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云
對于農村小學畢業(yè)班學生來說,復習在新課結束后全面進入。作為畢業(yè)班老師,如何上好農村小學畢業(yè)班的數(shù)學復習課呢?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自主探究,激發(fā)興趣
課堂研究表明:學習興趣在學習過程中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學生對學習越感興趣,則對學習越有信心,學習結果也會越來越好。學生學習的興趣越濃,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就會越強,復習效率自然會高。實踐證明,學生互動練習、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能使枯燥的練習變成生動活潑而有趣的練習,使學生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fā)揮。如在復習“平面圖形的面積”后,可設計以下幾個層次的練習:
(1)根據(jù)已知條件,求出下列圖形的面積(長方形、正方形,圓,三角形)。
(2)讓學生動手操作: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一個長方體,并求出它們的面積。
(3)再次讓學生動手操作:把圓平均分成若干份,拼成一個長方形,其長方形的長相當于周長的一半,長方形的寬相當于圓的半徑。
(4)再次推出它們的幾何體,圓柱的體積公式可以把圓柱平均分成若干份,拼成長方體,體積不變,利用長方體推出圓柱的體積,這樣的方法靈活,思維活躍,利用舊知識解決新知識,理解后記憶。
比如,在復習立體圖形的體積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先主動回顧有關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錐形等知識,而且鞏固了“已知正方體的棱長求正方體的體積”“已知圓的周長求圓柱的底面積”“已知長方體的長、寬、高求長方體的體積”,體積之間的大小比較等一系列知識,讓學生體驗到了應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成功感,并加深印象,經久難忘,數(shù)學的魅力及實用功能得到了很好的體現(xiàn)。
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了,課堂氣氛也活躍起來了,課堂上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輕松的復習活動中去。這樣的復習,給每個學生提供參與合作、交流與探索的機會,使學生在參與中求索、在參與中發(fā)展,學習興趣得以提高,所學的知識也得到了升華。
二、設計練習,提高能力
小學畢業(yè)總復習是幫助學生全面系統(tǒng)地理解和掌握小學數(shù)學知識的重要一環(huán),設計練習也是復習中一個必不可少的內容,而提高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數(shù)學復習課的功能之一??倧土曋械牧曨}題量要少、題目要精,除了設計基本題外,還要適當設計具有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習題,拓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聯(lián)系實際思考:在我們生活中,哪些物體是長方體、正方體或圓柱,你能算一算它們的表面積嗎?根據(jù)實際情況求出幾何體的表面積,了解這些物體的表面積應該算幾個面。
例如,圓柱型煙囪,長方體煙囪分別是側面面積和前后左右4個面,魚缸為5個面。例:制作13節(jié)地面直徑為3分米、長為2分米的圓柱形水管,大約需要多少平方分米鐵皮?思維啟動:因為雨水管上下無底面,所以實際是求圓柱的側面面積。注意要求13節(jié)的用料,因為用料問題,所以取近似值要進一法。解:2米=20分米,3.14×3×20×13=2449.2(平方分米)≈2500(平方分米)。
總之,農村小學畢業(yè)班數(shù)學復習課教學,教師要根據(jù)學生個體發(fā)展的差異性,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更好地讓學生理解和記憶所學知識,彌補以往學習知識的不足。還要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分析和討論等方法,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學生提供一個得以發(fā)揮的自由空間,進而達到提升知識、發(fā)展學生技能之目的,切實提高復習課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