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我國是一個法制國家,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更加注重法律的建設與完善,只有法律才是公民權力和義務行使的保障,因此我們必須要推動國家的法制化進程。在勞動法律體系中,會有很多的勞動裁決的事例需要我們進行研究,我們需要做好對不服勞動仲裁裁決的救濟對策?,F在法律中常見的勞動仲裁裁決方式主要是終局裁決以及非終局裁決,終局裁決指的是裁決決定即日具備法律關系,非終局裁決指的是當事人收到裁決書后十五天不上訴的,裁決決定具備法律關系。在這兩個方面我國的法律還存在一些問題,對生效的勞動裁決不服的還沒有具體的措施應對,對生效的非終局裁決不服的,在法律中還沒有解釋,處于空檔期,因此,需要相關部門制定關于不服生效勞動仲裁裁決的救濟措施。
關鍵詞 不服 生效 勞動仲裁 裁決 救濟途徑
作者簡介:劉琳玲,浙江省松陽縣人民檢察院。
中圖分類號:D922.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1.057
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人力資源和勞動力關系也變得越來越復雜,出現了很多的勞動仲裁案件。在國家法律體系的構建中,勞動法規(guī)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牽涉的內容比較寬泛,因此,要注重勞動合同的有效性以及合理性。目前我國的法律體系里面,如果仲裁機構有了仲裁決定后,當事人能夠向所在區(qū)域具備管轄權利的法院提出不執(zhí)行仲裁裁決以及請求撤銷仲裁裁決的方式實現救濟。勞動仲裁比法院訴訟的程序更加方便、靈活以及高效,但是降低了對當事人權益的保護,所以應該引入司法部門,強化對仲裁部門的監(jiān)督,做出正確的勞動仲裁裁決。
一、目前我國不服生效勞動仲裁裁決救濟的途徑現狀探究
(一)對于非終局裁決的探究
目前我國的法律體系框架,對于非終局的勞動仲裁裁決沒有具體的條紋解釋,尚且處于空白的階段,對非終局的裁決的救濟途徑沒有細致合理的解釋。我國關于勞動仲裁現存的法律只有一部,那就是《勞動法解釋(一)》,在這部法律條紋中的第二十一條明確規(guī)定“當事人申請人民法院執(zhí)行勞動爭議仲裁機構作出的發(fā)生法律效力的裁決書、調解書,被申請人提出證據證明勞動爭議仲裁裁決書、調解書有下列情形之一,并經審查核實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七條之規(guī)定,裁定不予執(zhí)行:(一)裁決的事項不屬于勞動爭議仲裁范圍,或者勞動爭議仲裁機構無權仲裁的;(二)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三)仲裁員仲裁該案時,有徇私舞弊、枉法裁決行為的;(四)人民法院認定執(zhí)行該勞動爭議仲裁裁決違背社會公共利益的。人民法院在不予執(zhí)行的裁定書中,應當告知當事人在收到裁定書之次日起三十日內,可以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起訴。”這個勞動法提到的只是執(zhí)行過程中的異議權,對我國不服勞動仲裁裁決救濟的途徑沒有詳細的解釋規(guī)定。
還有就是我國一些地方的法律法規(guī)提及了不服生效勞動仲裁裁決的救濟途徑,卻沒有將終局裁決與非終局裁決進行有效的區(qū)分,導致勞動仲裁失去了整體的把控力度,沒有通透的理解終局裁決與非終局裁決的含義,導致地方政策的救濟途徑出現的幾個問題:首先是地方法律的適用性比較小,無法適用于大多數的情況;其次就是這些地方法律沒有具體的法律保障,與國家法律部分沖突;然后就是各個地區(qū)的不服生效勞動仲裁裁決的救濟途徑不統(tǒng)一,容易造成公民對法律的認知混亂,不利于我國構建現代化的法治社會,也不適應我國法律體系構建的標準。
(二) 對于終局裁決的探究
我們提到的終局裁決,就是當事人收到勞動仲裁裁決書后十五天可以到當地法院進行上訴,用人單位可以在三十天到法律機關向法律單位申請撤銷勞動仲裁,這個問題是非常廣泛存在的,第一,就是出現這個問題的原因就是執(zhí)行與規(guī)定的不透徹,條紋解釋說不通,不具備一蹴而就的法律精神,因為勞動仲裁部門做出了仲裁決定,就表明當事人之間的勞動爭議得到了處理,如果在經過法院上訴,就會把勞動仲裁部門擱置在一個很尷尬的地位,因此如果有當事人不服,應該首先向勞動仲裁部門申請撤銷;第二,就是違背了法律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法律賦予當事人的權利都是為了保障當事人之間的異議權,但是當事人只有十五天時間撤銷勞動仲裁決定,用人單位卻有三十天的時間撤銷勞動仲裁決定,對于當事人對極其不公平的。
二、關于不服生效勞動仲裁裁決的救濟具體途徑分析
我國要想構建完善的法律體系框架,就必須要重視法律中的每一項內容,尤其是在勞動仲裁法律的制定上,更需要做出具體救濟途徑的規(guī)定,通過法律的形式明確救濟途徑。我國在勞動仲裁法方面也有一些法律條文,可以再次基礎上進行延伸,而且很多地方法規(guī)呈現了多種方式的勞動仲裁裁決救濟途徑,在勞動裁決法律制定中可以借鑒。
(一) 增加當事人的撤銷申請權,做好撤銷權利執(zhí)行的規(guī)范
目前我國很多地方的法律條紋,都沒有給予當事人過多的撤銷申請權利,而是保障勞動仲裁部門的權益,要想穩(wěn)固勞動仲裁的關系,就必須要增加當事人的撤銷申請權,做好撤銷權利行使的規(guī)范,從整體對勞動仲裁進行整合,尤其是要做好對非終局裁決和終局裁決兩個方面的完善。而且要把撤銷仲裁的權利賦予到人民法院中去,因為法律條紋生效的強制力由法院保障實施,已經生效的法律文書一定是通過法律撤銷才能增加救濟的途徑,而且在勞動仲裁法中也明確規(guī)定人民法院具備撤銷勞動仲裁裁決決定的權利。在增加當事人撤銷申請權的時候,一定不要忘記考慮勞動仲裁部門的糾錯權利,可以通過法律條文規(guī)定勞動仲裁部門對已經生效的仲裁裁定書,發(fā)現其中的錯誤,認為需要進行二次處理的,應該交由勞動仲裁部門重新進行處理,勞動仲裁部門需撤回之前的仲裁決定,在五日內告知當事人。
(二) 仲裁裁定書不合理,要保障當事人的撤銷權利有效執(zhí)行
在進行勞動仲裁案件的處理中,肯定會有很多未知的因素,比如有的勞動仲裁裁定書不合理,這種情況發(fā)生時就需要保障當事人的權利,為當事人勞動仲裁提供多種救濟途徑,保障我國法律體系的完整性以及合理性。在我國的《勞動仲裁法》中,第四十二條第二款明文規(guī)定“調解達成協(xié)議的,仲裁庭應當制作調解書?!痹趧趧又俨貌块T主理下的協(xié)議書,必須要在平等自愿的基礎上達成,協(xié)議書的內容不能違反國家法律法規(guī),如果協(xié)議書內容超過法律的界限,那就應當撤銷重新制定,原協(xié)議書無效。假如在勞動仲裁案件中有當事人拿出證據證明了勞動仲裁調節(jié)違反了平等自愿的規(guī)定,或者調節(jié)協(xié)議書內容違反了法律,就能夠申請撤銷勞動仲裁調解書。要注意的是當事人申請勞動仲裁調解書的日期和受理的法院應該與申請撤銷仲裁裁定書保持同步,更快的處理后續(xù)案件,為當事人提供多種的救濟途徑。在國家法律體系的構建中,勞動法規(guī)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牽涉的內容比較寬泛,因此,要注重勞動合同的有效性以及合理性。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勞動法律體系中,會有很多的勞動裁決的事例需要我們進行研究,我們需要做好對不服勞動仲裁裁決的救濟對策?,F在法律中常見的勞動仲裁裁決方式主要是終局裁決以及非終局裁決,終局裁決指的是裁決決定即日具備法律關系,非終局裁決指的是當事人收到裁決書后十五天不上訴的,裁決決定具備法律關系。在這兩個方面我國的法律還存在一些問題,對生效的勞動裁決不服的還沒有具體的措施應對,對生效的非終局裁決不服的,在法律中還沒有解釋,處于空檔期,因此,需要相關部門制定關于不服生效勞動仲裁裁決的救濟措施。
參考文獻:
[1]劉濤.不服生效勞動仲裁裁決之救濟途徑芻議.職工法律天地.2016(24).
[2]姜立明.不服生效勞動仲裁裁決之救濟途徑芻議.消費導刊.2017(11).
[3]易丹.勞動爭議撤銷仲裁裁決案件的具體操作.新前程.2009(12).
[4]蔣欣朋.試論我國勞動仲裁監(jiān)督體制之完善.法制與經濟(中旬刊).2011(5).
[5]李迎穎.我國勞動仲裁與訴訟關系問題研究.河南大學.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