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濤
“我以為博濤是像我一樣的大叔呢,沒想到他是個‘小不點兒’。”
“是啊,像博濤這個年齡的孩子,誰會像他一樣那么喜歡郵品啊。”
“博濤,你要加油哦,我們看好你呦?!?/p>
……
坐在回家的公交車上,通過手機看著郵友們在微信群里的互動,我的心里感到很自豪。沒錯,他們說的博濤就是我,一個即將初中畢業(yè)的郵品“發(fā)燒友”。
上周,兩年來一直通過微信群交流的郵友們發(fā)起了自愿參加的線下聚會。雖然快中考了,課業(yè)比較緊張,但我想了想,還是決定放松身心,參加這次聚會,見見這些每天在群里和我熱情互動的郵友們。
今天的聚會,我剛一進門,就感受到大家好奇的目光洗禮。短暫沉默過后,有一位阿姨微笑著對我說:“小帥哥,你是由家長帶著來參加聚會的吧?他(她)是不是在樓下停車了?”我微笑著沖她搖了搖頭,告訴她,我是自己來的。這下,我迎來了更多好奇的目光。直到我說出自己的名字,然后在大家驚訝的目光下,從背包里取出帶來的用于交流的郵品,大家才露出如夢方醒的表情說:“原來真是你??!”
隨著我和郵友們的相認,我們叫著彼此的名字,介紹著自己,然后就各自帶來的郵品展開了交流。我們分享著各自多年來對郵品的由衷熱愛和執(zhí)著找尋的經(jīng)歷,講述著收藏郵品的難忘故事……如火如荼的交流一直持續(xù)到我坐上公交車。
郵友們有所不知的是,我收藏郵品并不是心血來潮或特立獨行,而是有一段特殊的故事。記得小時候,我很不懂事,每年寒假都會拿長輩和父母給的壓歲錢去游戲廳或者網(wǎng)吧玩兒,過足了游戲癮,我還會請小伙伴吃吃喝喝。每次寒假還沒過完,我的壓歲錢就花了個精光。父母知道后,對我一頓斥責,但轉過年來,我還是依然故我。
直到那一年,最疼愛我的姥爺去世了。幫媽媽整理姥爺遺物的時候,我無意間在書柜里發(fā)現(xiàn)了一本集郵冊。那是一本特殊的集郵冊,里面的郵票票面上都蓋了郵戳,而且那些郵票一看就是從信封上撕下來的。
我問媽媽,姥爺收集這些蓋過戳的郵票有什么用。媽媽看了一眼,馬上拿過集郵冊,眼中淚花閃爍,最后竟然有些哽咽了。等媽媽的情緒平復之后,我小心翼翼地問她,那本集郵冊是不是姥爺?shù)男膼壑?,我怎么從沒見姥爺翻過?
媽媽告訴我,那些年姥爺在外地工作。那個時候別說手機、電腦了,連電話都很少見。每周,姥姥都會讓已經(jīng)上初中的大姨給姥爺寫信,然后讓舅舅給姥爺寄信。幾年后,姥爺回來了,媽媽和幾個兄弟姐妹興奮地打開姥爺帶回來的行李,卻發(fā)現(xiàn)除了一本集郵冊,什么零食和玩具也沒有。直到媽媽參加工作以后,才聽大姨無意間提起,姥爺當年帶回來的集郵冊里的郵票,都是從姥姥寄給他的信的信封上撕下來的。
這下不止媽媽淚水漣漣,就連一向“男兒有淚不輕彈”的我,也流下了感動的淚水。我向媽媽央求,想保管這本飽含著了姥爺對姥姥思念之情的集郵冊。媽媽想了想,然后讓我保證一定妥善保管,這才鄭重地將它給了我。
因為經(jīng)常翻看這本集郵冊,我在不知不覺間喜歡上了集郵。一開始,我不太懂,遇到喜歡的郵票就買,最后買了一大堆,卻沒有什么收藏價值。后來,我開始上網(wǎng)查相關資料,有目的地收藏郵票。隨著收藏數(shù)量的增多,我的零花錢明顯不夠用了,已經(jīng)癡迷于此的我只好戒了網(wǎng)絡游戲,可是這也不夠,又不能總伸手找父母要錢。那年過年時,我看著剛剛收到的壓歲錢,突然心念一動……
從此,我就特別盼著過年,因為一過年,我就能名正言順地拿著壓歲錢去買郵票了。后來,除了郵票,我還買了一些首日封和紀念封,而且用壓歲錢訂購了專業(yè)的郵票雜志、書籍,增長了很多關于郵品的課外知識。
好多以前在一起玩游戲的好哥們兒,都問我難道除了游戲,這世上還有更好玩兒的東西?我告訴他們,我“改邪歸正”了,再也不玩網(wǎng)游了,因為我迷上了集郵。好哥們兒感到匪夷所思,笑我變成了古代人,越活越回去。我卻不以為然,他們哪里知道集郵的樂趣呢!集郵要尋覓、收集、整理,既要動腿,又要動手,每一枚郵票無不浸透著我的心血。集郵還有益于身心健康,看著一張張精美的郵票,既獲得了精神享受,又充實了課余生活,真是魅力無限,奇妙無窮。
用壓歲錢買來的郵品,讓我成了資深郵友,除了體驗到壓歲錢給我?guī)淼难苌鷥r值之外,我還對一句古話深有同感——“子非魚,安知魚之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