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平定文化積淀厚重,素有“文獻名邦”之稱。多年來,我們承接“文獻名邦”之厚土,積極開展寫字教學,從2007年開始,全縣以寫字教學為切入點和突破口全面推進素質(zhì)教育。2011年,我們確立了“書法育人”的指導思想,通過以點帶面、典型引路、整體推進的總體思路,積極開展縣域整體推進書法教育工作的實踐和探索。通過十余年實踐探索,全縣基本解決了與書法教育工作相關(guān)的師資、課時、管理、評估、培訓等一系列問題,形成了縣域推進書法教育的“十個相結(jié)合”的有效做法,構(gòu)建了縣域推進書法教育的良性機制。
縣域整體推進書法教育,組織領導是關(guān)鍵。我們成立了平定縣中小學書法教育工作領導組,組長由縣政府分管教育的副縣長擔任,副組長由縣教育局局長擔任。同時成立了平定縣中小學書法教育工作指導組,指導組組長由縣教育局分管業(yè)務的副局長擔任,副組長由縣教研室主任擔任??h教研室配備了2名兼職書法教研員。
書法教育推進“三三三”模式的具體內(nèi)容為:依靠三種力量,即縣委縣政府的決策力、縣教育局的管理力、基層學校的執(zhí)行力;依托三支隊伍,即書法教育領導團隊、書法教育指導團隊、書法教育教師團隊;依賴三條途徑,即書法教育與書法特色學校創(chuàng)建相結(jié)合、書法教育與書法校本課程開發(fā)相結(jié)合、書法教育與書法活動開展相結(jié)合。
縣教育局通過制定寫字教學評價標準,加強對寫字教學的質(zhì)量管理。從2007年開始對全縣小學的寫字教學情況進行抽查評估,評估結(jié)果納入對聯(lián)校(學校)的教學監(jiān)控考評。有效的評價促進了學校寫字教學工作向縱深發(fā)展。
根據(jù)《平定縣小學教學質(zhì)量評估考核辦法》和縣教學工作會議精神,縣教育局每學年按照硬筆、軟筆、“雙姿”測評標準,對各聯(lián)校(學區(qū))、縣直各小學、九年一貫制學校進行軟、硬筆書寫測評及一年級學生雙姿(坐姿、握筆姿勢)測評。通過軟、硬筆書寫測評、“雙姿”測評加強縣域內(nèi)寫字教學管理,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習慣,提升書法教育質(zhì)量。
我們按照平定縣省級書法教育實驗校書法教育工作檢查評估量化標準要求,對全縣省級以上58所書法教育示范校、實驗校進行書法教育工作檢查,通過聽取校長關(guān)于書法教育工作的匯報,查閱工作制度、計劃總結(jié)、課程安排、教學設計、活動記錄、師生訓練、教學研究、宣傳報道、競賽成果等檔案資料,深入課堂聽課評課、評估“雙姿”,查看校園書法文化氛圍建設情況和反饋檢查評估意見,進一步促進了書法教育工作的有序開展。
教師保障:教師短缺問題是制約縣域推進書法教育的瓶頸。針對教師數(shù)量不足、質(zhì)量不高的現(xiàn)狀,我們采取多種渠道加強書法教師隊伍建設。措施一:公開招聘書法教師。2015年,招聘了2名書法專業(yè)本科畢業(yè)的學生充實到書法教師隊伍中,采取“走教”的形式保障書法課的開展。措施二:從各中小學現(xiàn)有教師或代課教師中挑選有深厚書寫基本功的教師作為專職教師,進行書法教學。措施三:挑選有一定書寫基本功的語文教師或美術(shù)教師作為兼職教師,進行書法教學。措施四:聘請校外書法專家到校擔任專職書法教師,主要進行軟筆字教學。上述四條措施基本解決了書法教師短缺的問題,保證了書法教學的正常開展。
課時保障:根據(jù)相關(guān)要求,結(jié)合我縣實際,縣教育局要求小學各年級每周在地方與校本課程課時內(nèi)拿出一課時,安排寫字教學。各年級按《書法教育指導綱要》要求進行教學。小學低年級學習用鉛筆寫正楷字。小學三年級開始學習用鋼筆寫正楷字,開始學習軟筆字。初中、高中階段,繼續(xù)堅持學習硬筆字和軟筆字。
教材保障:形成了省編教材為基礎、校本教材與字帖相補充的教材體系。各省級以上實驗校結(jié)合本校實際,積極開發(fā)符合校情的校本教材。
設施設備保障:所有書法教育示范校、實驗校建立了書法教室(或書法工作室或書法展覽室),配置了信息技術(shù)設備,購買了配套的書法文房四寶等教學用具。
縣級定期培訓。縣教育局組織,縣教師進修學校具體實施,每年利用暑假,聘請市書法協(xié)會副主席岳守文老師對全縣40余名書法教師進行培訓。從2014年至2017年,共舉辦培訓班四期,培訓教師160余人次。
組織外出培訓。除堅持定期進行書法教師專門培訓外,積極組織書法教師參加國家、省、市級培訓。2015年10月,我縣派出40余人參加了陽泉市小學書法教師培訓。2016年4月、12月,我縣書法教師共36人赴北京、平遙參加了短期書法教師培訓。專門培訓與外出培訓相結(jié)合,對提高書法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具有較大的引領作用。
學校課題研究。我們積極倡導各個書法教育實驗校開展書法課題研究,探索科學合理的推進途徑、方法。2015年,縣實驗小學、第二實驗小學、東關(guān)小學、西關(guān)學校、立壁學校、南坳中學共有6項書法課題通過山西省教育學會書法教育專業(yè)委員會立項并開展研究。
縣教育局課題研究。縣教育局2016年開始實施科技項目“國家級書法教育基地建設項目”課題研究。一年多來,在構(gòu)建縣域整體推進書法教育的模式、探索互聯(lián)網(wǎng)+書法教育的課堂教學途徑等方面做了許多有效的嘗試。
定期組織書法教育研討會。通過定期組織書法教育研討會,探討提高書法教育教學質(zhì)量的途徑,推廣國家級書法教育示范校經(jīng)驗。2015年4月、2106年5月,縣教育局分別在立壁學校和東關(guān)小學召開了平定縣書法教育研討會。通過觀摩書法課、師生書法現(xiàn)場展示和書法教育教學實踐經(jīng)驗交流,對全縣書法教育教學工作起到了示范帶頭作用。
定期舉辦書法名家進校園活動。我們定期組織開展“書法名家進校園”活動。2016年10月、11月,2017年3月、4月,縣教育局分別在實驗小學、第二實驗小學、立壁學校、東關(guān)小學舉辦了四次“書法名家進校園”活動,邀請我市書法名家鄭恩天、龐宏亮、要守文、王瑞紅、王岳青等老師進行現(xiàn)場觀摩指導、評課議課和專題講座,對我縣書法教師的課堂教學和學生的書寫能力起到了良好的引領作用。四所學校被市書協(xié)授予“陽泉市書法教育示范?!?。
第一環(huán)節(jié):觀察分析。要求學生用眼觀察,牢記形狀,用腦思考,分析原因,總結(jié)規(guī)律。
第二環(huán)節(jié):指導示范。通過利用多媒體播放名家書寫視頻、教師親自示范書寫、學生代表示范書寫等形式進行指導示范。
第三環(huán)節(jié):練習評價。學生練習時教師及時指導,及時糾正不正確的寫法,對書寫優(yōu)秀的同學予以鼓勵。學生練習完畢進行交流評價。
在保障課堂教學有效開展的前提下,我們組建學生書法社團進一步提高學生書寫水平。目前,全縣97所中小學校均有學生書法社團,共計115個,參與學生3750人,覆蓋全縣82%以上的中小學校。
學校展示平臺的建設。全縣中小學校充分利用書法教室、書法展覽室、書法工作室、宣傳欄、黑板報、手抄報等交流展示師生書法作品,廣泛開展各種形式的書法教育展示活動。
縣級展示平臺的創(chuàng)建。在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15年11月平定縣中小學書法教育展覽館落成,建筑面積1000余平米。建設縣級中小學書法教育展覽專館,在全省屬首家。2015年11月,我們組織了涵蓋師生書法作品、教師書法教案、學生書法作業(yè)、書法校本教材的平定縣首屆中小學書法教育展覽。2017年,我們組織了平定縣第二屆中小學書法教育展覽。同時,我們利用《平定教研》介紹著名書法家及其作品,對寫字特色學校的經(jīng)驗進行報道。通過《平定》報學生書畫園地發(fā)表學生的書法作品??h級書法教育展示平臺的搭建,有效激發(fā)了學生的書法學習興趣。
如今,全縣有43名書法教師被評為“三晉書法教育名師”,58所學校被授予國家級、省級書法教育示范學校和實驗學校,6000多件師生書法作品獲省級等第獎。其中,2013年,全縣有30幅師生作品榮登山西省首屆“新蕾杯”中小學師生書法競賽紀念冊中;2016年,全縣師生有56幅作品在省展中展出并入編《山西省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師生優(yōu)秀書法作品選集》一書;縣教研室5次榮獲山西省教育學會書法教育專業(yè)委員會授予的書法教育先進集體;2016年,《山西教育》雜志第3期設專欄向全省宣傳報道平定縣縣域推進書法教育的成功做法與經(jīng)驗;同年7月13日,在教育部和中國文聯(lián)共同實施的“翰墨薪傳——全國中小學書法教師培訓項目”(西北地區(qū)班)培訓會上,做了題為“縣域推進書法教育的實踐與思考”的專題經(jīng)驗介紹和推廣;《平定縣縣域整體推進書法教育的長期實踐與思考》經(jīng)過市級評審,被推薦參加山西省2017年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評審。今后5年,我們將按照《平定縣書法教育五年規(guī)劃》,進一步完善提升書法教育水平的有效制度和評估機制,切實保證和推動我縣書法教育工作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