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雷
博茲瓦納共和國位于非洲南部,養(yǎng)牛業(yè)是其支柱產業(yè)之一。對于牧民們來說,最憂心的事,莫過于白天放出去吃草的牛被非洲獅捕殺。為了保護牛群,牧民們只能不停地獵殺非洲獅,非洲獅的數量越來越少。
澳大利亞生物學家喬丹發(fā)現了這個問題后,一直嘗試尋找合理的方法來保護牛群和非洲獅。某一天,他突發(fā)奇想:在牛的屁股上畫眼睛,以威懾它們身后伺機捕獵的獅子。
這個想法是喬丹在看一部紀錄片時得到的啟發(fā)。他在片中看到:一些有經驗的探險者進入原始森林時,都會買個眼睛特征明顯的人偶面具反戴在后腦勺上,目的是防止野獸從背后襲擊;印度伐木工也在后腦勺戴著面具,讓老虎等動物以為它們已經被人發(fā)現而躲開;自然界的生物如一些蝴蝶,翅膀上也有像眼睛的圖案,借此可嚇走一些想捕食它們的鳥。
畫假眼睛的操作方法極其簡單,有刷子和顏料就行,不需要花多少錢,牧民們便抱著嘗試的心態(tài)說:“反正也沒更好的方法,那就試試吧?!?/p>
喬丹和助手們選了62頭牛,并在其中23頭牛的屁股上畫了眼睛,每天晚上他們都會檢查放牧回來的牛的數量。10周后,屁股上沒有畫眼睛的牛被非洲獅獵殺了3頭,而畫了眼睛的牛都活得好好的。
非洲獅等動物捕獵時并不是隨便就撲上去的,它們一般先隱藏起來,悄悄靠近獵物后才發(fā)動突然襲擊。如果它們認為潛在的獵物發(fā)現了自己,正盯著自己看,就不會貿然發(fā)動攻擊了。
喬丹的這一招果然有用,當地牧民也因此不再把獅子當成仇敵,欲除之而后快了。
牛群需要保護,獅子同樣需要保護。維持地球生物的多樣化與和諧發(fā)展,需要更多這樣的奇思妙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