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在拜訪到第350家時,老總破天荒地答應讓他留下他的劇本。幾天后,他被邀請到電影公司詳談。之后,一部以他為男主人公的電影正式開拍。
他從小就立志做演員、拍電影、當明星。23歲那年,他在邁阿密大學開始寫劇本。他寫了整整七年,這期間很多聽說他夢想的人都不禁嗤之以鼻,有的人甚至還嘲笑他是瘋子,只有他母親義無反顧地支持著他。他就是好萊塢傳奇巨星史泰龍。
在拜訪到第350家時
1946年,西爾維斯特,史泰龍出生在美國紐約市貧民區(qū),原名邁克爾,西爾維斯特·史泰龍。史泰龍在一所慈善醫(yī)院出生,由于難產(chǎn),醫(yī)生誤用助產(chǎn)鉗助產(chǎn),造成史泰龍左臉頰部分肌肉癱瘓,左眼臉與左邊嘴唇下垂,并口齒不清。
1969年,史泰龍進入邁阿密大學學習戲劇。但隨后,史泰龍以差三分從邁阿密大學退學,來到紐約。史泰龍生活的來源是一個義一個的零工:在動物園清洗獅了籠,送比薩餅,幫助別人釣魚,在書店幫人照看書攤以及在電影院當領(lǐng)座員。寫作的同時,史泰龍也開始嘗試在百老匯外圍劇院里找到了一些臨時性的小角色。母親經(jīng)常對史泰龍說:“這么美的世界,有夢想怎么能不占追逐,等你老了,冉后悔已沒有任何意義了?!本褪沁@句話,當年讓兒度徘徊、氣餒的他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向前,全身心投入到他的劇本創(chuàng)作中。
28歲生日那天,他起得特早,回來的時候他手里多了一張地圖,那上面有好萊塢500家電影公司的詳細地址。他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詳細劃定了路線和名單順序。在準備好一切后,他帶著這些年省吃儉用存下的錢,出發(fā)了,盡管他身上的這些錢,加起來還不足以買一件像樣的西服。他帶著為自己景身訂做的劇本前女一一拜訪。為了趕時間,他甚至省去了吃飯的時間,一家完了馬上又去另一家。就是這樣的堅持不懈,第一遍下來,500家公司卻沒有一家愿意聘用相貌平平且咬字不清的他。
面對早已預料的結(jié)果,他沒有灰心,從最后一家電影公司出來,他義走到了第一家電影公司的門口,義是新一輪拜訪與自我推薦。雖然,很多老總很佩服他的毅力和膽識,但兩周卜來,仍然沒有電影公司愿意接受他——一個自己想當主角的平凡人。他仍然沒有放棄,在第三輪的拜訪中,他臉上的表情仍是不卑不亢,他沒有因為自己是重復登門而感到羞愧。他此時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以自己的努力去敲開命運的大門,哪怕是只有萬分之一的機會,也決不放棄。然而,第三輪拜訪依然無果而終。他問母親,我需要繼續(xù)嗎?母親堅定地回答:當然。他再次從最后一家跑到了第一家電影公司的門口。終于在拜訪到第350家時,老總破天荒地答應讓他留下他的劇本。兒天后,他被邀請到電影公司詳談。之后,一部以他為男主人公的電影正式開拍。這部電影的名字叫《洛奇》,而這個創(chuàng)造奇跡的人名叫史泰龍。
憑借《洛奇》一戰(zhàn)成名
1976年,一直郁郁不得志的史泰龍憑借《洛奇》一片成功躋身賣座電影明星的行列。在籌拍之初,由于史泰龍始終堅持親自出演“洛奇”一角,使許多電影公司都犟而卻步,最后好不容易才找來很少的一筆資金,完成了影片的拍攝,卻不料這部講述拳擊手戰(zhàn)勝自我的電影成為當年度好萊塢最大的票房黑馬,不只收獲了2 25億美元票房,還一舉拿下當年度奧斯卡最佳影片與最佳導演兩項大獎。史泰龍終于時來運轉(zhuǎn),一躍成為女/萊塢最炙手可熱的新星。
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史泰龍需要做的就只是在銀幕上不斷的重復自己,1979年《洛奇2》、1982年《洛奇3A先后問世,盡管內(nèi)容大同小異,都是打不垮的拳臺英雄不斷地挑戰(zhàn)自己,打得血肉模糊,最終熬出勝利。但是挾首部曲的盛名,再加上彼時整個美國社會所彌漫著的英雄主義氛圍,他還是獲得了空前巨大的成功。
除此之外,史泰龍這一時期的另兩部作品,《陋巷風云》和《勝利大逃亡》也不能不被提到。拍攝于1978年的《陋巷風云》完全可以看做《洛奇》的摔角版,再加上史泰龍對自身少年時代在街區(qū)廝混生活的記憶,影片黑暗陰郁,卻義不乏奮斗精神,不過可惜的是,票房成績都被《洛奇》系列的巨大成功淹沒了過去。
至于拍攝于1981年的《勝利大逃亡》,雖然票房成績并不算理想,但是將二戰(zhàn)、足球和硬漢電影結(jié)合在一起,尤其是召集了包括球王貝利在內(nèi)的大批真正足球明星加盟,卻意外地成為了影史上的一大經(jīng)典。大家印象非常深刻的周星馳作品《少林足球》,從故事主題和形式上,其實有很大一部分也是借鑒了這部影片。
假如儀儀只有這樣,史泰龍還遠遠配不上如今這樣崇高的地位,一切的轉(zhuǎn)機來自1982年的一部越戰(zhàn)題材影片——《第一滴血》。正是這部情節(jié)簡單,動作場面真實火爆的動作片,直接將史泰龍推向了全球首席動作片代言人的寶座。
確立動作巨星地位
上世紀80年代,反思越戰(zhàn)風潮愈演愈烈,越戰(zhàn)不只成為美國人心靈上的一個巨大創(chuàng)傷,也成為影視作品創(chuàng)作的重要靈感源泉之一。敵人的殺戮,冉加上史泰龍毫無表情的演纖,《第一滴血》迅速成為廣大觀眾熱捧的大片,票房一路走高,其影響力無遠弗屆,沒有任何人種隔閡。甚牟在多年之后,蘭博依日能夠通過錄像帶的形式同時影響到中國,甚牟是越南。
史泰龍一生最偉大的兩部作品,至此已經(jīng)全部誕生了,在之后的歲月里,每當他遭遇到事業(yè)的低潮,只要響應投資商的號召,將這兩部影片拍上一部續(xù)集,總是義能迅速地聚集影迷們的眼球,再次重新振作起來。也是從這時候開始,史泰龍正式開始了作為一名動作明星的演藝生涯。《鐵膽威龍》《破繭威龍》《越空狂龍》《眼鏡蛇》………整個90年代,史泰龍只需要簡單復制自己的表情和演技,再搭配上各式各樣復仇或是拯救的個人英雄主義劇情,就能輕易地取得不錯的票房戰(zhàn)績,同時也更進一步奠定了他作為硬漢派動作巨星的位置。
在這里還必須要著重提到的影片有兩部,《絕嶺雄風》與《炸彈專家》。拍攝于1993年的《絕嶺雄風》是首部u期引進中國內(nèi)地的史泰龍動作大片,因此對于中國內(nèi)地的觀眾來說,記憶特別深刻。同時這部結(jié)合了反恐怖主義、槍戰(zhàn)動作與極限攀巖運動的動作片,首次讓中國觀眾領(lǐng)略了好萊塢以及史泰龍的真實魅力,并且也也開創(chuàng)了極限運動與動作片桕結(jié)合的潮流。多年以后,湯姆·克魯斯在《不可能的任務2》中一場攀巖戲很明顯有致敬的意味,而文,迪塞爾的《極限戰(zhàn)警》系列影片更是直接將這一概念放大。牟于《炸彈專家》一片,在史泰龍的電影生涯中,無論是票房成績還是動作風格,顯然都不能算是上上之作,唯一值得一提的,只有史泰龍與莎朗,斯通一場激情的“動作戲”,讓觀眾首次見識到了史泰龍鐵漢柔情的一面。
二十世紀很快過去,觀眾漸漸升始厭倦打著個人英雄主義名號的恣意殺戮。尤其是隨著電腦動畫技術(shù)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不可能場景都能在電腦上完成了,肌肉結(jié)實的動作明星漸漸不再那么重要。史泰龍盡管也曾經(jīng)嘗試過演纖一些更有深度的表演,但是似乎總顯得與他的形象格格不入。于是,史泰龍漸漸沉寂了下來。
邢大軍據(jù)《當代青年》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