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鵬飛 陳少華 謝生勇 盧 濤 孫明珠
1.福建省三明市第二醫(yī)院兒科,福建三明 366000;2.福建省三明市第二醫(yī)院檢驗科,福建三明 366000
目前臨床上對腎小管早期損傷的檢測主要有:尿β2-微球蛋白(β2-MG)、α1-微球蛋白(α1-MG)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本文對腎病綜合征(激素敏感型,SSNS)患兒尿β2-MG、α1-MG和NAG進行聯(lián)合檢測,以探尋其臨床意義。
選擇自2014年1月~2017年6月于我院兒科首次診斷并接受正規(guī)住院治療的NS(腎病綜合征)患兒,共30例,男23例,女7例,平均發(fā)病年齡(10.6±3.4)歲,平均身高(132.0±4.6)cm,平均體重(30.25±5.02)kg,平均病程(3.2±0.3)個月。30例患兒和2009年中華醫(yī)學會兒科學的分會腎臟病學組所提出的《兒童常見腎臟疾病診治循證指南(一)》中腎病綜合征相關(guān)診斷標準符合[1],(1)患兒存在大量的蛋白尿癥狀:患兒24h的尿蛋白定量≥50mg/kg,或是隨機或是晨尿中的尿蛋白/肌酐(Cr)≥2.0mg/mg;(2)患兒存在低蛋白血癥情況:患兒的血漿白蛋白含量≤25g/L;(3)患兒存在高脂血癥現(xiàn)象:患兒血漿中的膽固醇含量≥5.7mmol/L;(4)患兒存在一定程度的水腫癥狀。以上指標(1)及指標(2)是臨床確診的必要條件。并將由于繼發(fā)性的腎小球相關(guān)病變等引發(fā)的腎病綜合征排除。所有病例確診后均給予足量糖皮質(zhì)激素(潑尼松)口服治療,檢測尿蛋白連續(xù)2次轉(zhuǎn)陰后至少予原劑量糖皮質(zhì)激素治療2周,所有病例均于治療4周內(nèi)尿蛋白轉(zhuǎn)陰(激素敏感型),同時給予利尿、抗凝等基礎(chǔ)治療。
對照組為于2014年1月~2017年6月來我院門診進行健康體檢的兒童,共31例,男24例,女7例,平均發(fā)病年齡(10.8±3.2)歲,平均身高(132.2±4.7)cm,平均體重(30.23±5.03)kg,平均病程(3.0±0.2)個月,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1 尿β2-MG、α1-MG及NAG的檢測 對對照組受檢者就診當天及SSNS組腎病綜合征患兒在治療之前收集20mL清潔中段晨尿,并置入干燥的試管中,進行混勻和離心處理之后,將5mL上清液用于β2-MG、α1-MG及NAG的檢測。尿β2-MG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開展測定,試劑由北京北方生物技術(shù)研究有限公司提供,結(jié)果用μg/mL表示。尿α1-MG采取免疫比濁法開展測定,檢測試劑購于美國貝克曼公司,尿α1-MG的單位是mg/dL。尿NAG采用分光光度計比色法開展測定,檢測試劑購于北京九強生物技術(shù)股份有限公司,尿α1-MG的單位是U/L。并依據(jù)試劑說明書相關(guān)步驟開展檢測,并開展質(zhì)控。
1.2.2 腎功能相關(guān)指標測定 收集所有61例受試者治療前清晨空腹血3mL,混勻離心后,采用美國貝克曼AU5800全自動生化儀進行尿素氮(BUN)、肌酐(Cr)、胱抑素C(CysC)檢測,BUN 采用尿素酶-谷氨酸脫氫酶法進行檢測,結(jié)果用mmol/L表示。Cr采用肌氨酸氧化酶法進行檢測,結(jié)果用μmol/L表示。CysC采用免疫比濁法進行檢測,結(jié)果用mg/L描述。試劑購自美國貝克曼公司。依據(jù)試劑說明書相關(guān)步驟開展檢測,均同時進行質(zhì)控。
表1顯示SSNS組患者尿β2-MG、α1-MG和NAG與對照組受檢者相對比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
表2顯示SSNS組患者BUN、Cr及CysC與對照組受檢者相對比更高,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
一般把BUN、Cr作為腎功能的常規(guī)檢測項目,但BUN、Cr受性別、飲食、肌肉量等因素的影響,同時腎臟有強大的儲備和代償能力,只有在嚴重腎小球損害(腎小球濾過率降低50%以下)時,BUN、Cr濃度才明顯升高[2]。CysC是一種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而且,CysC于患者的近曲小管幾乎全部被重吸收并降解,不返回血液,其血中濃度由腎小球濾過率(GFR)決定,不受任何外來因素影響,是反映GFR變化的理想內(nèi)源性標志物,對比BUN、Cr更有優(yōu)勢[2]。郭慧娟[3]的研究表明CysC作為評價慢性腎臟?。–KD)患者GFR的指標,在1、2期CKD中比Cr更有優(yōu)勢。本研究顯示SSNS組CysC與對照組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提示CysC對兒童SSNS的療效觀察無臨床意義,與張旭光[4]的研究認為CysC是NS療效觀察敏感的指標,但對于微小病變型NS意義不大一致;兒童PNS76%的病理為微小病變型,因此推測監(jiān)測胱抑素C的變化對兒童PNS的療效及預后判斷臨床意義有限。
表2 SSNS組患者與對照組受檢者的BUN、Cr、CysC水平比較( ± s)
組別 n BUN(mmol/L)CysC(mg/L)SSNS組(A組) 30 4.6±2.3 38.2±14.6 0.8±0.5對照組(B組) 31 3.9±1.1 36.6±12.6 0.6±0.4 t 1.449 0.474 1.727 P 0.155 0.637 0.089 Cr(umol/L)
β2-MG是由體內(nèi)各種有核細胞產(chǎn)生小分子蛋白,α1-MG同樣是小分子蛋白,主要由肝臟產(chǎn)生,二者均能自由通過腎小球,在腎小管中幾乎全部被上皮細胞攝取、分解,故尿中生理濃度極低,當腎小管發(fā)生病變時,二者尿中濃度均升高,因此尿β2-MG和α1-MG濃度是診斷和評價腎小管損傷或恢復的敏感指標,二者在原發(fā)性腎臟疾病中具有重要的臨床診斷意義[5-7]。β2-MG在尿液pH值<5.5時易被尿中酸性蛋白酶降解,同時較易受腎外因素的影響,相反α1-MG在酸性尿中較穩(wěn)定,且尿中濃度遠高于β2-MG,因此尿α1-MG在反映早期腎小管損傷上比尿β2-MG更特異、靈敏。陳燕等[8]的研究同樣顯示尿α1-MG檢測對早期腎損傷的敏感性高于尿β2-MG。NAG是分布于各種細胞溶酶體中的大分子蛋白,腎小管上皮細胞中含量豐富,不能由腎小球濾過,因此腎小管受損時尿NA G顯著升高;多個研究顯示尿NAG是反應腎小管損傷敏感的生物學標志物[9-10],同時也有報道認為尿NAG升高與PNS活動有關(guān)[11]??傊颚?-MG、α1-MG和NAG均是反映腎小管損傷的重要指標,腎小管損傷是腎間質(zhì)病變的重要依據(jù),因此尿β2-MG、α1-MG和NAG是評估腎間質(zhì)病變重要指標。
Kalansooriya等[12-13]的研究顯示PNS患者尿β2-MG、α1-MG、NAG濃度與正常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同時劉瑜的研究還認為三者對于PNS的診斷具有較高的敏感度和特異度。但對于SSNS是否存在腎小管損傷的情況,相關(guān)資料報告具有差異性,陶玉[14]相關(guān)實驗資料中呈現(xiàn),SSNS組患者于接受激素治療之前和之后的尿β2-MG水平和正常對照組受檢者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黃惠梅等[15]相關(guān)實驗數(shù)據(jù)展示,SSNS組患者接受激素治療之前的α1-MG、β2-MG對比正常對照組受檢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本文實驗研究結(jié)果展示,SSNS組患者接受激素治療之前的尿α1-MG、β2-MG、NAG和對照組受檢者數(shù)據(jù)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SSNS患兒存在腎小管功能損傷,與黃惠梅等[15]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提示早期檢測腎病綜合征患兒的尿β2-MG、α1-MG和NAG不僅對疾病診斷、估計病情有一定價值,同時對評估腎損傷程度有意義,且明顯優(yōu)于腎功能指標。
存在腎小管功能損傷的PNS患兒對于激素治療的反應是良好的,且腎病綜合征(激素敏感型,SSNS)患兒的預后也比較好,和以上報告結(jié)果具有差異性,可能是和病理類型具有差異性存在相關(guān)關(guān)系,所以對PNS患兒來說,腎小管的損傷程度是不能完全看做判斷PNS患兒預后情況的指標,不過還需要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總之,聯(lián)合檢測患兒的尿β2-MG、α1-MG、NAG可以對腎小管的具體損傷程度進行反映,有助于腎病綜合征的臨床診斷及治療,且尿β2-MG、α1-MG、NAG聯(lián)合檢測結(jié)果對比腎功能指標更優(yōu),但對PNS預后的判斷有待進一步的研究。同時本研究為小樣本研究,對SSNS患兒預后未進行長期隨訪,對研究結(jié)果都可能產(chǎn)生影響,未來還需更大樣本、更長隨訪時間的研究來進一步探索聯(lián)合檢測三者對PNS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