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xiāng)下的村莊被一眼望不到邊的冰雪所包圍,遠(yuǎn)遠(yuǎn)望去,只有那一棵棵樹的存在、形成的氛圍才感到村莊的存在。河流也快干涸了,記憶中寬寬的河床已被植上參差不齊的村木,兒時嬉戲游玩的河水不知跑到哪里去了,河坡上的草土也被農(nóng)人挖走了不少。行走在冬日的河灣,一種少有的孤獨蔓延開來。村莊里很少見到兒時的伙伴,大多是上了年紀(jì)的老人在嘮著家常,只有各家各戶門上貼的一副副紅紅的對子、門神才顯示出鄉(xiāng)村過年的氣味。
記憶中的年十分熱鬧。進(jìn)入臘月,我們兄妹幾人便開始掰著指頭算日子。到了臘月二十三,那更是高興了,因為每年的這一天,都能喝上一碗又酸又香又解饞的粉條豆腐湯,吃上一個火燒饃。母親給我們幾個做上一套新衣服。村上一大群孩子在一起瘋玩,一聽到誰家的鞭炮響便蜂擁而上去拾炮,然后燃放。整個鄉(xiāng)村的人們都沉浸在過年的歡樂中。
對年的理解是開始懂事時體驗到的,那一年我大約八九歲的樣子。那時我們是一個由十幾口人組成的大家庭。在沒有實行聯(lián)戶承包制以前,吃飯穿衣自然是大問題。
大年初一下午,母親領(lǐng)著我到村東河灣里捕魚,冬日的河灣里一片蒼涼,河溝里的水結(jié)了一層薄薄的冰,村里偶爾會傳來爆竹聲。
母親用鐵锨攔住了一段小河溝,然后挽起褲子跳進(jìn)溝內(nèi)開始向外潑水。母親19歲嫁給父親后,幾乎沒有一天閑過,啥粗活、重活、累活她都干遍了,從沒喊過一聲累,叫過一聲苦。
母親在奮力地向外潑水,我爬上河灣中的兩棵樹上折枯樹枝,好當(dāng)柴火用。腦子中想著魚蝦的美味,鄉(xiāng)村冬日的河灣在眼前仿佛也美麗起來。母親忙了整整一個下午,終于把那段河溝里的水弄干,渾身上下弄得一身泥水。冬日河溝里的魚真是難捉,逮了幾斤小魚螞蝦,又捉了幾只螃蟹。晚上,母親將魚蝦洗干凈,拌上鹽,放在鍋里干炒,我在廚房里聞著炒出來的香味,口水都流出來了。那魚蝦的香味誘人得很。母親看到我們兄妹幾個人的吃相,露出了少有的笑。她說她不喜歡這魚蝦的腥味,連一個也沒嘗,就又忙著給我縫衣服去了。
鄉(xiāng)村年的歡樂和喜悅在漫長的歲月中逐漸淡化。
如今,鄉(xiāng)村年的氣味已缺少兒時那歡樂無忌的場景。寬寬的河流現(xiàn)在一腳就能躍過去,奔涌的河水變成了小溪,河灣內(nèi)的小河溝被種上麥子,院中的大棗樹不見了蹤影,村里的池塘也被填上土蓋了房子。母親很孤獨,她說,老是想讓你們回來看看,可你們都不回來,是不是很忙?去年春節(jié)我在家待了兩天,臨走,我一再說不讓母親送我,可走出很遠(yuǎn),回過頭來,仍看見母親那健壯的但有點枯老的身影站在村邊的樹下張望,我心頭一酸,眼淚奪眶而出。那年味的氣息瞬時涌上心頭。
農(nóng)村.農(nóng)業(yè).農(nóng)民2018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