極分子哩。
我望著望著,不禁眼前浮現(xiàn)出一件往事。
那還是我上三年級的時候。我因得了病,半個月沒上學。媽媽下了班,先是做好飯,然后就趴在桌子上給我補課。媽媽非常耐心,對每個字的讀音、筆劃都千叮嚀萬囑咐,生怕我讀錯,寫錯。媽媽還鼓勵我不要擔心,她一定不讓我落下功課。
我有一個多好的媽媽呀,想著想著,我不覺地流下了熱淚。
點評:
題目是《好學的媽媽》可是,文章中提到的兩件事情,一件是關于媽媽好學的,第二件卻是寫媽媽如何關心我的。我們將文中這兩件事情聯(lián)系題目,直接可以感覺到有些文不對題。而題目是作文的中心,所以作文的第二件事不應該寫出來,因為第二件事情與作文的中心無關。所以,這類的作文屬于“兩個中心”的作文。
病文再現(xiàn)3:
忘不了的事情
那年,我和同桌李可吵了架,幾年的友誼就這樣徹底破裂了。我發(fā)誓這輩子再也不搭理他。為什么呢?答案很簡單,我在學校里拿了別人的東西,他是僅有的知情人,可是他卻全然不顧及我們的友誼,將這件事告訴了老師,老師嚴厲地批評我,還告訴了我爸,害得我被打了個半死。這算什么朋友?從此往后,我再也不搭理他,隨后,我還想到了一個報復他的計劃。
終于有一回,我找到了機會。我和李可平時常去玩的地方有一段沙地,我提前在沙地中挖了一個坑,然后在坑中墊好塑料袋,在塑料袋里裝滿水,然后將沙坑填起來。那天,李可看到了我,便走過來,想和我一起玩。我和之前一樣沒有理他,蹲在沙坑旁邊玩沙。我低著頭想:只要你走過來,掉下去,我便可以嘲笑他了,那才叫開心呢!可沒想到,我正得意的時候,身體突然傾斜了一下,還未弄清是怎么回事,半個身子就掉進了我自己挖的陷阱里了,這時,李可跑過來,從沙坑里拉起我,關心地問我受傷了沒有,還說:“到底是誰這么缺心眼,在這里挖了一個坑!”
我十分生氣,好好設計的計劃,卻把我自己給坑了!
不過,總有一天,我一定會報復成功的!
點評:
這篇文章寫的是事情,可是當我們讀完之后,是不是感覺到特別的別扭呢?盡管文中有反映害人終害己的事例,可是作者卻一心只是想報復。這樣以“報復”思想為中心的文章就根本沒有值得書寫的意義。因為讀者讀了之后,只會想著今后遇到類似的事情也要跟著報復。如果人人如此,那我們這個社會就亂套了。
病文再現(xiàn)4:
媽媽,您錯怪我了
我的往事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樣,有很多很多?,F(xiàn)在,就讓我隨便摘下一顆,說給你聽吧。
那件事發(fā)生在我讀四年級時的一天下午。我放學后,剛回到家,進了門,屋里靜靜的沒有一點兒聲音,就連一根針掉到地上的聲音都能聽到。我頓時產生一種不祥的預感。我試著叫出聲:“媽媽,我回來啦?!眿寢屨Z氣很重地對我說:“孩子,你進來我房間,我有事要問你。”我懷著好奇心,走了進去?!澳阆茸隆W蛱?,你說要買作文書,要8元錢,我要你在我錢包里拿10元。怎么今天早上我數錢時,少了20元錢?!蔽抑钡卣f:“我沒拿,我昨天只拿了買作文書的10元錢?!眿寢屨f:“你沒拿?爸爸去出差了,家里只有我和你,不是你拿是誰拿,難道有10元錢會飛嗎?”我含著淚說:“沒拿就是沒拿,你竟然連自己的孩子都不信?!薄皨寢尣皇遣幌嘈拍?,倒是你自己做錯了不敢勇于面對錯誤。”說完,她拿出錢包,又數了一次?!斑祝趺催@10元錢又飛回來啦?”原來,媽媽數錢的時候,兩張10元錢貼在一起,所以就以為我拿了?,F(xiàn)在,真相大白了,我可哭得更厲害了。媽媽說:“好孩子,不用哭,是媽媽錯怪了你,對不起?!彪m然真相大白了,媽媽也對我道歉了,但是不知為什么,我心里還是十分難受。
每當我想起這件事,我就會感到十分委屈。
點評:
這篇作文,作者筆下的事情寫得還是較為具體的。只是作者最后反映出的“中心”只是自己簡單的感受——委屈。這樣的“中心”表達,相對而言,太過于簡單了。
從以上幾篇例文我們可以看出:作文的“中心”對于作文而言實在是太重要了!
二、病因診斷
上面四篇病文中的問題,都是我們平時寫作時經常出現(xiàn)的。四篇病文盡管有一些區(qū)別,但是都屬于作文“中心不明確”的范圍。那么到底是怎樣導致的呢?主要還是我們同學平時寫作文,只顧下筆,卻忽略了要圍繞著作文的中心寫作。因此,建議我們的同學在寫作前,自己先思考自己寫的作文,到底要反映出什么中心,表達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