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利
(張家口市宣化區(qū)林果研究所 河北 張家口 075100)
1.1 苗圃地選擇。應(yīng)按照當(dāng)?shù)氐木唧w條件,選較好的土壤,以交通方便、地勢平坦、背風(fēng)向陽、有灌溉條件、土層較厚的地方為好。苗圃地忌重茬,已經(jīng)育過苗的地要間隔3年以上才能再育苗。
1.2 整地和施肥消毒。合理進行深耕,最好在秋季進行深耕20~30 cm,施入基肥,同時用硫酸亞鐵進行土壤消毒,每畝用硫酸亞鐵粉末10~20 kg,精耕細作,力求平整,利于苗木根系的生長,提高單位面積的產(chǎn)量和質(zhì)量。
1.3 做壟育苗。壟距60~70 cm,高10~17 cm,南北方向,以利受光,壟面要鎮(zhèn)壓,做壟后要灌足水,待水滲下后1~2 d播種。大田直接播種的,播種時控制好株行距即可。
2.1 播種時期。播種采取春播和秋播兩種方式,春播在土壤解凍后,選用經(jīng)過沙藏催芽好的種子,播種一般選在4月中下旬,選擇完整無損、飽滿、發(fā)芽率高的種子。秋播種子不需要進行催芽處理,可以將選好的種子直接點播或條播,方法同春播,秋播后重點是要灌足凍水。
2.2 播種方法。以雙行點播為宜,行距30~35 cm,株距10~15 cm。也可以條播,行距30 cm,溝深2~3 cm,播后覆土,覆土厚度2~3 cm,每畝用種120~150 kg。條播出苗后需進行間苗。
2.3 播種時注意事項。風(fēng)大的地方,播種后最好用玉米秸稈設(shè)立防風(fēng)障,直至夏季。播種后土壤過干,幼芽不能出土?xí)r,一般不宜澆大水,最好用噴壺澆水,或勤澆小水,直至出苗。如果是壟作育苗,可以溝內(nèi)澆水。
3.1 間苗、定苗。一般在幼苗3~4片葉子時對過密的行進行間苗和定苗,定苗后株距以10~15 cm為宜,為確保苗全苗旺,可以先間苗1次,再進行定苗。
3.2 中耕除草。山杏播種出苗后除進行間苗、定苗和澆水等管理以外,還應(yīng)該根據(jù)土壤板結(jié)情況和雜草生長情況,隨時進行中耕除草,勤除可蹲苗,使苗木生長健壯。中耕深度隨幼苗的生長逐漸加深,但注意勿傷苗根。
3.3 澆水。土壤若不過干,幼苗期不宜過多澆水,以免降低地溫,影響生長,且不利于蹲苗。5~6月天氣干旱時應(yīng)酌情澆水,但不可大水漫灌。澆水切忌在中午進行,一般以上午10:00前或下午4:00后為宜。
3.4 追肥。追肥可以撒施復(fù)合肥,隨澆水進行。在8月底前停止灌水和施肥,以防止造成苗木徒長,引起越冬干梢。
3.5 病蟲害防治。為了做到防重于治,治早、治小、治了,必須采用人工與藥物相互結(jié)合的方針,做到“預(yù)防為主,綜合防治”。山杏生長期常見的蟲害有蚜蟲、紅蜘蛛等,以為害枝葉為主,可以采用生物藥劑進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