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山西民間舞蹈文化傳承與發(fā)展
      ——以舞劇《一把酸棗》為例

      2018-01-23 14:18:13衛(wèi)晨靖
      黃河之聲 2018年6期
      關鍵詞:花鼓酸棗秧歌

      衛(wèi)晨靖

      (陜西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陜西 西安 710119)

      一、山西民間舞蹈文化

      山西因地處太行山之西而得名。古稱“三晉”。位于我國華北西部,居黃河中游,在這片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上,孕育出了獨具特色的山西舞蹈文化?!鄙轿鞯膫鹘y(tǒng)民間舞蹈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是三晉舞蹈的藝術之根。不同的地域文化塑造出不同的藝術風格,受三晉文化傳統(tǒng)歷史的影響,其形態(tài)、表現(xiàn)形式、內(nèi)在情感都烙上了地方的印記。主要形成了以小花戲為代表的晉中舞蹈文化,踢鼓子秧歌為代表的晉北舞蹈文化,和以花鼓為代表的晉南舞蹈文化。

      小花戲是在明清時期形成的一種歌舞小戲,以“左權”最為有名。依據(jù)人民的生活勞作特點,生活趣事,情感交流為基本,通過歌舞相結合的形式,貼切的,形象生動的展現(xiàn)了當?shù)厝嗣竦纳瞵F(xiàn)狀。其特點即為“小”,演員年齡小,演出場地規(guī)模小,節(jié)目時間短小,時間基本控制在十分鐘左右;“花”,動作花,步伐花,扇法花俏。有四十多種基本扇花和二十多種基本舞步。靈活多變的身姿配合運用自如的道具,呈現(xiàn)出多姿多彩的畫面感;“戲”有人物有情節(jié)的的戲劇形式。不僅有完整的劇情,還有風趣幽默的臺詞?;?、走、跳、擰是其主要特征。其動律特點為,“踮顫靠膝腳,扭擺靠腰胯,花哨靠彩扇,顫踮擰扭帶飄搖”;“顫顛跳,扭擺甩,雙手蝴蝶扇?!?/p>

      晉北的踢鼓子是山西秧歌里著名的一種,主要流傳于山西以朔州為代表的晉北地區(qū),因舞者手腕系小鼓以腳踢之而得名。是一種當?shù)厝嗣裣猜剺芬姷拿耖g藝術。正是由于其處于黃河中段,且地處塞外,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在古代就成了兵家必爭之地,由于當時受到游牧民族的侵擾,和戰(zhàn)亂的影響,使得踢鼓子這一民間藝術在發(fā)展的過程中還吸收了蒙族等北方地區(qū)剛毅,豪放的特點,以及一些武術元素。因此,踢鼓子秧歌在作為山西歌舞表演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把握了山西秧歌的總體特征的同時,又保留了自身別具一格的特點。

      晉南地區(qū)的花鼓是源于社火文化的一種民間藝術。始于唐朝,盛行于明朝。歷史悠久,現(xiàn)主要流傳于以翼城等晉南地區(qū)。其中翼城花鼓又稱為“鬧花鼓”,這是一種以歌舞相結合的表演形式。有時還會融入一些雜技的元素來增強觀賞性。迄今為止,山西花鼓經(jīng)歷了千年的歷史,現(xiàn)已完全融入到人民群眾的生活中去,成為人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民間祭祀活動中,以及重大的節(jié)日中,都少不了這一“重頭戲”。不僅為人民生活增光添彩,還很好的傳承了民間文化藝術,傳播了地方特色的民間文化?;ü倪€具有豐富的舞姿。它最大的特點在于在舞蹈中用到一個、甚至多個鼓來當作道具。藝人們經(jīng)常把鼓綁在胸前,腰間,大腿等部位,通過使用手中的鼓槌有節(jié)奏的敲擊鼓面,發(fā)出或重,或輕,或亮或悶的聲音。使音樂節(jié)奏豐富多變,增強氣勢,還起到帶動觀眾情緒的作用,激發(fā)人們的參與欲。動作上則有上身“花”,下身穩(wěn)的特點。下半身多以半蹲狀,弓箭步等形式出現(xiàn),動作簡單,節(jié)奏清晰,簡易,突出穩(wěn),沉的特點,顯示出一種粗曠,豪放的氣勢。當表演人數(shù)多時,還會結合雜技的技藝,通過凳子等道具相壘,堆砌起“高臺”,藝人們在高臺上進行表演,也如履平地,整體上則更顯現(xiàn)出一種輝煌蓬勃的氣勢,看過的人都贊嘆不已,印象深刻。

      二、《一把酸棗》中的山西民間舞蹈

      舞劇《一把酸棗》講述了一個發(fā)生在三晉大地,是一個有著晉商文化背景的哀婉、凄美愛情的故事。以山西特產(chǎn)“酸棗”為作為引子,展開敘述。酸棗不光是女主人公的名字,還是她和小伙計的定情信物?!斑@部舞劇對題材的選擇充分把握了地域文化的特征,并全部浸潤在山西晉商文化的歷史底蘊之中,將時代景觀、文化氛圍、歷史面貌通過封建社會里普通的一對小人物的愛情故事,折射成積極進取,勤奮開拓的晉商精神。同時,作為山西地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地域為基礎,以歷史為主線,以景物為載體,以現(xiàn)實為表象,在社會進程中發(fā)揮作用的人文精神?!?/p>

      全劇共有五幕,在舞劇一開始,一堵大墻,一個荷包,一把酸棗,以及人物的服飾,將山西風味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第一幕交代故事發(fā)生的地點:殷家大院內(nèi),為殷家少爺慶生的熱鬧場面;其中《青碗舞》活潑歡快,《團扇舞》婀娜多姿;《傘頭秧歌》激情如火;第二幕主要為我們展現(xiàn)的是小伙子勤奮刻苦的學習;三幕主要講述小伙子學成歸來的歡愉,與酸棗在一起的美好,對未來的憧憬。但第三幕也道出了管家投毒,為后面的悲劇做鋪墊;第四幕中,殷家內(nèi),酸棗與傻少爺?shù)幕槎Y,《紅燈賀喜舞》《盤鼓舞》震懾人心。但蓋頭揭開,被捆住的酸棗,被封住的嘴巴以及臉上的哀怨,都為我們展示了悲劇的氣息,殷氏撒手人寰,酸棗得知投毒的事情,一系列的打擊,讓一個心存美好,等待愛人的少女瘋了;第五幕,《駝隊舞》雄渾壯觀,氣勢宏大。小伙子歸來在期盼與憧憬中與酸棗相遇,得知心愛的人瘋了,為了換回往日記憶,小伙子吃下有毒的酸棗,西口古道,殘陽如血,一對戀人用生命書寫了千古絕唱。

      《一把酸棗》中舞臺場景、服飾、道具、背景音樂既顯示了山西地區(qū)的風格特色,又有民間舞蹈的傳承與發(fā)展。在舞蹈中,主要采取獨雙群的舞蹈形式。小伙計的獨舞彰顯男子的力量,雙人舞表現(xiàn)兩人之間的深情,不舍與對未來的憧憬。群舞的段落,融合山西舞蹈元素,姑娘們含蓄微笑,內(nèi)心羞澀,歡快都通過舞蹈動作表現(xiàn)出來,手執(zhí)道具,舞蹈隊形流暢通順無不體現(xiàn)了山西民間舞蹈“扭的律動”、“線的流動”“情的神韻”和“道具的妙用”等風格特色。第二幕的男子群舞《傘頭秧歌》,源于山西呂梁地區(qū)。因“傘頭”在秧歌隊中占有重要地位,且手執(zhí)花傘者領頭舞蹈和演唱秧歌而得名:傘頭秧歌。相傳由古代祭祀活動演變而來。規(guī)模宏大,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且極富特色的群眾性節(jié)日歌舞活動的形式。劇中《傘頭秧歌》部分由男性來演,有“過街”“走場子”等主要形式。舞劇中的扭動,夸張的表演、步伐,熱情,壯觀,積極昂揚的精神面貌,體現(xiàn)了三晉文化的精神氣質(zhì)與風貌。

      三、山西民間舞蹈的傳承與發(fā)展

      堯舜制樂作舞,敦化民風,在山西也曾盛行過。《威風鑼鼓》民俗活動中,歌頌堯舜的禪讓,可以看出,山西舞蹈發(fā)展有著悠久的歷史。奴隸社會時期,山西舞蹈主要與祭祀祖先,神靈崇拜結合。到了西周時期,三晉文化是中國古代文化史上光輝燦爛一頁。漢代山西民間舞蹈,武術,雜技等人體動作形式融合為一體;唐代是整個舞蹈發(fā)展的高峰,也是山西民間舞蹈發(fā)展的高峰,宋代山西舞蹈已經(jīng)極具規(guī)模;到了明清,因為山西的經(jīng)濟發(fā)達,人民生活水平富裕,在全國舞蹈衰弱的情況下,唯有山西獨強。新秧歌運動后,是山西民間舞蹈的新生,民間舞蹈與抗戰(zhàn)結合,煥然一新。新中國成立之后,山西民間與時代緊密結合。也漸漸從民間廣場走向舞臺。一直到今天,山西民間舞蹈仍在不斷發(fā)展。

      目前山西民間舞蹈逐漸從廣場走進課堂,走向舞臺。如《黃河兒女情》《黃河一方水》《黃河水長流》等作為具有山西風土人情的元素搬上舞臺。晉中的《小花戲》的發(fā)展較為廣泛,過去的群眾性自發(fā)活動到如今進入課堂,編為教材。在最新的十一屆荷花獎舞蹈比賽中,以小花戲為動作元素的《剪魚兒花》還作為參賽劇目,走上舞臺,這些都表明山西民間舞在不斷發(fā)展。晉北的踢鼓子是山西省有代表性的舞種之一,受到群眾的喜愛。如今,有《晉北踢鼓子秧歌.拔泥步組合》等,這些表演組合都是從各地提取的原生態(tài)動作。它們不僅作為舞蹈動作進入課堂,展示著山西民間舞蹈基本的形態(tài),也展示山西非遺民間舞蹈的在不斷發(fā)展與傳承。晉南的花鼓在2011年作為國家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得到政府與人民的大力保護。在萬榮,傳承人王企人老師將花鼓帶入小學,成為小學音樂的必修課,為的是不讓民間藝術失傳。

      發(fā)展的同時又會帶來一些問題。如:老藝人的去世,舞蹈將面臨無法繼續(xù)傳承的風險;今天信息化,利益化的社會,電子傳媒等替代了傳統(tǒng)的節(jié)日文化,元宵節(jié)的活動也如同走過場。舞劇《一把酸棗》體現(xiàn)了山西風格與元素,但是像《傘頭秧歌》這樣的民間舞蹈,只有出現(xiàn)在元宵節(jié)等喜慶節(jié)日中,并沒有真正的走進課堂。與漢族秧歌同樣的東北秧歌、膠州秧歌等已經(jīng)作為教材,在廣大院校推廣,山西的民間舞蹈,除了本地的一些院校:如山西大學,太原師范等院校在學習,復排以外,并沒有在全國得到廣泛推廣。

      面對這些情況,我們可以先對非遺民間舞蹈資源進行挖掘,與整理。比如:對老藝人的拜訪,讓非遺從民間走入課堂;還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更多的是讓學生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自己去實踐去實地考察;在上課的過程中,知道其動作的“源頭”;其次,對山西非遺民間舞蹈進行傳承與宣傳,不僅是讓非遺民間舞蹈走進大學舞蹈專業(yè)的課堂,還可以讓中小學的學生也進行學習,大力宣傳與保護;最后就是在舞劇的創(chuàng)作方面,將民族藝術注入更多的創(chuàng)新,讓非遺舞蹈從民間走向舞臺。

      四、結語

      綜上所述,山西的民間舞蹈,是山西省寶貴的文化資源。如今,我們需要提高對山西非遺民間舞蹈的保護程度,在廣大的人民群眾積極普及山西非遺民間舞蹈;在專業(yè)的院校中,大力發(fā)揚山西非遺民間舞蹈。讓山西的民間舞蹈能夠真正的走出去,讓我們傳承優(yōu)秀的藝術文化?!?/p>

      [參考文獻]

      [1]藍花花.舞壇一把酸棗,滿臺三晉風情[J].山西藝術職業(yè)學院報,2005.

      [2]趙麗.山西民間舞的發(fā)展現(xiàn)狀與傳承建議[J].黃河之聲,2016,06.

      [3]《中華舞蹈志》編委會.中華舞蹈志(山西卷)[M].上海:學林出版社.

      [4]趙潔.從一把酸棗中看山西地域文化在舞劇創(chuàng)作中的體現(xiàn)[J].北京舞蹈學院院報,2016,03.

      [5]張立華.論民間舞蹈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以山西晉城為例[J].黃河之聲,2015,23.

      [6]紀廣.山西民間舞蹈在“非遺”保護中的發(fā)展考略[J].山西財經(jīng)大學報,2012,S5.

      [7]趙林春.山西民間舞[J].山西文聯(lián)出版社.

      猜你喜歡
      花鼓酸棗秧歌
      小花鼓
      小酸棗打開農(nóng)民就業(yè)增收路
      淮岸花鼓情
      酸棗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
      中成藥(2021年5期)2021-07-21 08:38:46
      金湖秧歌的傳承和發(fā)展
      河北畫報(2021年2期)2021-05-25 02:06:00
      富平村里唱秧歌
      提高酸棗栽植成活率的措施
      河北果樹(2020年1期)2020-02-09 12:31:42
      昌黎地秧歌
      大眾文藝(2019年13期)2019-07-24 08:26:42
      心聲歌刊(2018年5期)2018-12-10 01:44:02
      把咱的秧歌扭起來
      砀山县| 兰溪市| 静乐县| 商都县| 晋州市| 湘潭市| 贵阳市| 安陆市| 遂昌县| 郯城县| 洱源县| 镇赉县| 论坛| 荔浦县| 淮北市| 五常市| 黎城县| 吉隆县| 翼城县| 图片| 西林县| 将乐县| 泾川县| 临夏市| 萝北县| 治多县| 吉安市| 元江| 奇台县| 花莲市| 襄垣县| 永年县| 城步| 承德市| 青阳县| 昭苏县| 辉县市| 鹤岗市| 盐源县| 揭东县| 长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