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 芳
(鄭州市衛(wèi)生學校,河南 鄭州 450000)
隨著全球藝術多元化的發(fā)展,音樂領域的相互融合、相互滲透成為主要發(fā)展趨勢。當前跨界唱法受到廣大群眾的喜愛,同時獲得了良好的發(fā)展[1]。從跨界音樂多元化的角度來看,跨界唱法對高?,F代聲樂教學帶來一些啟示,如何培養(yǎng)一批多元化、綜合化的音樂人才成為高校重視的主要部分。本文就對“跨界唱法”對現代聲樂教學的啟示展開探究,以此為高校培養(yǎng)一批優(yōu)秀的聲樂人才奠定基礎。
跨界唱法是指將現有的唱法界限打破,以新的演唱方式帶給聽眾新的聽覺體驗。我國聲樂界較多的跨界演唱歌手值得學習,如使用混合真假音、男聲和女聲的變換等。跨界唱法有助于發(fā)揮歌手的獨特聲音,同時發(fā)揮歌手獨有的演唱技巧與氣質,給聽眾帶來一場全新的音樂體驗,使聽眾感受到音樂作品的獨特魅力。
跨界演唱主要包括三種類型,分別為演唱方法的跨界、藝術風格的跨界、發(fā)聲技巧的跨界。對于演唱方法的跨界來說,要求演唱者將不同演唱方法融合入到歌曲中,以新的唱法來詮釋歌曲;不同藝術風格的跨界是指演唱者將兩種以上的風格演唱方法熟練掌握,并能將不同風格的演唱方法自如切換;發(fā)聲技巧的跨界是指演唱者通過控制自身的聲音,使音域和音色發(fā)生改變,轉變高低音和不同音色,以此帶給聽眾新的聽覺體驗。
當前我國聲樂藝術得到良好發(fā)展,且不斷朝著主流歌唱形式的方向發(fā)展,且隨著人們對音樂欣賞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音樂表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因此,跨界唱法對高校聲樂教學帶來一些啟示,高校聲樂改革勢在必行。隨著當前音樂市場需求的改變,如果學生只是采用單一的歌唱技巧,那么將無法滿足音樂市場的需求,因此,高校應當將跨界演唱作為教學改革的核心。從實際情況來看,我國聲樂藝術已逐漸呈現多元化,這給跨界演唱人才的需求越來越高,所以分析跨界唱法對現代聲樂教學的啟示具有重要意義。
演唱者在演唱過程中需要用到呼吸,合理的呼吸在演唱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在學校里聲樂跨界唱法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學生呼吸的訓練,合理呼吸能夠防止破音的現象發(fā)生,聲樂學習中的呼吸訓練直接關系到演唱者演唱時是否流暢。美聲演唱與民主歌曲的演唱最基礎的訓練就是呼吸,但當前院校對于呼吸訓練還不夠重視,其主要對學生展開通俗唱法的培養(yǎng),忽視了學生呼吸訓練。因此,在跨界演唱教學中,應采取有效的方法展開呼吸訓練,以此拓展學生的音色和音域,讓學生在演唱過程中能夠自主駕馭高音與低音。另外,跨界唱法對演唱技巧有著較高的要求,因此,教師應注重學生演唱技巧的培養(yǎng),讓學生能夠自如切換多種唱法。呼吸訓練有助于展現學生的演唱實力,使演唱者的優(yōu)美歌聲展現出來,同時讓學生自如的表現演唱情感,提升歌曲演唱的流暢性與感染力。
跨界演唱者尤其要掌握美聲、通俗唱法、民族唱法三種演唱技巧,同時還需要提升聲音、韻律和語言感悟能力,另外,在演唱過程中,還需要注意形體表現與聲音的有效結合,這樣才能使演唱更加富有感染力[3]。因此,在學校里跨界唱法訓練過程中,教師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語言,可以從這六個方面來提升學生的演唱表現力:聲、神、情、味、字、氣。另外,教師還應當重視學生的演唱技巧的提升,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作品的感悟能力。學生只有理解音樂作品所表達的情感,才能更好的將自己的情感表現出來,以此使演唱更富有獨特魅力。學生對音樂作品具有的感悟能力還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音樂創(chuàng)作。
我國聲樂技術發(fā)展會受到兩個因素的影響,分別為自然環(huán)境、地域文化,使得我國各地的演唱風格存在差異,比如,四川的戲曲、蘇州的嘆詞等,就體現了我國聲樂藝術的多元化特點。因此,在跨界唱法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向學生講解不同民族、地區(qū)的聲樂藝術特點,讓學生掌握不同的演唱技巧,使學生的跨界演唱能力得到提升,讓學生從中吸取音樂作品創(chuàng)作靈感。
隨著我國聲樂藝術形式的多元化發(fā)展,聲樂教學中引入跨界唱法理念,以此促進傳統聲樂教學的改革,因此,教師應當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培養(yǎng)學生跨界唱法技巧,提升學生多元化的演唱能力,以此培養(yǎng)一批優(yōu)秀的音樂人才奠定基礎,推動我國聲樂教學更好的發(fā)展?!?/p>
[參考文獻]
[1]虎翼.跨界唱法對現代聲樂教學的啟示研究[J].黃河之聲,2016,17:39.
[2]趙麗娜.高師“跨界唱法”聲樂教學探索[J].四川戲劇,2016,08:167-169.
[3]王黎.“譚晶現象”的研究及其對當今聲樂藝術發(fā)展的啟示[D].河南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