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崇演
有人說,傘是雨中游走的云;我說,傘是江南綻放的花。
老天有風雨,我們有傘——不單是雨具,更是情感。在江南或?;蜃撸瑩蝹愕呐藭L雅迷人,男人會更堅挺穩(wěn)健,傘與雨的對接,雨與人的默契,最是難得的風景。
還記得千年前的那把油紙傘嗎?穿長衫的許書生,在斷橋被一場及時雨打濕了,美麗溫婉的白姑娘恰好出現(xiàn),借給他一把油紙傘,書生的臉上,幾分欣喜、幾分羞澀。于是,借傘還傘,往來反復,演繹出了一段悲喜姻緣。倘若沒有江南的雨,沒有綽約多姿的油紙傘,怎會有這惹人斷腸的故事?
或者,還有那首詩: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總有著那么一點點邂逅的驚艷和驚喜,心中的那個她會否娉娉婷婷地走過,回眸一笑如花?失望或希望間,令人想起白居易的一首詞,“江南雨,古巷韻綢繆。油紙傘中凝怨黛,丁香花下濕清眸,幽夢一簾收”。
南方的風柔,善解風情,故一朵兩朵、三四朵地盛開著——雨滴順著傘檐滴滴答答,情也朦朧,雨也朦朧,淌成詩行;北方的風呢?硬,呼呼地,纖瘦美麗的油紙傘,怎經(jīng)得起?況且,蓋因古時江南之地文雅士人居多,又工于丹青,故將一幅幅作品呈現(xiàn),黑的、藍的、黃的、紅的、花的……徜徉于烏衣巷里,綻放在青石板路上,爭艷于小橋流水邊。
記得有一年我去西湖游玩,在路邊的小攤上買了一把紙質(zhì)的油紙傘,紙為面,竹為骨,發(fā)作線,傘面上是一幅站立的古代仕女圖素凈而美麗,腳下是一片田田的荷葉,傘身體態(tài)婀娜,散發(fā)著桐油的幽香,“小橋流水,煙雨江南”的空靈便濃縮在方寸之間了。
只是,隨著洋傘的登場,油紙傘開始漸行漸遠了。從唐風宋雨里出發(fā)的油紙傘,去哪兒了?
其實,傘,不一定非是得油紙做成,或許那樣才能顯示出歲月的印跡來。但是,只要心中有傘,撐著布傘、絲傘、洋傘、游子傘,躑躅在柳岸,心事隨波而動。
總有這樣的時候,一個人,行于雨中,忽然有另一個人,將他拉至了她的油紙傘下。熱戀中的男女“相依傘下鬢私語,半為遮雨半遮羞”,傘中戀,定格的是愛情,積淀的是回憶。驀然回首,兩個人便成了肯為彼方一生一世遮風擋雨的人。
總有那樣的時分,雨雪中,舉傘駐足的母親或父親,翹首遙望著……孩兒呼喚著奔來,順勢擁兒入傘,一路愛撫,傘下流淌的是涓涓憐愛和殷殷希望。
離鄉(xiāng)的游子傘,傘外是他鄉(xiāng)的梅雨季,傘內(nèi)是故鄉(xiāng)的艷陽天;傘上是他鄉(xiāng)的清明雨,傘下是故鄉(xiāng)的中秋月。
天空是一把傘,家是一把傘,愛是一把傘。行走世間,無一傘隨身攜帶,豈不狼狽不堪?
雨傘,雨中打的。陽傘,遮陽用的??楀\的,絲綢的,油紙的,花紙的,透明的,不透明的。每一朵傘花都有一個故事,關(guān)于江南的情態(tài)和色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