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冬東
寧夏警官職業(yè)學院,寧夏 銀川 750021
學院自2017年6月20日寧夏警官職業(yè)學院舉辦更名掛牌儀式,正式加入了公安隊伍。自此我院在原本的警務化管理基礎上對學生管理工作進行了進一步的探索與改革。
2007年8月因學院移遷新址,根據(jù)學院的發(fā)展規(guī)劃,對中職生進行擴招。為改變中、高職混合管理的現(xiàn)狀,從此實行了,中高職分開管理,而中職部因是新成立的部門,學生是從各系部學生管理大隊劃分出來的,年級、專業(yè)、人員都參差不齊,良莠有別,其管理難度相對增加,同時還要顧及到新生的管理和訓練,因此,尋找到一種合理的管理模式至關重要。后經(jīng)過長期磨合和探索,中職部實施以總隊為主,下設以專業(yè)類型劃分的大隊為輔,進行逐級分層管理,形成“金字塔形式”的管理模式,并遵循學院的規(guī)章制度,由學生管理總隊、大隊具體落實學院的各項規(guī)定。
當前學院的警務化管理工作雖然取得了顯著的效果,但同樣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現(xiàn)在學院在實施學生管理時主要以強制性命令、懲罰、處分等硬性手段,過多的強調學生的服從意識,用各種規(guī)章制度、條條框框強制性的要求學生去服從,缺少柔性管理,忽視學生內(nèi)心思想和個性發(fā)展的掌握和引導,雖然強制的管理手段可以短時間的讓學生屈從,但是長期以往會造成學生心理壓力的激增,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從而造成學生的逆反心理和抵觸情緒,甚至作出違背校紀校規(guī)的事情。
雖然早上校園里有朗朗的讀書聲,但在朗朗的讀書聲中缺少對書中內(nèi)涵的理解,只讀而不走心,只有枯燥的背誦,而沒有后期活動的開展,無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除此以外,下午下課后校園里總能看到學生積極的參與體能和隊列訓練,有了休息時間,也是抱著手機看電影、打游戲、聊微信、刷朋友圈,晚上就寢后手機就是自己的世界,不到凌晨不撒手,導致課堂上,無精打采,欲睡不能,只能低著頭偷偷的打瞌睡,無法集中精神聽課,下課了就趴在桌子上昏昏迷迷,學生在這樣的情況下變得懶惰、變得厭學,更別說主動的去閱覽室看書學習了。導致學院在學生訓練與文化課學習之間失去了著力點,學生自身的學習積極性下降,自覺性不強。
學院在發(fā)展中,班主任、輔導員隊伍一直都有新鮮血液的注入,有新招的教師,有優(yōu)秀的留校生,有研究生、本科生、大專生,有法律、音樂、體育、心理等不同專業(yè)的教師,但是,班主任、輔導員的進入渠道多樣化,文化層次各不相同、缺乏軍事素質和公安實踐經(jīng)驗、缺少對應急事件的處理能力,導致隊伍不穩(wěn)定,凝聚力不足。對于班主任、輔導員的管理,存在工作職責不清、培訓力度不足,激勵機制不健全的現(xiàn)象。班主任、輔導員在日常的管理中,總是過多的忙于事務性的瑣碎工作,從學生一日生活中的常規(guī)性工作到校園安全穩(wěn)定的精細化管理工作等,其很少有時間系統(tǒng)的學習、研究理論性知識,對管理中出現(xiàn)的新問題、新情況,缺乏應對措施,事后缺乏反思和經(jīng)驗總結,導致今后工作抓不住重點,找不準突破口,缺乏條理性和創(chuàng)新精神。
學生干部隊伍是班主任、輔導員的得力助手,是同學與老師之間溝通的紐帶,是區(qū)隊活動的組織者和主導者,是同學們心目中的主心骨,是學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中堅力量。但是學院對學生干部隊伍的管理缺乏整體的組織,干部之間也缺乏溝通和交流,對學生干部的培訓學習力度薄弱,不能有效的組織起這一龐大的中堅力量。導致學生干部隊伍出現(xiàn)有雄心壯志,卻無從下手,有理想目標卻無法開展的現(xiàn)象。
作為公安類院校,嚴格的警務化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但在這新興時代,要想跟上時代變化,就要及時更新育人觀念,重視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和個性發(fā)展,要對學生更深層的內(nèi)心思想、情緒進行引導和疏通,增加柔性管理,日常要對學生多一份關心、多一份耐心、多一份噓寒問暖,多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時常深入到學生的課堂、宿舍和生活中去,多與學生溝通交流,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及時解決學生生活中的的困難,及時化解學生之間存在的矛盾,只有使學生真正的體會到學校的溫暖,老師的關愛,才會對學校的管理真心的心悅誠服,從內(nèi)心主動接受管理,從而形成良好的自律意識和內(nèi)在心理約束意識。
警務化管理的學校,從思想上就重武輕文,但是時代在發(fā)展,科技日新月異,知識才是發(fā)展中的財富,如何在警務化管理中尋找到文武兼修的平衡點,是值得人深思的。現(xiàn)在學院學風不濃,主要存在于學生的一日生活制度中日常性事務太多,枯燥乏味,但又迫于壓力不得不集中精力去完成,如:站隊集合、隊列訓練、體能訓練等。除此以外,手機在這數(shù)據(jù)大爆炸的時代,已成為學生慰藉枯燥心靈、了解社會動態(tài)的主要渠道,成為學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學生也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都花費在這些事情上,以至于沒有過多的精力去學習。針對這樣的情況,學院在制定訓練計劃時要充分的考慮到學生的學習和休息時間,并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比如:從早讀上可以衍生出《詩詞賞析大會》《詩詞背誦、競答比賽》等;課堂上可以衍生出《模擬法庭》《辯論賽》《話劇》《嘻哈數(shù)學公式》《英語聽寫比賽》等等。在各式各樣的活動中正確引導學生使用手機,利用手機查閱學習時所需資料,使手機成為學生學習中的輔助工具,并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的主動性和動手能力,化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究,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
在學院轉型期間,要提升學院警務化管理建設,必須加強學管干部的隊伍建設,建立一支有專業(yè)素質、敢于創(chuàng)新、精明能干、充滿活力和凝聚力的學管隊伍。只有如此才能使警務化管理工作更上一層樓。
1.班主任、輔導員要提高自身學習能力和研究能力
新時代公安類院校的班主任、輔導員是具備各種能力的復合型人員,既要有廣博的知識,又要有過硬的軍事技能。一位教育家曾尖銳的指出:“學生可以原諒教師的嚴厲、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諒老師的不學無術?!彪S著時代的發(fā)展,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學生不僅僅只滿足于教師傳授的課本知識,還向往這更多更新的新時代知識,因此班主任、輔導員也要跟上時代的步伐,要有強烈的危機意識和前瞻意識,要加強自身政治理論的學習,不斷豐富和提高自身文化底蘊,增強軍事隊列技能,擴展自身視野,除此以外還要研習警務化管理中的藝術性,創(chuàng)新管理中的方式方法,增強警務化管理中的預見性、系統(tǒng)性。在工作中要定計劃、抓落實、勤梳理、善總結,提高工作效率,開拓創(chuàng)新精神,成為學習型、研究型學管隊伍中的一員。同時還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身先士卒,用自己的行為和成績?nèi)ジ姓賹W生,激勵學生,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和楷模。
2.學院建立健全的培訓、激勵等長效機制,培養(yǎng)團隊精神
“打鐵還需自身硬”,作為軍事化管理的院校,學管干部隊伍要有過硬的軍事類素質和實戰(zhàn)能力,除班主任、輔導員自學以外,還需要學院搭建提升的平臺,建立集中培訓、討論、考核的機制,并積極與其他公安類院校建立交流學習的互動機制。
集中培訓不僅僅是理論上的培訓,還要結合實戰(zhàn)訓練,如:對班主任、輔導員進行為期10-20天的集訓,主要可以從文化課的學習、課堂互動、軍事培訓、體能性綜合訓練等項目開展集訓。文化課主要可以從政治理論思想、管理學、心理學、教育學等方面著手;課堂互動上可以從談心談話、經(jīng)驗交流、案例討論、即興演講等方面著手;軍事培訓可以從“一日生活制度”、隊列動作訓練、隊列指揮員訓練、團隊拓展活動訓練等方面著手;體能性綜合訓練可以從鍛煉身體、急救急護培訓、應急疏散演練等方面著手。
集中培訓可以提高學管隊伍的綜合素質,增進班主任、輔導員之間的聯(lián)系和溝通,提升學管干部隊伍的凝聚力和團隊的協(xié)作能力,而外出交流學習可以增長見聞、擴展視野,健全的激勵機制可以激發(fā)班主任、輔導員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新性,同時還潛移默化的培養(yǎng)了學管干部隊伍的警察意識、紀律意識、作風意識和安全意識,形成一支“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zhí)法公正、紀律嚴明”的學管干部隊伍。
3.緊抓學生干部隊伍建設,培養(yǎng)學管隊伍中的中堅力量
學生干部來自于學生群體,有著對區(qū)隊未來的憧憬和向往,肩負著整個區(qū)隊的協(xié)調運轉、興衰榮辱,以及同學們在一日生活上的各個方面。據(jù)此學生干部隊伍就要具備較高的政治思想覺悟,較強的組織能力、動手能力,以及過硬的軍事隊列素養(yǎng),同時還要發(fā)揮模范帶頭作用,成為同學們的榜樣和楷模。因此學院要想掌握、培養(yǎng)、運用這一中堅力量就要加強對學生干部隊伍的培訓、引導、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意識、紀律意識、協(xié)調能力和擔當精神。可以根據(jù)學院有限的資源集中對學生干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能力培訓,開展《學生干部交流大會》《學生干部軍事隊列大比武》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干部隊伍的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