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世起
摘 要:農村沒有城市里先進發(fā)達的生活環(huán)境,農村學生不能在周末去博物館、科技館、天文館等地方增長見識,也沒有免費的圖書館可以借閱,學生學習的渴望受到很多客觀條件的限制,但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打破了這個局面,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窗戶。
關鍵詞:大數據;學習方式;轉變
大數據(Big Data)是IT界的一個專業(yè)術語,又稱為巨量資料,大數據的特征可以歸納為4V,即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樣)、Value(價值)。
現代社會的迅速發(fā)展是以信息技術的先進性為前提的,無論是在軟件技術上,還是移動通訊上,抑或是發(fā)展得如火如荼的電商行業(yè),這一切無不彰顯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它在人們不知不覺間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思維方式。日漸成熟之后,它也悄然進入教育行業(yè),改變著傳統(tǒng)教育的固有模式,打破了一些看似不會改變的格局。
目前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導致農村教育與城區(qū)教育發(fā)展極不平衡,學生在教育資源上處于劣勢地位。但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信息的傳遞變得輕而易舉。我們知道,大數據,簡明來說就是將所有的數據內容予以提供,便于參考學習。這對農村學生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他們的學習方式將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村的學校、教師、學生都應該抓住這一千載難逢的機遇,盡最大的可能實現資源共享,減少與發(fā)達地區(qū)的教育差距。筆者認為,農村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應主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基礎設施設備的建設是首要任務
我們沒有城市里先進發(fā)達的生活環(huán)境,不能在周末去博物館、科技館、天文館等地方增長見識,也沒有免費的圖書館可以借閱。學生學習的渴望受到很多客觀條件的限制,但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打破了這個局面,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窗戶。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打破了我國一直存在著的教育資源嚴重不均衡的僵局,意義深遠。但要想有大數據的普及,學校必須先得有現代化教學設備。雖然現在農村中小學已經基本安裝多媒體教學設施,或者建成“班班通”工程,但要想讓廣大的學生利用網絡去學習,設施設備還不夠。特別是作為寄宿制學校,學生基本一直都在學校,大數據的利用就完全取決于學校本身了。特別是校園Wifi或網絡就得全覆蓋,為學生的課后學習提供便捷的網絡。
二、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是重要條件
在大數據時代,有了MOOC、微課、翻轉課堂、在線課堂,尤其是出現了智能手機后,學生的知識不再完全依賴書本、教師或課堂了。師生都從“灌輸式”課堂中解放出來,教師真正成為引導者,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這更是充分地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自主性和實踐操作能力。由原來的上課時老師“使勁”講、學生認真聽并做筆記、下課做練習這樣永遠不變的方式,轉變?yōu)閷W生自己查閱資料,消化新知識,分小組進行討論,老師通過引導和補充達到最終的教育目的。但作為教師,并沒有變得輕松,首先教師自身要掌握一定的相關數據知識和技能。我們必須做好角色的轉變,盡可能地從臺前走到幕后,從屏前面走到屏后。我們如果真想要學生的聰明才智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展示,我們就得走進幕后,給他們以實實在在的幫助與支持,或是默默地支持,為他們提供學習資源的賬號或網站,使學生少走“彎路”。
三、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是必要條件
首先,大數據時代與教育結合,就意味著全世界的學習資源都在眼前,都是可選擇的。這一形勢給學生,尤其是農村地區(qū)學生的學習方式上,帶來的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多樣化,打破了學生傳統(tǒng)的、一成不變的跟隨老師的學習方式,學生多了很多的選擇。例如,可以選擇網上的視頻課程進行學習;參與網校課程進行學習等。其次,一些學校更是線上線下互相結合,學生的作業(yè)通過網絡就可以完成,教師在線進行檢查指導。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轉變觀念,不能認為在課堂上聽老師講就是學習,其余的就不是學習,要讓學生認識到“網絡處處有學問”,要學會借助網絡和電視進行學習。
四、加強管理與監(jiān)控是不可忽視的問題
大數據給農村學生學習方式上所帶來的變化是非常大的,但在實際操作中也存在著不完善的地方。
1.帶來學習資源的同時也有不良信息的侵害
在大數據時代,網絡遍及每個角落,農村的學生在面對海量的學習資源可以享用的同時,我們家長、老師也要注意網上一些不良信息的侵害。例如一些暴力性的內容、不健康的淫穢內容、網絡游戲的誘惑……
2.網絡信息真實性的甄別漏洞
網絡信息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就是信息共享。但是這也有一個弊端就是網上一些信息的真實性無從考證。因此在大數據背景下,搜索資料進行學習時,一定要注意選擇正規(guī)的學習網站的資源和內容,避免被錯誤的信息誤導。
總之,關于大數據時代所帶來的變革,不只是在學生的學習方式上有所體現,而是已經滲透到了教育界的各個層面和角落。這對我們的教育有著革命性的意義,轉變的不僅是學生的學習方式,更是學生的思維模式。它所帶來的巨大能量也是有目共睹的,我們也相信并且期待,在未來的數據時代,信息化會給我們的教育、我們的生活、我們的社會帶來更好的、正面的、積極向上的力量和動力。
參考文獻:
[1]武立明.大數據關鍵技術及應用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5(8):9.
[2]文錦.初中語文教學中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文科愛好者,2012(1):17.
[3]劉田齊.有關自主學習的幾個問題[J].讀寫算,2014(46):5-7.
注:課題名稱“大數據背景下農村學生學習方式變革的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16]GHB1725。
編輯 李燁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