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靈
摘 要:在學校,作為初一升初二的學生來說,大多都對物理抱以濃厚的興趣,想要去了解和接觸物理這門學科,想要去學好它。但總會有學生對物理這門學科進行抱怨,使得一些學生聽到了“物理難學”“物理會不及格”等話語,這種言論使得學生對于物理這門學科既期待,卻又因為對這門學科心生畏懼而又不希望它的出現(xiàn),同時,加上初一的學生正處于發(fā)育階段,在心智方面還不夠成熟,因此,在遇到一點點困難的情況下,就會退縮。但該來的終究是要來的,物理是每位初中生都必須要學習的。因此,如果教師在物理教學中,能夠始終貫穿情感教育,那么將會使得學生對于物理的興趣大大提高,使得成功的喜悅伴隨在學生身上,在充滿了激情與活力的教學過程中,體驗物理所帶來的無窮樂趣,從而由對物理的懼怕到對物理的熱愛。本文將試論情感教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從而提高學生的物理成績和科學素養(yǎng)。
關鍵詞:情感教育;初中物理教學;素養(yǎng)
初中階段是一個孩子正處于青春期的階段,這是一個學生自我調節(jié)和控制能力較弱的時期,是孩子的意志力和耐受挫折的能力不夠強的一個階段。正是這些原因,導致學生在初中時期的學習穩(wěn)定性不夠,但是可塑造性卻很大,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能夠激發(fā)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能讓學生在每節(jié)課上都保持著足夠的激情,并且在物理學習的過程中,進一步發(fā)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因此,教師在進行物理教學時,應充分地將情感教育融入物理教學中,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從而達到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水平的效果。
一、引課情景中的情感教育
教師在上課時,應當以學生為主體。在許多優(yōu)秀的物理教師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這些教師在講課講到高潮和激動之時,或者是上課興趣濃烈時,往往會顯露出其浩然正氣,令學生肅然起敬,從而對這位老師產(chǎn)生一種崇敬之情。這時,我們看到的,往往不是教師接著滔滔不絕地自我表演,自顧自地激情表演而忘卻了學生,與此相反,這些教師一直想著學生,與學生進行互動,適時地設置些情感,既突然停止激情表演,這使得學生在恍惚中,突然像是遭到一重擊,從而將注意力集中起來,在靜思中將老師之前所講述的內容進行思考、體會、感悟、沉淀,從而使得學生的理性和情感得到了升華,從而在未來的學習中更加專心努力,奮發(fā)學習。
在上課前,教師應當用一段語言來作為引入主題的話語,因此,在進行引語時,教師應當時刻注意給學生注入情感因素,使得學生在語言中,感受到了帶有情感色彩的物理知識。當然教師也要在語言的運用上下一定的工夫,通過語言的魅力來啟發(fā)學生的思路,挖掘學生的各種潛能,并通過一些措施來使得原本枯燥無味的公式定理變得生動形象,富有畫面感,更容易讓人接受和理解。
例如,在講“光的折射”這一課時,教師設置了一個情景再現(xiàn),在新課伊始,教師用課件在屏幕上播放一些生活中由于光的折射而產(chǎn)生的奇特現(xiàn)象,例如海市蜃樓。并在現(xiàn)場實驗中將筷子放在水中,出現(xiàn)彎曲。其實學生在生活中,也能夠發(fā)現(xiàn)這些現(xiàn)象,但是許許多多學生卻不知道是什么原理。這就使得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課上來。這時了解過的學生就會幫助教師說出來,這是因為光的折射而產(chǎn)生的折射現(xiàn)象。這使得這些學生在炫耀學識的同時,也下定決心要學得更多,而不了解的學生不想比別人差,這就使得學生對于物理的學習情緒更加高漲,當然,這些學生也將教師所要講的內容引了出來。這是以此成功地運用情感因素導入新課教學中的嘗試,這使得學生對于知識的求知欲更加強烈,從而更加主動去學習。
二、教學過程中滲透情感教育
教學的過程并不僅僅只是傳道授業(yè)解惑而已,同時教學也是一個培養(yǎng)情感的過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情感是教學藝術的核心所在和本質所在,其是培養(yǎng)學生形成美好情感的藝術。因此,物理教師在上課時,應當做到以情動情,在物理教學的過程中,對于教師的演講能力有很大的要求,教師在演講過程中對于節(jié)奏的把握要很到位,什么時候要舒緩,什么時候應該高潮,什么時候要平和地演講,什么時候要表現(xiàn)出很激動,這些都對教師的情感投入要求很高。教師在進入角色時,往往情緒很高漲,十分動情。但是,教師在自己動情的情況下,應該帶動著學生一起,而不是只顧自己,自由能夠激發(fā)學生的熱情,與自己一起動情才是教學的最高境界。偉大詩人白居易曾說:“惑人心者,莫先乎情?!币粋€教師如果在教學過程中不動情,無動于衷,那怎么打動學生的心,一個教師如果不能打動學生的心,那么怎么能夠教好學生。
當然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應當做好和學生的良好溝通。師生之間應當互相尊重和信任,這樣才能使得師生之間的情感距離得以拉近,從而使得之間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使得學生在尊敬教師的情況下,激發(fā)了對于物理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并將這種興趣和熱情的情緒漸漸轉變成學習的動力。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這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孔夫子談如何進行啟發(fā)教學時談到的。從這句話中,我們不難感受到字里行間透露著在教學中帶著情感的重要性?!笆耪呷缢狗颉?,孔夫子在教育學生時,用到了這句話,告誡學生時間匆匆,一去不復返,要懂得珍惜時間,激勵學生發(fā)奮圖強,實現(xiàn)人生價值。孔夫子在這兩個事例中,都表現(xiàn)出了他在教育學生時,所表現(xiàn)出來的情感教育。因此,在新課標改革實施的環(huán)境下,教師在物理教學中,應將知識傳授和情感教育結合起來,并找到恰到好處的結合點,最終進行成功的教學。舉個例子,一位教師在進行“歐姆定律”的教學過程中,他引導學生自己去做實驗、選器材、電路的設計、表格的設計和進行實驗,最終獲取實驗數(shù)據(jù)并分析等,最終得出“歐姆定律”這一結論。這種方式使學生對控制變量法的理解更加深刻的同時,也能使學生感受到科學探究中的辛酸苦辣與成功的喜悅。接著將德國物理學家歐姆在經(jīng)過耗費巨大的時間和精力,通過大量的實驗才得到“歐姆定律”這一結論,進而教導和激勵學生,在學習和研究的過程中,應當不懼艱苦,勇于向上,促使學生能夠深有體會,進而嚴于律己,不懈努力。
三、體現(xiàn)結課情感教育
大多物理教師的經(jīng)驗表明,結課語言對于學生的學習是有所影響的。大多教師的結束語都千篇一律,“那這節(jié)課就上到這里,下課吧!”這是最常見的。呆板的結語必將使得學生的個人情感與學習情緒得到很大的阻礙,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使得學生難以感受到物理帶來的美,極大影響了學生的求知欲和創(chuàng)新欲。一節(jié)完美的課堂,往往需要一個完美的結尾。因此,在一個知識的結束時,教師應當針對學習的內容,使得結課語能夠富有新意,例如,在上完摩擦力的教學后,要開始力與運動的教學時,教師可以用這樣的結課語:話說這堂課,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我們是怎樣在地上摩擦,如果同學們想要有魔鬼的步伐,那就多感受摩擦吧。預知力與我們生活運動之間有什么摩擦之事,且聽下回分解。幽默不失點題的話語使學生課后回味無窮,浮想聯(lián)翩,并對下節(jié)課的到來產(chǎn)生期待感,提高了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教師在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當適時、適地并合理的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這樣既能滿足學生的情感需要,又能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使得學生對知識產(chǎn)生濃厚的欲望,并樂此不疲,從而提高成績。
參考文獻:
[1]王震.蘇北農村初中物理教學中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教育的研究[D].揚州大學,2012.
[2]李磊.基于網(wǎng)絡的情感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1.
[3]沙貝.初中物理教學中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教育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