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為民
摘 要:通過開展水稻機械精量穴直播技術研究,結果表明,水稻精量穴直播平均產量11189.55kg/hm2,經濟效益顯著,符合農業(yè)規(guī)模化生產的發(fā)展方向,今后可以在肥西縣大面積推廣應用。
關鍵詞:水稻;機械;精量;穴直播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8)22-0087-05
隨著城鎮(zhèn)化的推進,耕地流轉速度加快,大量農村勞動力進城務工,適度規(guī)模經營成為了大勢所趨。由于肥西縣水稻播種環(huán)節(jié)機械化程度較低,考慮到人工移栽的成本,大多采用人工撒播,造成水稻群體過大或過小、草害嚴重,給后續(xù)管理帶來了極大難度,給農業(yè)生產帶來了極大風險。機械插秧雖然解決了部分問題,但育秧環(huán)節(jié)用工多、管理難,使不少大戶選擇了放棄。為此,筆者于2018年開展了水稻機械精量穴直播技術的研究。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及供試品種 2018年水稻機械精量穴直播示范地點在官亭鎮(zhèn)王集社區(qū)小楊郢村民組淝豐家庭農場,該農場總承租經營42.67hm2面積的耕地,用于水稻生產,其中人工撒播面積為19.33hm2,機械穴直播面積為23.33hm2。前茬為冬小麥,小麥收割時間為5月29—30日。選用的水稻品種是適宜本地麥茬直播的甬優(yōu)7050。
1.2 試驗方法 按22.5kg/hm2播種,平均每穴播3.6粒,播22.2萬穴/hm2左右。株行距設置為:行距25cm,株距18cm。機械旋耕秸稈還田后地表基本無殘茬,地表平整,全田高差保證在3cm以內。選擇有7~10d晴好天氣播種,播前施用封閉除草劑。播種時地表略有薄水,而不淹種子。種子催芽2個日浸夜露,瀝干攤開半天,露白即播種。
1.3 實施過程
1.3.1 播種時間的安排 6月5—7日播種。催芽時間按照播種工作量分批安排,大田旋耕后2d,等泥漿沉實后,放水播種。
1.3.2 草害防除 采用“兩封一殺”方法防治雜草,具體方法是:在旋耕最后1遍時,撒施60%丁草胺乳油100mL/hm2+30%芐嘧磺隆可分散粒劑300g/hm2,利用耙田將藥劑在大田和勻,等渾水沉降2d后,排水播種。第2次是封殺同步,播種后15~20d,對出現(xiàn)的部分頑固性雜草根據草情,適量選用“丙草胺+氰氟草酯+五氟磺草胺”進行大田噴霧,同步封殺。
1.3.3 水肥管理 旋耕待播田塊的表面土壤保持濕潤、少明水,水深不超過3cm。旋耕后沉實12h再播種。后期水分管理同其他播種方式。示范施用的肥料是樂喜施包裹肥(18-10-12),旋耕前一次性撒完,水稻2葉1心期追施尿素225kg/hm2。
1.3.4 病蟲害防治 根據本地病蟲害發(fā)生情況及時防治。
2 結果與分析
2.1 理論測產 2018年9月4日,選擇有代表性的2塊田作為樣本田塊,采用5點取樣法。理論測產結果為:平均穴數(shù)22.23萬穴/hm2、平均穴穗數(shù)11.25個、平均有效穗250.05萬穗/hm2、平均穗粒數(shù)243粒、平均結實率83.42%,理論產量12069kg/hm2(見表1)。
2.2 大田實收測產 2018年9月22日,選擇2塊具有代表性的田塊采用現(xiàn)場機械實割實收,現(xiàn)場稱重,后測定稻谷含水量,再折算成標糧(粳稻含水量14.5%)產量:田塊1:實收面積0.08hm2,鮮谷重1090kg,實測含水量29.5%,折合標糧產量11581.2kg/hm2;田塊2:實收面積0.1hm2,鮮谷重為1287kg,實測含水率30.6%,折合標糧產量10797.9kg/hm2;平均產量11189.55kg/hm2。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示范結果表明,水稻精量穴直播技術可行,經濟效益十分顯著,符合農業(yè)規(guī)?;a的發(fā)展方向,具備大面積推廣的價值。生產中應用的2BD系列水稻精量穴直播機由上海世達爾現(xiàn)代農機有限公司生產,通過2年的試驗示范,該技術適應肥西縣不同茬口、不同播期、不同品種的需要。同步開溝、起壟、播種,行距可選、株距可調,播種量根據播期、品種等因素進行精量調節(jié),可以做到因時、因地、因種精量播種,為豐產、高效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相比較人工移栽和機械插秧,機械直播減少了繁重的育秧、起秧、運秧環(huán)節(jié),節(jié)約了人工成本。1臺機器1個人,10h/d,平均能播種4hm2,從而節(jié)約時間,搶抓農時。
3.2 建議 水稻生產效益低、風險大,雖然水稻精量穴直播技術可行,但機械價格較高,阻礙了水稻機械化播種技術的推廣。建議加大農戶購機補貼比例,加快實現(xiàn)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的進程。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