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蓮
[摘要] 目的 探討中晚期食管癌以放療為主不同綜合治療失敗的原因。方法 方便選取2013年5月—2017年6月該院80例綜合治療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為研究對象,分為A組(放療聯(lián)合紫杉醇單藥增敏,40例)和B組(放療聯(lián)合化療,40例),觀察綜合治療效果,分析治療失敗原因。結果 A組治療總有效率(65.0%)與B組(67.5%)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失敗病例中,年齡>65歲63.0%、營養(yǎng)支持不足55.6%、放射性食管炎88.9%、嚴重梗阻22.2%,與治療有效患者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中晚期食管癌以放療為主不同綜合治療的臨床療效相近,導致治療失敗的獨立因素為年齡、營養(yǎng)支持不足、放射性食管炎及嚴重梗阻。
[關鍵詞] 中晚期食管癌;綜合治療;失敗原因
[中圖分類號] R7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7)11(c)-0090-03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paper tries to explore the causes of failure of advanced treatment of advanced esophageal carcinoma in radiotherapy. Methods 80 cases of advanced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esophageal cancer from May 2013 to June 2017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group A (radiotherapy combined with paclitaxel single drug sensitization, 40 cases) and group B (radiotherapy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40 cases), th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effect was observed, treatment failure reason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total treatment efficiency was 65.0%, and that of group B was 67.5%, without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In the treatment failure cases, the age of above 65 was 63.0%, nutritional support was less than 55.6%, radioactive esophagitis was 88.9%, serious obstruction was 22.2%,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radi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esophageal cancer is similar, with the lack of nutritional , radiation esophagitis and severe obstruction.
[Key words] Advanced esophageal cancer;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Failure cause
食管癌是臨床常見消化道惡性腫瘤,多見于40歲以上中老年人群。我國是食管癌高發(fā)國家,食管癌發(fā)病率居世界首位,死亡率在各種惡性腫瘤中也位居前列[1]。綜合治療是現(xiàn)階段臨床治療食管癌的重要方法,指同時或先后應用外科治療、放射治療、化學治療中的2種或以上療法[2]。但受多種因素影響,食管癌治療失敗率較高。該文現(xiàn)以2013年5月—2017年6月該院8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為例,對以放療為主食管癌綜合治療的失敗原因進行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方便選取該院收治的80例行綜合治療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為研究對象,依據(jù)治療方式不同分為兩組。A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齡45~80歲;平均(65.1±8.2)歲;胸上段11例,胸中段25例,胸下段4例;髓質型20例,潰瘍型9例,覃傘型8例,縮窄型3例;病變長度3.0~11.7 cm,平均(6.3±0.9)cm;TNM-II期17例,III期23例。B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齡46~80歲,平均(64.7±8.0)歲;胸上段10例,胸中段27例,胸下段3例;髓質型18例,潰瘍型11例,覃傘型7例,縮窄型4例;病變長度3.0~12.3 cm,平均(6.2±1.0)cm;TNM-II期16例,III期24例。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與排除
納入標準:①病理診斷為中晚期食管鱗癌;②初治病例或距離末次抗腫瘤治療≥4周;③流質或半流質飲食,KPS評分≥60分;④預計生存期≥3個月;⑤放療適應證,總劑量≥60 Gy;⑥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3]:①臟器遠處轉移;②食管出血、穿孔;③合并其它惡性腫瘤病史;④主要器官嚴重功能障礙;⑤腔內(nèi)大量積液;⑥惡病質;⑦活動性感染;⑧研究用藥及成分過敏者。
1.3 方法
1.3.1 A組(放療聯(lián)合紫杉醇單藥增敏) 普通放療(13例):模擬機下食管鋇餐定位病灶,病灶各方向外放5~6 cm為放射野。先予以前后兩野對穿照射,然后予以左右斜野交叉照射(避開脊髓)。療程:2 Gy/次,1次/d,5 d/周,對穿照射劑量40~42 Gy/15次,斜野交叉照射劑量20~26 Gy/17~21次,總劑量60~68 G/32~36次。精確放療(三維適形放療,27例):患者仰臥位,頭墊枕,雙手自然置于身體兩側或交叉抱肘置于額部,熱塑膜固定體位,平靜呼吸,以CT掃描全食管床區(qū)(環(huán)甲膜與腹腔干水平間區(qū)域),層間距3 mm,影像上傳放射治療計劃系統(tǒng)(TPS)并進行三維重建,完成模擬機定位。靶區(qū)勾畫:腫瘤靶區(qū)(GTV)包括原發(fā)腫瘤和轉移淋巴結;臨床靶區(qū)(CTV)包括原發(fā)腫瘤上下兩端外放1.5~2.0 cm、軸向外放0.8~1.0 cm和轉移淋巴結各方向外放0.5~0.8 cm;計劃靶區(qū)(PTV):CTV各方向外擴0.5~1.0 cm。處方劑量:2 Gy/次,1次/d,5 d/周,總劑量64~72 G/32~36次。endprint
紫杉醇增敏:該組全部患者放療期間均同時應用紫杉醇增敏,患者用藥前口服地塞米松預防過敏反應,用藥后予以個性化放療方案,用法用量:注射用紫杉醇每次60 mg/m2靜脈滴注,每周1次。
1.3.2 B組(放療聯(lián)合化療) 該組普通放療14例,精確放療26例,病灶定位、靶區(qū)勾畫、放射劑量及療程等均與A組一致?;煟孩僮仙即悸?lián)合順鉑完整一個周期的化療(TP方案),紫杉醇150 mg/m2,順鉑75 mg/m2;②多西他賽+順鉑周劑量增敏:多西他賽每周25 mg/m2,順鉑每周25 mg/m2,3周為1個療程,用藥期間,予以患者預防過敏、保肝、止吐等針對性處理。
1.4 觀察指標與評價標準
統(tǒng)計治療效果,療效評價標準參照文獻擬定[4]。完全緩解(CR):腫瘤完全消失,食管腔無狹窄;部分緩解(PR):腫瘤長徑乘積縮小30%以上;穩(wěn)定(SD):腫瘤長徑乘積縮小不足30%或增加不足20%;進展(PD):腫瘤長徑乘積增加20%以上(未控)、出現(xiàn)新病灶或遠處轉移。治療有效率=CR、PR、SD。統(tǒng)計兩組治療失敗數(shù),分析治療失敗原因。該研究以PD為食管癌治療失敗評價標準,包括局部失敗(腫瘤未控、區(qū)域內(nèi)出現(xiàn)新病灶或淋巴轉移)和遠處轉移(區(qū)域外淋巴轉移或遠處臟器轉移)兩種[5]。
1.5 統(tǒng)計方法
數(shù)據(jù)以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結果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結果χ2檢驗,以綜合治療失敗為應變量,應用Logistc回歸進行多因素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綜合治療效果比較
A組治療有效率與B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2.2 綜合治療失敗單因素分析
A組治療失敗14例, B組治療失敗13例,共計27例,治療失敗單因素分析見表2。統(tǒng)計顯示,年齡>65歲、TNM-IV期、病變長度>8 cm、營養(yǎng)支持不足、放射性食管炎及嚴重梗阻是兩組綜合治療失敗的單因素。
2.3 綜合治療失敗多因素分析
以綜合治療失敗為應變量,Logist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營養(yǎng)支持、放射性食管炎、嚴重梗阻是導致治療失敗的獨立因素,見表3。
3 討論
對于無手術指征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放化療聯(lián)合是緩解局部癥狀、延長生存期限、提高生存質量的重要方法,其中以放療為主聯(lián)合化療增敏的綜合治療應用廣泛,其主要原因在于食管癌以鱗癌多見,對放療的敏感度強于化療,故以放療為主,聯(lián)合化療發(fā)揮協(xié)同作用,以提高治療效果。該研究中,A、B兩組分別在放療基礎上予以紫杉醇單藥增敏和多西他賽聯(lián)合順鉑周劑量增敏,研究結果顯示,A組治療有效率(65.0%)與B組(67.5%)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鞠文翠等[6]報道的放療聯(lián)合化療增敏有效率(68.0%)相近,高于宋紅梅等人[7]報道的食管癌單純化療治療有效率(29.2%)。
該研究中,兩組共27例治療失敗,占33.8%,其中精準放療治療有效率高于普通放療,但有效病例和失敗病例在兩組放療方法中的構成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表1),表明精確放療的臨床效果優(yōu)于普通放療,但后者非導致放療為主綜合治療失敗的原因。Logistc回歸分析顯示,年齡是食管癌綜合治療失敗的原因,符合既往研究關于年齡是影響食管癌綜合治療預后獨立因素的結論[8],其原因可能在于老年食管癌患者多合并器質性或功能性疾病,身體狀況差,對放療的敏感度及耐受性低,對此,予以老年食管癌放療為主綜合治療應以控制好基礎疾病為前提。此外,營養(yǎng)支持不足、放射性食管炎及嚴重梗阻也是導致放療為主綜合治療失敗的重要原因。其中,嚴重梗阻為腸內(nèi)營養(yǎng)禁忌證,加之患者腫瘤高消耗,靜脈支持營養(yǎng)供給不足,不利于患者維持基本生理功能及免疫力,會降低耐受,增加并發(fā)癥風險。而放射性食管癌為食管癌化療最常見并發(fā)癥,會導致患者放射劑量不足甚至放療中斷,從而導致效果不佳,治療失敗。對此,臨床予以食管癌綜合治療時應注重加大基礎支持,同時充分考慮患者耐受,注意預防并發(fā)癥。以減少治療中斷,促進患者順利完成治療療程,提高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康曉征,馬少華,梁震,等.小細胞食管癌的綜合治療療效分析[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12,15(6):611-614.
[2] 赫捷.食管癌綜合治療的現(xiàn)狀與展望[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13,14(9):657-659.
[3] 陰駿,李濤.食管癌個體化綜合治療的研究[J].國際腫瘤學雜志,2012,39(7):526-529.
[4] 許亞萍,毛偉敏.食管癌多學科綜合治療[J].臨床外科雜志,2016,24(7):527-529.
[5] 李征燃.同期放化療綜合治療食管癌臨床觀察[J].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16,27(3):326-327.
[6] 鞠文翠,王牧民,黃靜,等.TP與PF方案同期放療治療食管癌的療效對比[J].腫瘤防治研究,2012,39(8):1005-1007.
[7] 宋紅梅,桂金川,方向東,等.紫杉醇化療聯(lián)合放療與單純化療治療食管癌的臨床療效比較[J].哈爾濱醫(yī)藥,2014(6):349-350.
[8] 李林峻,吳慶琛,張敏,等.影響食管癌患者預后因素的 Cox 回歸分析[J].重慶醫(yī)學,2016(1):66-68.
(收稿日期:2017-08-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