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管子》賞罰思想的五項原則及其當代價值

      2018-01-23 06:09:54王義忠
      管子學刊 2018年1期
      關鍵詞:治國管子民眾

      王義忠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MBA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2)

      《管子》[1]是先秦時期一部劃時代的鴻篇巨著,而賞罰則是其治國理政的重要思想之一,“國之所以為國者,民體以為國;君之所以為君者,賞罰以為君”(《管子·君臣下》,以下凡引此書只注篇名)。所以它將其視為為君治國的兩柄利器,并由此形成了明確公開、理性適度、遵循法度、論功過是非、賞信罰必等五項基本原則。這些原則形式上是彼此獨立的,實質上是相互聯系且具有一定內在邏輯的。其中明確公開是前提,理性適度是要求,循法賞罰是保障,是非功過是重點,賞信罰必是關鍵。

      一、五項原則

      (一)賞罰要明確公開

      《管子》認為,明確公開是其賞罰思想的前提。所以“賞罰之數,必先明之”(《立政》)。唯有如此,才能使得賞者愉悅、受罰者信服,進而使“賞”賞出吸引力、感染力、帶動力,使“罰”罰出懲戒力、震懾力、影響力,這也是其開篇便提出“開必得之門”“明必死之路”(《牧民》)的原因。更為重要的是,“賞”是激勵民眾、調動民眾、發(fā)動民眾的法寶;“罰”是使民祛惡從善、改邪歸正、匡正辟邪的銳器。所以無論是明賞還是明罰,對國家發(fā)展、社會進步都是有益處的。

      1.明賞可以提升國家發(fā)展的正能量?!豆茏印氛J為,對于成績突出者,應“賞之以列爵之尊、田地之厚”(《君臣上》),這樣他人就不會有攀比羨慕的心理。所以它在《山權數》篇明確提出,對“能明于農事”“能蕃育六畜”“能樹藝”“能樹瓜瓠葷菜百果使蕃育”“能通于蠶桑,使蠶不疾病”“能醫(yī)民疾病”以及能“知時”之民,都給予“置之黃金一斤,直食八石”的獎勵。此外,它還重視將物質獎勵與精神激勵相結合,“以國策十分之一者樹表置高,鄉(xiāng)之孝子聘之幣”(《山權數》),同時輔之以免除服兵役的獎勵,“孝子兄弟眾寡不與師旅之事”(同上)。這種在農業(yè)、畜牧業(yè)、林業(yè)、園藝業(yè)、醫(yī)藥、時令、桑蠶等方面獎勵有突出才能者,特別是“其積多者,其食多;其積寡者,其食寡;無積者,不食”(《權修》),極大地調動了民眾的積極性、發(fā)揮了他們的主觀能動性?!笆枪室箤嬙槠?,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乘馬》)、“農夫夜寢蚤起,力作而無止”“農夫夜寢蚤起,不待見使,五谷什倍”(《山權數》)。故《管子》強調,“賞”時要大張旗鼓,旗幟鮮明,營造積極的氛圍,用明賞“賞之于其所善”(《禁藏》)。而“賞善”則可以引導民的正向積極行為,從而使民運用其聰明才智為國家發(fā)展提供更多的正能量。所以《管子》還對懂詩、懂時、懂春秋、懂出行、懂占卜的特殊貢獻之民,給予土地、衣服獎賞?!霸娬咚杂浳镆?,時者所以記歲也,春秋者所以記成敗也,行者道民之利害也,易者所以守兇吉成敗也,卜者卜兇吉利害也。民之能此者皆一馬之田,一金之衣”(《山權數》)?!豆茏印愤€將這類獎勵用于戰(zhàn)事準備,在預測越國要來偷襲齊國時便成功使用了這種方法,從而使民眾自我提高游泳技能,“能游者賜千金”,但是還沒有用去千金,“齊民之游水,不避吳越”(《輕重甲》)。

      2.明罰可以減少社會進步的負能量?!豆茏印氛J為,對于成績差且有過錯者,“罰之以廢亡之辱、僇死之刑”(《君臣上》),他們也不敢有疾恨抱怨的情緒。在政令執(zhí)行方面更是如此,它明確指出,“虧令者死,益令者死,不行令者死,留令者死,不從令者死”(《重令》),而且這五種情況都是“死而無赦”(同上)。這樣國家推出的愛民之道、益民之略、安民之舉、成民之法、利民之策、富民之方等民本治國方略才能真正得到有效落實。因為國家惠民政策的執(zhí)行者不敢截留阻滯,民眾就能夠從國家發(fā)展中得到真正的實惠,自然不會滋生社會進步的不和諧因素。它還進一步指出,百姓不受刑罰處罰的原因,主要在于明罰的震懾作用。“于下無誅者,必誅者也”(《禁藏》),而不是“有誅者,不必誅者也”(同上);百姓之所以遭受刑罰處罰,主要原因在于沒有堅持明罰,沒有明“罰”的威懾作用。所以《管子》強調,“罰”時要聲勢浩大,擴大影響,滌除消極的余孽,用明罰“罰之于其所惡”(同上),并致力于使百姓不受刑罰,“功之于其所無誅”(同上)。

      總之,賞罰公開是德政的最高體現,“賞罰明,則德之至者也”(《樞言》)。因為公開行賞不僅能有效激活民眾的創(chuàng)造潛力,而且能有效節(jié)約費用,“明賞不費”;而公開處罰不僅能有效震懾潛在犯罪分子、遞減社會發(fā)展的負能量,而且還能切實減少刑殺,“明罰不暴”。因此,要確保明“賞”與明“罰”在治國理政過程中相得益彰,切不可重賞輕罰,也不可重罰輕賞,從而使賞罰達不到預期效果。其實,對于一個國家來說,無論是明“賞”還是明“罰”,都只是治國理政手段而不是目的。因為賞罰的真正目的在于讓一切有利于思想創(chuàng)新的花朵爭相怒放,讓一切有利于國家發(fā)展的活力競相迸發(fā),讓一切有利于社會和諧的要素充分涌流。

      (二)賞罰要理性適度

      理性適度是《管子》賞罰思想的基本要求。唯有如此,才能使君保持威勢、使受賞者滿足、挨罰者信服,從而真正達到賞罰的根本目的。為此,它闡釋了這樣做的理由,并描述了賞罰理性適度的具體情況。

      1.理性適度的原由。它認為,如果君獎勵過少,那將燃不起民眾奮力競取的激情,喚不起民眾垂涎三尺的欲望,更無法全面發(fā)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如果君獎勵過多,容易“致賞則匱”(《君臣下》),畢竟國家財富是有限的?!胺蛸p重,則上不給也”(同上),同時還會引起民眾對獎勵的過度苛求,易引發(fā)極為嚴重的徇私舞弊,導致獎賞本應達到激勵民眾、樹立模范標桿的目的而發(fā)生偏離甚至背離。這樣就會演繹因獎賞過多而導致國家財力衰微甚至滅亡的情況發(fā)生。為了驗證這種思想,它講述了一個國君因征戰(zhàn)而獎賞亡國的故事:每次國君都將奪來的土地財物盡數分給了有功將士,致使最后將士的實力、地盤超過了國君,導致了弒君慘狀的發(fā)生。它還認為,如果懲罰過輕,那將對民眾特別是奸邪之徒沒有任何震懾力?!罢D罰輕,罪過不發(fā),則是長淫亂而便邪僻也”(《正世》)。不僅安定和諧的社會局面難以維系,而且會激起他們鋌而走險去觸犯法律的“鋼絲”,無法起到殺一儆百的作用。這樣的輕罰看似有愛民之心,實則是傷害百姓;如果過分處罰,超出了民的承受能力,就會導致國家法令過于殘暴,“致罰則虐”(《君臣下》),而“罰虐,則下不信也”(同上)。所以無論是財政匱乏,還是施政殘暴,都無法得到民心,而只會失去民心,“財匱而令虐,所以失其民也”(同上)。因此,無論是“嚴威不能振”,還是“惠厚不能供”(《君臣上》),都是由于獎賞名義與實際情況不符造成的。所以《管子》強調,對于那些做好事的人,應“不留其賞”,這樣民就不會考慮私利;對于那些有過失的人,應“不宿其罰”,這樣民就不會抱怨刑威(同上)。為了使“罰”具有威懾力,《管子》明確規(guī)定,觸犯了死刑的要“罪不赦”。至于賞罰理性適度的標準,韓非子給出了明確答案:“威足以服人”“利足以勸之。”[2]330這與《管子》“賞必足以使,威必足以勝”(《正世》)有異曲同工之妙。

      2.理性適度的貫徹?!豆茏印氛J為,“賞“不代表對臣民的愛護,”罰”也不代表對他們的厭惡?!柏浿蛔阋詾閻?,刑之不足以為惡”(《心術下》),“賞”與“罰”都不過是愛、惡的微末表現而已?!柏浾邜壑┮?,刑者惡之末也”(同上),所以它也不是一味地施行重罰。對于那些不是觸犯“鐵律”的情形,它主張根據處罰對象的實際情況,靈活適當懲罰,這樣既保持了賞罰的適度性與完美性,又使“賞”的影響力、“罰”的震懾力發(fā)揮至最大程度。在《小匡》中它對不同民的犯罪情況就運用了這種思想,充分體現了其愛民的民本情懷。一是針對犯小罪的民,它提出以一鈞半的銅贖罪,“小罪入以金鈞分”;二是針對犯輕罪的民,它提出以兵器架、盾牌、皮胸甲、兩支戟贖罪,“輕罪入蘭、盾、鞈革、二戟”;三是針對犯重罪的民,它提出用兵器、犀牛皮甲和兩支長戟來進行贖罪,“制重罪入以兵甲、犀肋、二戟”;四是對于那些犯輕微過失的民,僅繳納半鈞銅以示懲罰,“宥薄罪入以半鈞”;五是對于那些無冤而喊冤訴訟的民,經過官員三次勸阻而仍堅持要訴訟的,也僅交一束箭以示懲罰,“無坐抑而訟獄者,正三禁之而不直,則入一束矢以罰之”。雖然這五種抵罪的做法不一定科學,但是由于《管子》旨在減輕罰罪,贏得民心,所以還是有一定積極意義的。最主要的是它還解決了齊國“富國強兵,稱霸諸侯”所需的戈、劍、矛、戟以及斤、斧、鋤、鐮、鋸、欘等器具銅材料不足的問題,“美金以鑄戈、劍、矛、戟,試諸狗馬;惡金以鑄斤、斧、鋤、夷、鋸、欘,試諸木土”?!豆茏印分圆捎眠@樣的措施,是因為它認為過重的“刑罰不足以畏其意”,過多的“殺戮不足以服其心”(《牧民》)。誠然,“刑罰繁而意不恐”,就會造成“令不行矣”;“殺戮眾而心不服”,直接導致“上位危矣”。

      此外,《管子》還列出了賞罰的特殊情況。對于那些急躁而又行為邪僻之民,“賞不可以不厚,禁不可以不重”。因為“賞薄則民不利,禁輕則邪人不畏”(《正世》),所以對這樣的民“設厚賞,非侈也;立重禁,非戾也”(同上)。因此,設立民不以為利的輕賞,想要役使他們做事,是不可能的。“賞不足勸,則士民不為用”(同上),即使勉強而為之,也不肯盡力;規(guī)定民不以為懼的輕禁,想要禁止他們作惡,也是不可能的,“刑罰不足畏,則暴人輕犯禁”。這樣法令即使頒布,民眾也不會聽從。

      (三)賞罰要務必循法

      《管子》之所以強調賞罰務必要循法,是因為不循法而濫施賞罰之君并不罕見。為此,它列出了君主觀、隨意賞罰的情況,指出了其害處,同時明確了依法賞罰的益處。

      1.肆意賞罰的表現。為了警醒國君循法賞罰,《管子》描述了三種不循法賞罰的情形:一是依據君之權臣賞罰?!俺加兴p,主為賞之;臣欲有所罰,主為罰之”(《明法解》),這樣直接導致的結果是君“廢其公法,專聽重臣”(同上),從而成為“聽主”;“臣有所愛而私賞之,有所惡而為私罰之”,這樣造成的后果是君“倍其公法,損其正心”,從而“專聽其大臣”(《任法》),進而成為“危主”。二是根據君之喜怒賞罰?!豆茏印窂娬{,君應“喜無以賞,怒無以殺”(《版法》)。倘若反其道而行之,因喜而賞,因怒而殺,就會民怨升騰、政令廢弛,直接導致“民心乃外”,一旦這種情形出現,君必將“外之有徒”“禍乃始耳”(《版法解》)。三是憑借君之愛惡賞罰?!豆茏印分赋?,君如果“愛人而私賞,惡人而私罰”,那么就會“倍大臣,離左右,專以其心斷為中主”(《任法》)?!豆茏印窂娬{,這三種情況都是喪身亡國之君的做法。所以它要求,作為治國理政之君,絕不能依據個人的親疏、遠近、喜怒、好惡來肆意賞罰,而應是“愛人不私賞,惡人不私罰”(《任法》),依法賞罰。倘若不如此,就會“賞祿加于無功”(《權修》)。一旦這種情況出現,就會“民輕其賞祿”,從而“上無以勸民”,直接造成“令不行矣”(同上)的情狀。同樣,如果“常令不審”“官爵不審”“符籍不審”“刑罰不審”,就會“百匿勝”“奸吏生”“奸民生”“盜賊生”(《明法》);如果國君“刑賞不當”,那么即使“斷斬雖多”,也會“其暴不禁”(《禁藏》);如果依私意行事,那么“賞雖多士不為歡”(同上)。毋庸置疑,如果賞罰率性而為,那么就會背離法度,從而失去獎優(yōu)罰劣、獎勤罰懶的功效,有時甚至會出現得賞的人莫名其妙,挨罰的人鳴冤叫屈。

      2.賞罰依法的益處?!豆茏印氛J為,法應像尺寸、繩墨等標準器具一樣,并稱“尺寸也,繩墨也,規(guī)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謂之法”(《七法》)。它強調,依法就能夠判定民眾行為的是非曲直,就可以起到震懾矯正作用。因為“法律政令者,吏民規(guī)矩繩墨也”(《七臣七主》)“法者,天下之儀也。所以決疑而明是非也,百姓之所縣命也”(《禁藏》)“法者,天下之程式也,萬事之儀表也”(《明法解》)。正因為如此,《管子》強調必須嚴格按照法律施行,而且是不折不扣地循法而行,“置儀設法以度量斷者為上主”(《任法》)。這樣君遵循法度而又以法治理之,那么就會“身無煩勞而分職”(《明法解》)。指出,國君都應依據法令與賞罰治理國家,“人主之治國也,莫不有法令賞罰”,在國家法令明確、賞罰規(guī)定得當之后,君循法賞罰,才能“主尊顯而奸不生”(同上)。否則,就會出現“群臣立私而壅塞之,朋黨而劫殺之”(同上)的慘況。所以它特別強調,“當于法者賞之,違于法者誅之”。基于這種原因,《管子》主張一切都要“以度量斷之”,這樣依法治罪,“則民就死而不怨”(《權修》);依法量功,“則民受賞而無德也”(同上)。所以,倘若“以法制行之”,就會“如天地之無私也”(《任法》),它還進一步指出,“明主之治也,審是非,察事情,以度量案之。合于法則行,不合于法則止”(《明法解》),賞罰更是如此。它認為,倘若君按公法行事,那么民“罪雖重下無怨氣”。所以國君依法賞罰,就會使境內之民如絲之有紀、網之有綱,這樣民就會“去其不善言,學君之善言;去其不善行,學君之善行”。針對《管子》循法賞罰的情狀,韓非予以高度評價,“治國之有法術賞罰,猶若陸行之有犀車良馬也,水行之有輕舟便輯也,乘之者遂得其成”[2]140-141。并據此稱贊“管仲得之,齊以霸”“桓公得管仲,立為五霸主,九合諸侯,一匡天下”[2]141。

      (四)以是非功過論賞罰

      1.保持賞罰公正?!豆茏印氛J為,“是必立,非必廢,有功必賞,有罪必罰”(《七法》),且“有過不赦,有善不遺”(《法法》)。所以它要求明君“雖心之所愛,而無功者不賞也;雖心之所憎,而無罪者弗罰也”(《明法解》)。這樣就會出現“法度行則國治”的情狀,從而使賞罰都能保持公正;而昏君則“不察臣之功勞”“不審其罪過”。只要“譽眾者”,就“賞之”;只要“毀眾者”,就“罰之”。這樣一來,就會形成“邪臣無功而得賞,忠正無罪而有罰”(同上)局面,直接導致的結果是:功多無賞者“不務盡力”,行為忠正而受罰者“無從竭能”。這樣就會出現“私意行則國亂”的境況,從而使賞罰失去公正。因此,只要“案其功而行賞,案其罪而行罰”,那么群臣就會“舉無功者,不敢進也;毀無罪者,不能退也”(同上)。同時輔之“以前言督后事”,“所效當則賞之,不當則誅之”,這樣就會達到“張官任吏治民,案法試課成功”(同上)的目的,并將“爵人不論能,祿人不論功……以貴富榮華以相稚也,謂之逆”(《重令》)。荀子也強調,“無功不賞,無罪不罰”[3]158。韓非子指出,民該得賞還是該受罰,都應由其行為來決定,“賞罰隨是非”[2]288。王安石也認為,“是非明而后可以施賞罰。”[4]243這樣才能真正保證賞罰公正。

      2.保證賞罰公平?!豆茏印分赋觯绻p功不公平,“位雖高為用者少”;如果赦罪尺度不一致,“德雖厚不譽者多”(《禁藏》)。所以,它主張君對各級官吏要公平地以功過論賞罰,并設置官吏督察,“吏嗇夫任事”“論在不撓,賞在信誠”(《君臣上》)。根據吏嗇夫、民嗇夫的職務和職責,“乘其事,而稽之以度”(同上)。由于是按勞績授予俸祿,“則民不幸生”;按功過治罪懲罰,“則下無怨心”(同上)。所以《管子》要求國家在冬季對三老、里有司、伍長等進行年度考核,“使各應其賞而服其罰”(《度地》)。它還特別強調,治國理政切忌不可“有功而不能賞,有罪而不能誅”(《七法》),“若是而能治民者,未之有也”(同上)。因此,君欲治國理政,必須做到公平賞罰,“有功必賞,有罪必誅”(同上),這樣方可長治久安。因為“罰有罪,賞有功,則天下從之矣”(同上)。假如朝廷沒有政令,“則賞罰不明”;而賞罰不分明,又不按功過賞罰,“則民幸生”(同上)。為了保證賞罰公平,《管子》指出,明君治國體現為分清職務而考計功勞,“有功者賞,亂治者誅,誅賞之所加,各得其宜,而主不自與焉”(《明法解》)。對于應當獎賞的,“群臣不得辭也”;對于應當懲罰的,“群臣不敢避也”(同上)。如果客觀成果能夠證實其主張的,就給予賞賜;不能證實的,就給予懲罰,“功充其言則賞,不充其言則誅”(同上)。所以對所謂有智能的人,“必有見功而后舉之”;對所謂有惡行敗德的人,“必有見過而后廢之”(同上)。

      《管子》還指出,如果君喪失了公正、公平之心,那么就會無功而賞、有功卻罰,最終導致身死國亡?!叭绱?,則愨愿之人失其職,而廉潔之吏失其治”。所以它非常憤怒地指出,“官之失其治也,是主以譽為賞而以毀為罰也”(《明法解》)。

      (五)要確保賞信罰必

      《管子》認為,行賞貴在信實,處罰貴在堅決?!坝觅p者貴誠”“用刑者貴必”(《九守》),賞信罰必是治國理政的重要法寶,“審而不行,則賞罰輕也;重而不行,則賞罰不信也”(《法法》)。

      1.賞信罰必的必要性?!豆茏印氛J為,只有獎賞信實,才能對得賞者有激勵力,而“賞罰不信,則民無取”(《權修》);只有獎賞堅定,才能使有功者得到鼓勵,“賞慶信必,則有功者勸”(《八觀》)。因此,只有獎賞保證誠信,才能贏得民信于境內、昭大信于天下。所以《管子》強調,對于那些政事做好且有政績的,“君予之賞”;對于那些政事做的不好且犯錯誤的,“君予之罰”。所以它指出,只有懲罰務求必定,才能使國家的法律真正具有威懾力、震撼力。只有禁律與刑罰威嚴,才能使那些無視法紀者規(guī)規(guī)矩矩,“禁罰威嚴,則簡慢之人整齊”(同上)。因此,《管子》特別強調“罰必”。例如,在封山方面,“距封十里而為一壇,是則使乘者下行,行者趨”,“若犯令者,罪死不赦”(《地數》),這樣人們就不敢隨便開采了,“然則與折取之遠矣”(同上);“有動封山者,罪死而不赦”,“有犯令者,左足入、左足斷;右足入,右足斷”(同上),這樣人們就不敢觸犯禁令了,“然則其與犯之遠矣”(同上)。所以“罰惡”可以使民言有所顧忌、行有所舍棄,從而為構建和諧、安樂天下的理想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3.賞信罰必的好處。《管子》認為,無論是賞還是罰,對于那些親眼目睹、親耳所聞的民眾都有影響力,對于那些非身臨其境的民眾也有潛移默化作用?!靶藤p信必于耳目之所見,則其所不見莫不暗化矣”(《九守》);“賞罰信于其所見,雖其所不見,其敢為之乎?”“賞罰不信于其所見,而求其所不見之為之化,不可得也”(《權修》)??梢?,“賞信罰必”有著“暢乎天地,通于神明”的力量,甚至對于奸邪之民也具有感染力(《九守》)。所以《管子》認為,賞罰只有信實堅決,才能使民堅信不疑,“賞罰莫若必成,使民信之”(《禁藏》)。因為“賞罰必信密”“此正民之經也”(《法法》)。只要國君按照臣民提供的勞動成果給予賞罰,“則不勞矣”?!笆ト艘蛑?,故能掌之。因之修理,故能長久”(《九守》)?!豆茏印愤€指出,如果君能始終堅持賞信罰必,那么他就能“以天下之目視”“以天下之耳聽”“以天下之心慮”,從而達到“無所不見”“無所不聞”“無所不知”的最佳境界。試想,治國理政達到如此的“輻湊并進”,國豈能不昌?民豈能不富?因此,作為國君必須“行賞信必”,長此以往,“則善勸而奸止”(《版法解》)。所以《管子》強調,“必誅而不赦,必賞而不遷者”(《禁藏》),這不是因為君主喜歡賞賜和樂于殺人,而是要為百姓興利除害的緣故,“非喜予而樂其殺也,所以為人致利除害也”(同上)。顯然,這對于養(yǎng)老扶幼、保全萬民來說,沒有比這更可貴的了,“于以養(yǎng)老長弱,完活萬民,莫明焉”(同上)。由此可見,賞信罰必還有益民的成分蘊含其中。

      《管子》還特別指出了賞罰不信實的危害。認為良田不賞給戰(zhàn)士,3年就會兵力衰弱,而“賞罰不信,五年而破”(《八觀》)。此外,《管子》之所以特別重視賞罰必信,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賞罰不信實嚴明,民眾就沒有廉恥之心,“賞罰不信”,則“民無廉恥”(《權修》)。然而,“廉、恥”是國之四維中的“兩維”,而“兩維絕則?!保ā赌撩瘛罚?。對此,戰(zhàn)國縱橫派獨傳子書《鬼谷子》也強調,“用賞貴信,用刑貴正?!保?]94商鞅也指出,“民信其賞,則事功成;信其罰,則奸無端?!保?]110所以《管子》強調,賞功應有信,罰過應審明,“信賞審罰”(《幼官圖》)。

      二、當代價值

      《管子》是我國古代一部治國理政的“百科全書”。通過潛心研讀,我們可從中洞察出它對賞罰問題認識的獨到與深入,其賞罰思想不僅原則明晰具體,而且內容翔實豐富,是現代社會治國、治企甚至治家不可多得的參鑒寶典。雖然有些內容不合時宜,打上了時代烙印,但是它的五項原則卻具有普適價值,奠定了后世賞罰思想的基礎。即使在兩千多年后的今天審視,它仍熠熠生輝,光芒四射。盡管賞罰的內容隨時代的變遷而變遷,由于多年來人們較多地聚焦了對《管子》經濟甚至真?zhèn)螁栴}的研究,從而影響了學界對其賞罰思想的深入發(fā)掘。但是,一旦拂去歷史的塵埃,洗盡時代的垢印,其賞罰思想的五項原則便清晰地呈現在世人面前。因為它是一套嚴整而又系統的理論精華,是當時齊國富國強兵、成就霸業(yè)的重要權杖,是從明確公開、理性適度、循法、論功、賞信罰必中生發(fā)出來的思想精髓,所以《管子》賞罰思想的內在價值是非常豐富的。就文本解讀而論,五項原則各具特色,都可以單獨構成賞罰思想的經典;就內在邏輯而言,它們具有一定的遞進關系,共同構成了賞罰思想的支柱;就賞罰效應而言,它是基于對當時民眾的具體情況,獲得了社會普遍認同;就賞罰效果而論,它既實現了士農工商“四業(yè)”發(fā)展的單項突進,又成就了“九合諸侯,一匡天下”霸業(yè)的整體推進,還保障了國家的安定、社會的祥和、人民的幸福。因此,賞罰思想猶如一枚璀璨奪目的寶石鑲嵌在《管子》一書中,并對后世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這種影響并沒有因某個朝代、某個時期甚至某個君王的退位而退出、消逝而消逝,因為歷朝歷代總會或多或少地具有上述賞罰思想五項原則的影子。特別是它為確保按功過是非賞罰,并設置了督察的官吏,后世乃至當代仍在借鑒使用,但是它的監(jiān)督僅停留在官府層面,沒有社會監(jiān)督,無法保證監(jiān)督者與被監(jiān)督者不相互勾結,從而難以真正保障賞罰的公正與公平。但是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能有這種思想已是頗為難能可貴了。

      盡管如此,賞罰也不是治國理政的終極目的,而只是《管子》達到“富國強兵、稱霸諸侯”的重要手段,“賞罰明,則勇士勸也”(《兵法》)。因此,國君只有綜合運用上述五項原則,才能使“賞”,賞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使“罰”,罰出民的能動性、自覺性、規(guī)避性。這樣才能使二者都能夠成為國家發(fā)展的驅動器、社會進步的加速器。

      時至今日,在中國經濟發(fā)展進入新常態(tài)的宏觀背景下,如何用創(chuàng)新的賞罰思維“引領新常態(tài)”,“用賞”激發(fā)那些干事創(chuàng)業(yè)之人“初戀般的熱情”,從而加速驅動創(chuàng)新,進而推動社會快速發(fā)展;“靠罰”清除那些徇私舞弊、貪贓枉法之徒“磁鐵般的意識”,從而將禮、義、廉、恥“四維”灌注到他們靈魂的深處,全面維護公平正義,營造社會和諧。在推進“一路一帶”(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中,對那些積極參與且項目進展較快的國家或地區(qū),可以予以獎賞,由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提供低息甚至無息貸款;而對于那些雖然已經參與到“一路一帶”建設中,但是仍處于消極觀望或項目推進緩慢的國家或地區(qū),可以施以懲罰,由AIIB提供正常利息甚至高息貸款。這樣既可以使有關國家或地區(qū)早日分享“一路一帶”帶來的益處,又可以加快“一路一帶”的建設速度。此外,在AIIB內部可設置這種“賞罰“的監(jiān)督機構,對“一路一帶”貸款實施應用情況,除了加大內部督察外,還可以引進一些非成員國進行社會監(jiān)督,從而確?!耙宦芬粠А表椖拷ㄔO的公平、公正、公開。這樣既可以將AIIB成員國凝聚在中國的周圍,又可以將非成員國匯集到中國描繪的美好藍圖中來,從而達到讓全球更多國家參與到“一路一帶”發(fā)展中來,從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加油助力!

      [1]張小木.管子解說[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9.

      [2]張覺,等.韓非子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3]王先謙.荀子集解[M].沈嘯寰,王星賢整理.北京:中華書局,2012.

      [4]王安石全集:28[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5]岳陽注譯.鬼谷子[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

      [6]張覺.商君書校注[M].長沙:岳麓書社,2006.

      猜你喜歡
      治國管子民眾
      A MULTIPLE q-EXPONENTIAL DIFFERENTIAL OPERATIONAL IDENTITY?
      兌現“將青瓦臺還給民眾”的承諾
      金橋(2022年7期)2022-07-22 08:32:56
      烏克蘭當地民眾撤離
      巍治國藝術作品欣賞
      滾球游戲
      略論古齊國的治國之道
      十八屆三中全會民眾怎么看?
      中國民政(2014年1期)2014-06-27 05:53:04
      搞不定的水管子
      《管子》構建和諧社會的基本思路
      胡主席一彎腰 感動億萬民眾
      中國火炬(2012年7期)2012-07-25 10:11:32
      望谟县| 藁城市| 靖西县| 双江| 富蕴县| 莱州市| 达日县| 思南县| 虞城县| 波密县| 平谷区| 霍州市| 库车县| 广元市| 济源市| 灵石县| 敦煌市| 通河县| 丽江市| 邮箱| 南乐县| 雷山县| 曲靖市| 潞城市| 通化市| 罗平县| 天柱县| 连江县| 丘北县| 新津县| 三穗县| 习水县| 洪雅县| 五寨县| 陆丰市| 沙雅县| 叶城县| 克山县| 温州市| 钟祥市| 建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