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國信(山西省陽城縣畜牧局)
呼倫貝爾大草原,幅員遼闊,孕育著悠久的奶茶文化。今年春節(jié)期間,筆者攜家人來到了大草原,當(dāng)走進蒙古包的那一刻,就被草原人民的熱情好客與傳統(tǒng)的茶文化習(xí)俗深深地感染。想起那情那景,至今記憶猶新,眷戀之情油然而生;奶茶的濃郁醇香,令人回味綿長,難以忘懷。
奶茶,對于蒙古族同胞來說,既是飲品,也是主食,是真正的生活必需品。他們習(xí)慣于“一日三餐茶,一頓飯”。在牧區(qū),通常一家人只在晚上放牧回家才正式用餐一次,但早、中、晚三次喝奶茶是不可缺少的。同行的云燕是土生土長的呼倫貝爾蒙古族人,她說,喝奶茶,除了解渴外,也是補充人體營養(yǎng)的主要方法。每日清晨,主婦的第一件事就是先煮一鍋奶茶,供全家人整天享用。一般在太陽升起前,奶茶就已經(jīng)熬好了。
那天,在她的熱情盛邀下,我們住進了她家的蒙古包。清晨四五點鐘,孩子在夢中呢喃,牛馬還在草場上打盹,云燕的額吉(媽媽)已經(jīng)穿戴整齊,起床了。她從蒙古包中走出,愛撫過沖過來的看家狗,就開始準(zhǔn)備熬制奶茶的用品了。此時,晨光微現(xiàn),草原靜謐。不遠處是一個摞得很高的牛糞堆,像小山一般。別小看這些東西,日光曬干的牛糞,可是草原中可再生的燃料。隨處可得,方便又實用。
只見她走過去俯身撿了幾塊牛糞點燃,爐火不一會兒便呼呼地?zé)饋怼K龐故斓赝伬锏股纤?,再從茶葉罐里取出青磚茶塊用紗布包好,放進水里。等茶水煮沸的間歇也不閑著,照常拎著一只桶,到牛群里開始擠奶?!安菰峡諝馇逍?,水草豐盛,生態(tài)良好,環(huán)境無污染,新鮮的牛奶并沒什么膻味。”在一邊幫忙的云燕說。當(dāng)額吉將新鮮的牛奶倒進沸騰的鍋中,白色的如同綢緞般的牛奶,迅速地與茶湯融合,仿佛一朵朵的蘑菇云。她一手用勺子攪拌,一手開始用水舀將茶湯舀向空中。攪拌中,茶湯滾滾,頓時香氣四溢。
見我們好奇,她親切地介紹說:“煮奶茶的時候,一定要這樣揚花,要揚99次?!睋P花就像是空中的瀑布,當(dāng)然不一定非要揚這個數(shù)字,只是說明了揚的次數(shù)越多,奶茶越香,茶和奶之間越融合,茶湯也更溫潤。這時,天邊已露出魚肚白,放入奶酪、黃油、炒米、牛肉干等伴料(這些不一定每餐都有,但只要有客人來,是一定不會少的)的奶茶,就端到了我們面前。云燕說,奶茶是要喝上一天的。冬天熬的奶茶會放在暖瓶里。其他時候,早上喝完一碗熱的奶茶后,其余就放在那兒晾著??柿丝梢院壬弦粌赏?,當(dāng)涼茶。
據(jù)云燕介紹,她自家有牧場,春冬時節(jié),牲畜會圈養(yǎng)起來。夏天和秋天她都會回到草原蒙古包,和伙伴一起,趕著羊、騎著馬,逐水草而居。“一般在一個地方待不到半個月,這樣對草原上的生態(tài)平衡有好處。這時候,身邊自然還要有奶茶鍋、爐灶和磚茶。到哪兒都一定不會少了這口?!痹蒲嘧院赖卣f。
事實正是如此。接下來游玩的幾天里,我們乘車在草原上馳騁近千公里,每到一處,必有奶茶。走到哪兒,哪兒就有奶茶香。據(jù)導(dǎo)游介紹,奶茶制作首先離不開三個要素:磚茶、奶子(牛奶)、炒米。這三個要素聚合了不同地域的多種文化。炒米是由糜子炒制而成,是在青銅器時代由甘肅傳過來的;茶葉則是漢文明時代傳到內(nèi)蒙古的,多是四川和湖北等地的青磚茶;奶子則是當(dāng)?shù)赜文撩褡骞逃械奶禺a(chǎn)。這幾百年來形成的奶茶文化,是諸多文明交流交融的結(jié)果。
“奶茶有消食解膩的作用。我們蒙古族人大量食用牛羊肉,喝奶茶可以化解脂肪和高蛋白。所以,對于蒙古族人來說,奶茶在飲食上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痹蒲嗾f。熬制奶茶的茶,選用也有著老傳統(tǒng)。四川、湖北的青磚茶即是傳統(tǒng)的選擇,是最熟悉的味道。記得小時候,家里常會上演歡樂的“人磚大戰(zhàn)”,“鐺鐺鐺”的劈磚聲不絕于耳?!澳菚r,青磚的質(zhì)量非常好,用菜刀和斧頭都砍不動,堅硬如鐵。煮出來的茶更是紅紅的顏色,非常好看?!彼廊缓軕涯顑簳r的味道。
據(jù)長者介紹,蒙古族、達斡爾族、鄂溫克族等生活中都離不開奶茶,但不同的民族,甚至同一民族不同部落的奶茶又各有不同,因此,奶茶亦呈現(xiàn)出多元且獨特的風(fēng)味,或奶香濃,或茶味重,或咸或淡,總之都是各自喜好的味道。
日升月落,亙古如斯。歲月無痕,齒間留香。在草原深處,有最原始、最淳樸的自然風(fēng)光和風(fēng)土人情。不管走到哪里,都能看見藍天白云、清清河水、茵茵綠草、群群牛羊、點點氈房、裊裊炊煙……住進蒙古包,喝一碗醇香的奶茶和美酒,吃一頓鮮嫩的手把羊肉,別有一番情趣,令人久久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