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家壯 譚聞錦 梁合 莫定鳴 馮恩友
摘要:為探究玉米生產(chǎn)中玉米螟危害的最佳解決方法,本試驗以不同藥劑、不同用藥量、不同施藥方式5個方面為變量進行了試驗。結(jié)果表明,所有處理中危害率最低的為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2000倍液,危害率為17.2%,相對防效為78.06%。施藥處理危害率最高的為5%氟蟲腈懸浮種衣劑,制劑用量1克/250克種子,危害率62.4%,相對防效20.41%。藥劑噴霧處理及藥土處理效果較好,殺蟲效果優(yōu)于種衣劑處理。
關(guān)鍵詞:清河;植被評價;結(jié)果分析
玉米是糧食、飼料和工業(yè)原料兼用農(nóng)作物,是我國的第二大糧食作物,“玉米產(chǎn)業(yè)”已經(jīng)成為發(fā)達國家國民經(jīng)濟的支柱,也是一個國家經(jīng)濟發(fā)展程度的重要標志。玉米螟屬鱗翅目,螟蛾科。玉米螟的寄主為玉米、高粱、谷子、棉花等200多種作物。玉米心葉期幼蟲取食葉肉或蛀食未展開的心葉,造成“花葉”,抽穗后鉆蛀莖稈,雌穗發(fā)育受阻減產(chǎn),蛀孔處易倒折。穗期蛀食雌穗、嫩粒,造成籽粒缺損霉爛,品質(zhì)下降,減產(chǎn)20%~40%。為了更好的為玉米生產(chǎn)提供高效的防治措施,筆者從不同施藥方式、不同用量、不同藥劑種類三個方面進行試驗,以期篩選出防治效果較好的藥劑品種、施藥方式及用量,為田間生產(chǎn)提供依據(jù)。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
試驗田設(shè)在廣東省湛江市農(nóng)科院內(nèi),試驗田總面積9畝。試驗田主要為紅泥田,有機質(zhì)含量1.8,pH值為6.9,土壤肥力中等,排水能力較好。基肥畝施有機肥1000~1500公斤、過磷酸鈣55公斤、氯化鉀15公斤,深翻。
藥劑來源:60%吡蟲啉懸浮種衣劑(高巧,德國拜耳);70%吡蟲啉種子處理可分散粉劑(海正凱豐來,浙江海正化工有限公司);70%噻蟲嗪種子處理可分散粉劑(銳勝,瑞士先正達);30%噻蟲嗪懸浮種衣劑(閑拌,江西歐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5%氟蟲腈懸浮種衣劑制(圣巧,陜西康禾立豐生物科技藥業(yè)有限公司);1.8%阿維菌素乳油(隆維康,江蘇克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康寬,美國杜邦);5%氟啶脲乳油(碧泰保,山東碧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0.5%印楝素乳油(山東惠民中聯(lián)生物科技有限公司);0.5%苦參堿水劑(捷恩斯,鄭州中潤合豐農(nóng)業(yè)有限公司);48%毒死蜱乳油(陶斯仙,美國陶氏益農(nóng))。
1.2實驗設(shè)計
本試驗采用多種防治手段對比,其中包括種衣劑處理11個、農(nóng)藥噴霧處理3個、藥土撒施處理3個和空白對照1個,共18個處理,所有處理設(shè)重復(fù)3次,編號依次設(shè)計為T1~T18,小區(qū)面積為100平方米。噴霧處理遠離種衣劑處理和藥土處理,中間保留5米保護行。各小區(qū)之間設(shè)置2行空白處理,作為保護行。
T1:60%吡蟲啉懸浮種衣劑制劑,用量l克/200克種子,種子處理;
T2:70%吡蟲啉種子處理可分散粉劑制劑,用量1克/250克種子,種子處理;
T3:60%吡蟲啉懸浮種衣劑制劑,用量1克/150克種子,種子處理;
T4:70%噻蟲嗪種子處理可分散粉劑制劑,用量1克/200克種子,種子處理;
T5:30%噻蟲胺懸浮種衣劑制劑,用量1克/100克種子,種子處理;
T6:30%噻蟲嗪懸浮種衣劑制劑,用量,1克/100克種子,種子處理;
T7:5%氟蟲腈懸浮種衣劑制劑,用量1克/250克種子,種子處理;
T8:5%氟蟲腈懸浮種衣劑制劑,用量1克/200克種子,種子處理;
T9:5%氟蟲腈懸浮種衣劑制劑,用量1克/150克種子,種子處理;
T10:60%吡蟲啉懸浮種衣劑+5%氟蟲腈懸浮種衣劑制劑,用量(1克+1克)/250克種子,種子處理;
T11:60%吡蟲啉懸浮種衣劑+5%氟蟲腈懸浮種衣劑制劑,用量(1克+1克)/200克種子,種子處理;
T12:1.8%阿維菌素乳油1500倍液,噴霧;
T13: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2000倍液,噴霧;
T14:5%氟啶脲乳油1500倍液,噴霧;
T15:0.5%印楝素乳油藥劑,用量1克/50克沙土,撒施;
T16:0.5%苦參堿水劑制劑,用量1克/50克沙土,撒施;
T17:48%毒死蜱乳油制劑,用量1克/500克沙土,撒施;
T18:清水對照。
1.3試驗方法
種衣劑處理施藥方法:根據(jù)當?shù)貙嶋H播種量,每個藥劑處理包衣處理玉米種子1公斤,用1毫升注射器取各處理使用藥劑相對應(yīng)質(zhì)量的劑量,加水至20毫升,配制好包衣藥液,混合均勻后倒進玉米種子里,用手進行充分攪拌,直至藥液均勻分布于每粒種子上。拌勻后倒出,放在陰涼處晾干后,次日播種。空白對照拌入清水。
噴霧處理施藥方法:采用二次稀釋法,按照藥劑使用濃度先對藥劑稀釋,形成母液,再將母液在施藥器械內(nèi)進行二次稀釋。在玉米心葉期進行噴藥,每畝用水量30公斤。
藥土處理施藥方法:用注射器取合適藥量,再用8~10倍水進行稀釋,將藥液與過20目篩的細土按比例混合,攪拌均勻,在陰涼處陰干,玉米心葉期選晴朗天氣,下午5點后進行施藥,每株灌芯量2~3克。
1.4玉米螟防控效果調(diào)查
發(fā)生玉米螟危害時,分兩次進行調(diào)查,第二次調(diào)查為第一次調(diào)查后10天。每小區(qū)5點取樣,每點取5株玉米進行調(diào)查。對各個處理進行調(diào)查,統(tǒng)計小區(qū)內(nèi)玉米螟數(shù)量,計算玉米螟的防治效果。根據(jù)調(diào)查防治效果,以及當?shù)亟?jīng)濟環(huán)境,對各用藥方式進行經(jīng)濟評價。
2結(jié)果與分析
2.1第一次玉米螟防治效果
從表1可以看出,所有處理中危害率最低的為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2000倍液(T13),危害率為1.3%,相對防效為84.34%。施藥處理危害率最高的為5%氟蟲腈懸浮種衣劑制劑用量1克/250克種子(T7),危害率為26.40%,相對防效為20.48%。
所有種子處理組中危害率最低的為60%吡蟲啉懸浮種衣劑+5%氟蟲腈懸浮種衣劑制劑,用量(1克+1克)/200克種子(T11),危害率14.40%,相對防效56.63%。包衣處理危害率最高的為5%氟蟲腈懸浮種衣劑制劑,用量1克/250克種子(T7),危害率為26.40%,相對防效為20.48%。
所有藥劑噴霧處理組中危害率最低的為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2000倍液(T13),危害率為5.20%,相對防效為84.34%。噴藥處理危害率最高的為5%氟啶脲乳油制劑用量1500倍液(T14),危害率為14.40%,相對防效為56.63%。
所有藥土處理組中,危害率最低的為48%毒死蜱乳油制劑,用量1克/500克沙土(T17),危害率17.20%,相對防效48.19%。藥土處理危害率最高的為0.5%印楝素乳油藥劑,用量1克/50克沙土(T15),危害率為18.40%,相對防效為44.58%。
2.2第二次玉米螟防治效果
從表2可以看出:所有處理中危害率最低的為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2000倍液(T13),危害率為17.2%,相對防效為78.06%。施藥處理危害率最高的為5%氟蟲腈懸浮種衣劑制劑,用量1克/250克種子(T7),危害率為62.4%,相對防效20.41%。各處理與清水對照(T18)差異均顯著,T9、T10、T11、T12、T13、T14、T15、T16、T17與清水對照處理(T18)差異極顯著。
所有種子處理組危害率最低的為60%吡蟲啉懸浮種衣劑+5%氟蟲腈懸浮種衣劑制劑,用量(1克+1克)/200克種子(T11),危害率41.2%,相對防效47.45%。包衣處理危害率最高的為5%氟蟲腈懸浮種衣劑制劑用量1克/250克種子(T7),危害率為62.4%,相對防效為20.41%。T10、T11處理與T1、T2、T3、T4、T5、T6、T7處理差異顯著,T11處理與T1、T2、T5、T6、T7處理差異極顯著。
所有藥劑噴霧處理組中危害率最低的為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2000倍液(T13),危害率為17.2%,相對防效為78.06%。
所有藥土處理組中,危害率最低的為48%毒死蜱乳油制劑用量1克/500克沙土(T17),危害率22.4%,相對防效71.43%。藥土處理危害率最高的為0.5%印楝素乳油藥劑,用量1克/50克沙土(T15),危害率為30.4%,相對防效為61.22%。T17與T15、T16差異顯著。
2.3不同處理防治玉米螟投入比較分析
從上表可以看出,種衣劑處理組整體投入比較低,但防治效果較差。噴霧處理組防治效果整體較好,但需要進行人工投入。藥土處理防治效果中等,人工投入較大,且藥土施用后遇到高溫易產(chǎn)生藥害。
3結(jié)論
通過防治玉米螟試驗可以看出,在不施藥情況下玉米螟危害較重,玉米受害范圍較大。試驗處理中危害率最低的為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2000倍液,危害率為17.2%,相對防效為78.06%。危害率最高的為5%氟蟲腈懸浮種衣劑制劑,用量1克/250克種子,危害率為62.4%,相對防效為20.41%。從施藥方式上看,種衣劑處理效果不如噴霧處理及藥土處理,但種衣劑處理后期投入較低,相對更加簡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