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耀鵬
日前,我國環(huán)保部門干了件促進政策公平的舉措一一要求“小批量”進口車型也要做16萬公里耐久性排放測試,而此前都是豁免的。那么問題來了,到底什么叫超跑?
超跑大致有這么幾個特點:帥(造型前衛(wèi)夸張)、科技(先進材料設備可勁兒造)、輕(碳纖維、鎂鋁合金)、少(一年也賣不掉幾輛)、戰(zhàn)斗范兒(一切為了速度)、快(頸椎能承受的極限)、猛(少于500馬力不好意思見人)、貴(用錢堆唄)。
扯了這么多,比如奧迪RS 6、梅賽德斯-AMG CLS63 4MATIC、保時捷Panamera Turbo S這些,動力超550馬力、百公里加速不足4秒,算不算超跑?有人不屑一顧,還不夠貴。那么再近一步,蘭博基尼Huracan、邁凱倫625C呢?
這就讓有關部門為難了。都是趴在地上那種的、狂拽帥酷吊炸天的進口車,也都死貴的,讓誰測不讓誰測?為了避免踩低攀高,干脆一塊兒測吧,誰也別搞特殊化。此前有冤枉的,有漏網(wǎng)的,從今兒起一筆勾銷。
像法拉利這樣家喻戶曉的跑車品牌,去年在中國銷售8000輛出頭。但具體到每個型號,有上千輛的,也有十幾輛的,價格越貴,賣的越少。上千輛車拉出一兩輛跑圈兒(現(xiàn)在都是上架測試),還不夸張,測試成本可以攤到其他車頭上。只賣十幾輛的,就有點為難,因為測試完了,這輛車就廢了,打多少折扣都沒人要。關于二手超跑沒人要,則是另一個話題。此時想攤薄測試成本,相當于每輛車加價10%,有點強人所難(說好的不差錢呢)。
還有個別超跑,被稱為究極超跑(Hypercar),譬如布加迪、柯尼塞克和帕加尼等,有些車型每年賣到中國市場只有1輛或2輛??梢载撠熑蔚卣f,新政策實行后,這些車需要和中國說拜拜了。
讓富豪買不到心儀超跑的新政是否有礙公平?畢竟有錢本身不是錯,何況這樣一輛車為國家納稅超過平民車上百輛。但此舉恰恰是維護了公平,至少維護了程序正義。
既然超跑沒有嚴格定義,那么免于測試的范圍也是大小不定的。如此寬泛的自由裁量權,是否會帶來腐敗和權力尋租?答案幾乎是肯定的。
—刀切,看似不大人性化,但在當前的形勢下,容易操作、一碗水端平的政策,比充滿潛規(guī)則的政策要光明磊落得多。而且,實行了也談不上“勞民傷財”、增加社會成本,畢竟超跑距離老百姓家有點遠,但政策公平距離群眾卻非常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