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賁
裝聾作啞是家庭內(nèi)部的“不摻和”生活策略,但當(dāng)這種態(tài)度進(jìn)入公共生活時,也可能普遍化為一種漠不關(guān)心、麻木不仁的處世方式
有一篇《面對煩惱,應(yīng)該裝聾作啞》的文章,談的是老人在家庭生活中的智慧。作者說,裝聾作啞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無事”。兄弟姐妹眾多的大家庭當(dāng)中,發(fā)生矛盾時會讓老人來主斷公道、評判是非,“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wù)事……老人在這時候就采取‘裝聾作啞的方法,讓(子女)自己去解決這些矛盾才是最好的做法”。
裝聾作啞是家庭內(nèi)部的“不摻和”生活策略,但當(dāng)這種態(tài)度進(jìn)入公共生活時,也可能普遍化為一種漠不關(guān)心、麻木不仁的處世方式。同樣地,這也被一些人視為“智慧”,但這頂多只是一種精致的“小聰明”,它甚至?xí)呦蛑腔鄣姆疵妫蔀椴幻髦堑穆斆鳌?/p>
在許多文學(xué)作品里,裝聾作啞都是一種病態(tài)的生活態(tài)度,是遭受精神創(chuàng)傷的后果,而不是積極主動的行為選擇。
在J. D.塞林格的小說《麥田里的守望者》里,敘述者是17歲的少年霍爾頓,他是家中最不聰明的那一個,被學(xué)校開除過四次。他對周圍充滿厭煩和敵意,覺得無論什么人都是白癡、惡棍、混蛋或虛情假意、裝模作樣的家伙。
霍爾頓因此想,“我想我要做的是裝成一個聾啞人。這樣我就不需要跟他媽的任何人作愚蠢無聊的交談了。如果誰要告訴我什么事情,他們可以把話寫在紙片上,把紙片塞給我。不用一會兒,他們就會厭煩,而我一輩子就再也不用跟他們談什么了。每個人都會以為我是一個可憐的聾啞人?!毖b聾作啞成為霍爾頓逃避他人的有效方法,這是一種病態(tài)的聰明。
美國作家肯·克西在小說《飛越瘋?cè)嗽骸防锟坍嬃艘晃簧朴谘b聾作啞的印第安人。他被關(guān)進(jìn)一家瘋?cè)嗽海藗兎Q他“大個子酋長”。作為一個備受歧視和凌辱的印第安人,他有一種深深的不安全感。他的頭腦經(jīng)常出現(xiàn)“霧”的幻覺,霧既讓他覺得有地方可以躲藏,也讓他因為看不見別人而覺得更加孤單。
裝聾作啞對酋長來說也是一種雙刃劍性質(zhì)的保護(hù)。由于對社會的絕望,他裝扮成啞巴,拒絕和人說話;也因為他與別人沒有交流,似乎命定要死于絕望。但他的命運因邁克的到來發(fā)生了變化。
邁克是個富有幽默感的“精神病人”。他是想逃避勞役,裝瘋賣傻進(jìn)了瘋?cè)嗽?。他和酋長成了朋友,酋長向他吐露了自己不聾不啞的事實,在邁克面前成了一個能正常思想的人。邁克在瘋?cè)嗽罕粡?qiáng)制手術(shù)成為腦癱后,酋長用枕頭悶死了行尸走肉般的邁克,砸開鐵窗,帶著邁克的自由靈魂,逃離了瘋?cè)嗽骸T谒ㄍ杂傻牡缆飞?,卸下聾啞的偽裝,是他的第一步。
更厲害的是裝瞎。據(jù)西班牙媒體TKM報道,西班牙女子卡門·杰蒙尼斯 28年前告訴親友,她因眼睛手術(shù)失敗,將永久失明。28年后,已57歲的她不得不承認(rèn)自己是裝瞎,原因只是走在路上時不想跟熟人打招呼。她解釋道,“我從來不擅長社交,在路上看見熟人還要停下腳步來說話,真是太累了,裝瞎讓我省去許多麻煩”。
對多數(shù)人來說,“眼睛瞎了”是一句罵人話。因此,就算是遇到真的盲人,我們也不能當(dāng)面稱呼他為瞎子。用“瞎子”來開權(quán)勢者的玩笑更是一件危險的事,可能會讓人送掉性命。古希臘的昔歐里特斯是一位預(yù)言家,有一次,馬其頓的獨眼國王安替格紐斯一世(公元前382-301)派他的廚子去召喚昔歐里特斯。昔歐里特斯開玩笑說:你是要讓Cyclops生吃了我。Cyclops是荷馬史詩《奧德賽》里的獨眼怪獸,昔歐里特斯既開了廚子的玩笑,也開了獨眼國王安替格紐斯的玩笑。廚子生氣地說:“好吧,你不閉上你的臭嘴,你要付掉腦袋的代價?!睆N子回去報告國王,國王大怒,要處昔歐里特斯死刑,但又說,只要他愿意“站到國王的雙眼前”就可獲得緩刑。國王是獨眼,所以昔歐里特斯說“緩刑是不可能的”,這相當(dāng)于又一次諷刺了國王的獨眼,于是,國王把他處決掉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