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婷
【中圖分類號】G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2-0070-01
【實踐活動背景】
長期以來,對于為什么要孝敬父母、怎樣孝敬父母,很多青少年心里存在疑慮;甚至很多學生對孝敬父母不以為然,不懂得感恩,認為父母對自己好是天經(jīng)地義的,在思想上存在很多誤區(qū)。這種不良的思想一度在學生間流行,成為毒瘤。古語說: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一直是一項基本的道德準則,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對于如何加深學生對孝敬父母的認識,本案例結(jié)合自身的教學實踐談了些粗淺的想法。
【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上冊)第三單元第七課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誗知識與能力
1.知道孝敬父母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父母理應受到子女的孝敬。
2.懂得孝敬父母不僅是道德義務,也是法律義務。
3.明白孝敬父母應體現(xiàn)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學會孝敬父母,同時要孝敬父母的長輩。
4.孝親敬長的行為實踐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領悟父母的愛心,學會孝敬父母。
難點:如何孝敬父母。
教學方法
調(diào)查法、小品表演、案例法、討論分析法。
教學準備
1.發(fā)表調(diào)查問卷,統(tǒng)計并分析調(diào)查結(jié)果。
2.找?guī)孜煌瑢W排演小品,并拍攝成錄像。
教學實錄
(一)導入
父親、兒子、女兒,一家人都喜歡登山。然而在一次登山過程中卻發(fā)生了意外。下面,請同學們仔細觀看這個電影片段:(播放電影《垂直極限》片段)。
影片中,在千鈞一發(fā)之際,父親果斷地命令兒子割斷繩索,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兒女,而自己選擇了死亡。生命是無價的!還有什么比生命更寶貴的呢?俗話說:“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父母把人世間最寶貴的東西都給了我們,這恩情我們一輩子都難以報答!
(二)孝敬父母之調(diào)查篇
調(diào)查的問題:(1)你認為你孝敬父母嗎?(2)你想不想好好地孝敬父母?(3)你覺得家庭關(guān)系與你是否孝敬父母有關(guān)嗎?
我們先來看調(diào)查結(jié)果,從表格中可以看出絕大多數(shù)的同學都是孝敬父母的,大部分同學都想好好孝敬父母,也認可孝敬父母能夠改善家庭關(guān)系。
問題探究:
從表格中可以看到也有少部分同學不孝敬父母,或者說是不愿意孝敬父母,對家庭關(guān)系的好壞與是否孝敬父母之間的關(guān)系也持否定態(tài)度。為什么這些同學不愿意孝敬父母呢?
教師舉例說明歷史上孝敬父母的故事,如二十四孝的故事,引導學生結(jié)合自己所知的其他故事,得出孝敬父母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父母理應受到子女的孝敬。
引導學生分析孝敬父母在人們的實際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得出孝敬父母是一件快樂的事情,說出盡孝后的快樂體驗,引起共鳴,使學生在情感上愿意孝敬父母。
設計意圖:通過調(diào)查得出的數(shù)據(jù)更具有說服力,在比較對父母盡孝前后的不同感覺,使學生產(chǎn)生想要為父母做些什么,想要對父母盡孝的愿望,達到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內(nèi)化。
(二)孝敬父母之行動篇
在孝敬父母的過程中,我們能感受到自己心情的變化,那么我們到底應怎樣孝敬父母呢?下面我們來看兩個小品:
小品之一:小楊和媽媽鬧矛盾已經(jīng)很久了,主因是由于沉湎于游戲機,小楊學習成績下降,游戲機被老師收繳,轉(zhuǎn)交給媽媽。媽媽想盡辦法緩解與小楊的關(guān)系,做好吃的,買學習資料,并動員爸爸與小楊談心,小楊都置之不理。因此,媽媽的心情特別郁悶,打掃房間時不小心摔了花瓶扎破了手。
問題探究:小楊該不該跟媽媽鬧情緒?為什么?
引導學生用換位思考的角度來探討小楊的行為,得出孝敬父母的第二個方面:愛父母不僅要物質(zhì)上贍養(yǎng),還要在精神上安慰。愛父母,心里想著父母,理解、關(guān)心父母;行動上幫助父母,為父母分憂;努力學習、積極上進,讓父母高興。
小品之二:一名大學畢業(yè)生去一家公司應聘,公司經(jīng)理問他:“你替父母洗過腳嗎?”青年搖了搖頭,如實回答沒有,并答應回家給父母洗腳后再來公司。這個青年家境并不富裕,父親早逝,母親為供他上學吃了很多苦?;氐郊?,他幫母親洗腳,青年看到母親的那雙腳由于長年的奔波勞累已經(jīng)僵硬,不由得潸然淚下。第二天,青年如約到那家公司,對經(jīng)理說:“我現(xiàn)在知道母親為了我很不容易,我要好好照顧她?!鼻嗄曜罱K得到了工作。
問題探究:經(jīng)理為什么會問青年是否為父母洗過腳?同學們,你們有為父母洗過腳嗎?
引導學生探究這個故事背后的深刻含義,使學生感同身受,進而理解孝敬父母的第三個方面:孝敬父母,要付出代價,使學生增強履行家庭義務的責任觀念。
設計意圖:通過小品排演,學生討論,目的是貼近學生的生活,引導學生對日常生活中很有可能碰到的情境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從而不僅知道了如何去孝敬父母,而且能更好地在實際生活中去付諸于行動,掌握孝親敬長的行為實踐能力。
(三)孝敬父母之朗誦篇
同學們,我們在小學過孟郊的《游子吟》吧?讓我們一起背誦這首詩?!队巫右鳌罚捍饶甘种芯€,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教師小結(jié):這首詩,大家都理解它的含義,母愛是偉大的、無私的,是我們一輩子都難以報答的,父母理應受到子女的孝敬。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要時時牢記孝敬父母,將孝敬父母的舉措落實下去。
課后作業(yè):給父母洗腳,并寫一篇感想。
【基本成效】
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基本掌握了本課的知識點,學生明確了孝敬父母的觀念,從內(nèi)心認可并期望能夠為父母做點什么。學生體驗到了盡孝后的快樂,進而樹立起家庭中正確的是非觀念,增強了履行家庭義務的責任觀念。
【社會反響】
本課教學得到了學校教師的肯定,認為此課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并相當好地完成了本課的教學目標,落實了知識點,達到了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內(nèi)化。學生反應良好,對于調(diào)查和小品表演的形式喜聞樂見,上課積極,回答問題踴躍,參與課堂的熱情高漲。給父母洗腳的作業(yè)布置也受到了家長的肯定,很多家長表示,這樣的作業(yè)更有利于學生感恩心理的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