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來法,范宏宇
(濮陽市中醫(yī)醫(yī)院,河南 濮陽457000 )
原發(fā)性肝癌為原發(fā)于肝細胞或肝內小膽管上皮細胞的惡性腫瘤,中國由于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感染大國,又喜食的食物中重要的致癌物黃曲霉素含量高;酒文化致大量飲酒對肝臟造成明顯的損傷;近年脂肪肝的發(fā)生率逐步增加等諸多原因致我國肝癌高發(fā),占全球肝癌發(fā)病的55%,死亡占50%。臨床中俗稱“癌癥之王”的肝癌患者很多,盡管西醫(yī)治療措施有了很大發(fā)展如手術、介入治療、靶向藥物治療、全身化療及新型免疫治療等,但5年生存率仍不高,所以肝癌是中國的一大難題。中醫(yī)中藥是我國傳統(tǒng)的治療腫瘤的方法,其作為綜合治療的一部分,能減輕其他治療的不良反應,使患者能順利完成療程,并提高遠期療效,對不適合手術、放療、化療的患者,中藥作為主要的治療方法,能最大程度控制腫瘤,同時改善癥狀和提高生存質量。而對終末期患者治療能減輕癥狀,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生存質量。肝癌類似于古籍“肝著”“黃疸”“鼓脹”“癥積”“暴癥”等記載。臨床結合相關記載和本人臨床實踐,就中醫(yī)藥治療原發(fā)性肝癌的體會介紹于下。
肝癌臨床多見肝脾腫大,腹中積塊,并伴有肝掌、蜘蛛痣等血瘀征候,其作為一種惡性腫瘤,相當于中醫(yī)學中“積”“癥積”等病的范疇,屬脈絡瘀滯而成,非一般藥物能攻及,而蟲類藥物具有搜風、化瘀、剔毒、通絡之功,故對于深藏癌毒有特殊的治療作用?;钛鰹槠涑S弥?,以消散癥塊,但不可過于破血以免耗血動血,引起變證,常用膈下逐瘀湯、失笑散結合蜈蚣、僵蠶、全蝎、土鱉蟲、穿山甲、蜣螂蟲、九香蟲等蟲類藥物,疼痛甚者加郁金、延胡索;腹脹甚者加大腹皮、厚樸。
肝癌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多為虛實夾雜,除有瘀血表現(xiàn)外,多有正衰之象,如形體消瘦,氣短懶言,納呆便溏,其存活期的長短往往取決于正氣衰敗的程度,倘若一味攻伐,非但積塊難消,同時使脾氣更加虛弱,加速病情惡化。此時宜“健一分胃氣便增一分生機”“健脾即可以磨積,脾健積自消”,運用健脾化濕法,留得生機,濕邪得化,諸藥得運,積邪漸去,減少痛苦,延長壽命,或可帶瘤生存。常用四君子湯、香砂六君子湯加減,如出現(xiàn)噯氣反酸加姜半夏、竹茹、生姜;脅痛加香附、郁金等。
脅下痞塊,脹痛,口苦納呆,目黃身黃小便黃,舌苔黃膩,脈象滑數(shù),腫瘤為非常之病,當用非常之藥,方能取得療效。在清肝利膽的同時,方用茵陳蒿湯、龍膽瀉肝湯加減,解毒藥首當其沖,如石打穿、山慈菇、白花蛇舌草、半枝蓮、澤漆、腫節(jié)風、漏蘆、夏枯草、龍葵、炙桑白皮、貓爪草、制膽南星等藥物;腹脹如鼓、腹水足腫者加黃芪、豬苓、茯苓、澤瀉;惡心、嘔吐加旋復花、姜半夏、竹茹等。
肝以疏為貴,治療肝癌疏肝理氣、解郁是十分重要的,臨床一般病起情志抑郁,胸悶,脅肋痞塊,舌苔薄白,脈弦,病程中亦常因患者心情抑郁出現(xiàn)此證。以疏肝理氣解郁之法治之,方用柴胡疏肝散、逍遙散等方加減,疏肝理氣解郁不僅僅局限在于用藥,還應包括了患者、家屬、親朋在內的系統(tǒng)的全方位的工作,家屬的言談無疑會對患者的情緒產(chǎn)生影響。有些患者患癌后家屬刻意隱瞞,然而面部表情凝重,患者從其面部表情中獲得不詳之兆,反而更加重心理負擔。對于肝癌患者,不應突然全面告訴患者病情,但應讓患者逐漸理解,身體有不適,需要藥物治療,并逐漸告知病情,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療。
肝腎同源,肝病日久最易及腎而導致肝腎俱虛,肝腎陰虛是肝癌晚期常見的證候,癥見肝區(qū)痛,局部灼熱,頭暈目眩,五心煩熱,午后低熱,腰膝酸軟,咽干口燥,納差,尿短赤或有余瀝,盜汗,時有鼻腔、齒齦出血,或有黃疸,舌紅少苔,脈弦細數(shù)。治療從肝病的生發(fā)機理入手,又要注重腎臟的調節(jié)治療。腎功能的正常與否,對肝病治療有著非常直接的影響。中藥在治療肝病的同時,要能夠有效的調理腎臟功能,臨床上使用較多的為補腎類中藥,方用一貫煎合知柏地黃丸加枸杞子、女貞子以肝腎同治,滋水以涵木,使肝木生化有源,提高機體抗病能力;腎陽虧虛者,加用巴戟天,淫羊藿等補陽不傷陰之味;便中帶血加仙鶴草、蒲黃炭、三七粉;神志異常加石菖蒲、郁金等。
在肝癌的治療過程中,由于癥狀的輕重、病程的長短,以及年齡、性別的不同,飲食習慣、環(huán)境的各異,既往治療方法措施的不同,出現(xiàn)多種多樣的證情,虛實夾雜,寒熱錯雜,表里同病,任何單一治法均不能囊括病情的需要,需分清病情的輕重緩急、虛實真假、多法合參、綜合運用,在益氣健脾基礎上,佐以活血軟堅,肝為風木之臟,賴腎水之涵養(yǎng)、脾土的栽培,健脾即養(yǎng)肝,肝體適其柔潤之性,郁可行,瘀易去,積可消,即要不斷扶正,又要及時攻邪,并據(jù)病情變化,如出現(xiàn)疼痛、發(fā)熱、出血、腹水、失眠等癥狀、體征時,法要隨證而治之。
肝主疏泄,調理情志,起病源于情志不暢,病程由多抑郁,在整個病程中時時要注意自我調理,醫(yī)生、家屬情志疏導,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對生活質量的提高和病情的恢復大有裨益?!爸挝床≌撸姼沃?,知肝傳脾,當先實脾”脾胃為后天之本。肝癌患者一方面由于癌腫吸取大量營養(yǎng);一方面由于放、化療對機體各個系統(tǒng)的毒副作用,臨床常有脾虛癥狀出現(xiàn),運化受納功能減弱,不但用藥補益脾胃,飲食調理更應注意,不容忽視。此可以改善癥狀,調節(jié)機體的整體機能狀態(tài),而達到扶正固本,以利去邪的目的。
例1 患者,男,52歲。2016年10月6日初診。主訴:腹脹滿悶,右脅肋陣發(fā)性劇痛1個月。癥見:腹脹滿悶,右脅部脹痛,厭食納呆,大便溏,3~4次/d,小便黃,舌質淡紅苔白厚,脈弦滑?;颊咭腋尾∈?2年,平素嗜酒,經(jīng)常過量飲酒,1個月前自覺腹脹滿悶,右脅肋劇痛,在當?shù)刂委煙o效,進一步到上級醫(yī)院檢查確診為原發(fā)性肝癌并腹水,已屬晚期。查體鞏膜輕度黃染,肝大右鎖骨中線脅下4 cm,劍突下5 cm,質地硬,壓痛,移動性濁音陽性。西醫(yī)診斷:原發(fā)性肝癌、腹水、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醫(yī)診斷:肝積,證屬肝郁血瘀,脾虛水停。治宜疏肝理氣化瘀,益氣健脾。給予柴胡疏肝散合春澤湯加減,處方:柴胡7 g,當歸9 g,白芍12 g,川芎9 g,枳殼7 g,香附9 g,黨參12 g,白術15 g,澤瀉12 g,豬苓15 g,茯苓皮20 g,肉桂7 g,半邊蓮30 g,莪術9 g,炮山甲6 g, 茵陳15 g,延胡索10 g,1 d 1劑,水煎服。并囑飲食調理?;颊呦群蠊卜戏綔珓┘訙p110劑,自覺癥狀有所好轉,腹水減輕,肝臟較前回縮,病情較為穩(wěn)定,治療后帶病存活14個月。
按 患者為慢性乙型肝炎遷延失治發(fā)展為肝癌,又經(jīng)腫瘤內耗,對于肝臟而言是內外受邪,對于整個機體來說是元氣大傷。肝癌病機特點為正虛于內,邪毒凝滯。肝火盛、濕熱內阻、血淤生毒、氣滯水聚、食滯內停屬實,脾虛、肝腎虧虛、氣血陰陽虧虛為之虛,虛實夾雜。潘敏求[1]教授認為:瘀、毒、虛是肝癌的基本病機,采用健脾理氣、化瘀軟堅、清熱解毒法進行治療。此病例方藥中,深諳《金匱要略》“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之道,方中白術、黨參、茯苓乃健脾常用藥,以解決患者厭食納呆,大便溏等問題;肝以疏為貴,肝藏血,方中柴胡、茵陳、香附、川芎、白芍、延胡索以活血化瘀疏肝理氣止痛彼此配伍;清熱解毒藥及軟堅散結藥乃抗腫瘤要藥,尤其是肝癌,故用半邊蓮、莪術、炮山甲;因患者腹水,用五苓散以利水化濕。
例2 患者,女,61 歲,2017年03月12日初診。主訴:腹部脹滿2年余,加重2個月。現(xiàn)癥見:腹部脹滿,納食差,乏力,雙下肢明顯水腫,便溏,1 d 3~4次。舌質紅,苔白,脈滑。查體鞏膜輕度黃染,上腹部有壓痛,無反跳痛。CT示:肝癌,肝硬化,脾大,門靜脈及脾靜脈擴張,脾靜脈較甚。肝功能檢查示: ALT:80 U/L。AST:91 U/L。A/G:1.2??偰懠t素:33 μmol/L。丙肝抗體(+) 。西醫(yī)診斷:肝癌,肝硬化,肝功能受損。中醫(yī)診斷:積聚。證屬肝郁脾虛濕阻;治宜疏肝健脾,化濕行氣。給予中藥湯劑口服,藥物組成:茵陳、茯苓、薏苡仁各30 g,玫瑰花、佩蘭、澤瀉、郁金、柴胡、連翹、生甘草、旋覆花、茜草、升麻各10 g、鱉甲15 g。7劑,1 d 1劑,水煎服。2017年3月20日,二診: 腹部脹滿減輕,乏力略好轉,仍有便溏,時頭暈,牙齦時有少量出血,舌紅,苔薄黃,脈滑。查肝功能 ALT:73 U/L。AST:84 U/L。A/G:13。總膽紅素:22 μmol/L。血常規(guī)顯示: WBC 2×109/L。血小板 43×109/L。上方加側柏葉15 g、荷葉20 g、芡實15 g。10劑,1 d 1劑,水煎服。2017年4月20日,患者腹部脹滿及便溏減輕,復查 WBC:2.3×109/L,血小板:40×109/L。繼用前方隨癥治療,患者病情平穩(wěn),患者精神可,無明顯氣短,乏力,全身無瘀斑,牙齦無出血?;颊邎猿址弥兴帲{整心情,注意休息,經(jīng)綜合治療生存10個月。
按 此病例給予健脾化濕、疏肝理氣之中藥湯劑,方中旋覆花、茜草是治療肝硬化、肝癌常用的藥物,其來源于《金匱要略》“旋覆花湯”,為治療肝病之方,條文曰:“肝著,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時,但欲飲熱,旋覆花湯主之?!薄案沃奔锤闻K氣血郁滯不行之病,“常欲蹈其胸上”提示胸脅部憋悶不舒。方中以茜草代替新絳,與旋覆花相配 治療血郁血痹的肝硬化、肝癌有效?;颊叨\訴便溏,少加收斂固澀之芡實;患者時有頭暈,荷葉以健脾升清;舌紅,側柏葉以入血分涼血。
“肝為萬病之賊,五臟之氣,唯肝氣最活,善于他臟?!备沃魇栊苟鵀椴匮⒅鬟\化而為氣血生化之源。肝木疏土,助脾運化,脾土營木,成肝之疏泄。若肝氣郁遏日久,勢必木郁克土,即所謂“見肝之病,知肝傳脾”;或因脾運無權,氣血生化不足,肝體失養(yǎng),失其疏泄。治療時應強調疏肝和胃、調中健脾在肝病治療中的作用地位。對于原發(fā)性肝癌的治療,目前西醫(yī)學主要有手術切除、肝移植、經(jīng)皮局部消融、動脈化療栓塞、放療和分子靶向治療等[2]。中醫(yī)藥作為惡性腫瘤綜合治療措施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預防肝癌的發(fā)生、減少惡性復發(fā)轉移、減輕痛苦、提高生存質量、延長生存期等方而有著獨特的優(yōu)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