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瑋
(淮安文化藝術學?;窗?,江蘇 淮安 223001)
首先是“教學”,要符合正常教學的規(guī)范步驟和合理性,不能不遵循教學過程中各個方面的規(guī)律性,其次是“有效”,經(jīng)過基礎的學習,掌握方法后,通過一定時間的練習,以及師生之間的配合能有明顯的進步,最后,要發(fā)揮出學生積極主動性,使教學的效率能可持續(xù)的提高。
指教師對教學目標的追求和為什么要追求這樣的目標的認識。就有效教學而言,是對什么是有效教學的認識和為什么要進行有效教學的認識,是教師對教學的價值判斷,是開展教學的指導思想,對教學起導向作用,支配教師的教學行為。教師要認為開展有效教學是有意義的才會付出時間和精力的努力。
教師的教育知識是開展教學的基礎,也是經(jīng)過一定時間的教學實踐而總結(jié)出的經(jīng)驗、學習的產(chǎn)物。教師的知識是由書本理論知識和教學實踐中積累知識兩部分組成。這些都是教師有效教學的前提條件。
教學責任意識是指教師對應做的教學工作做好的認知和覺察。體現(xiàn)了教師的教學責任感,不僅要提高自身的教學素質(zhì),不斷的學習、提高,積累教學經(jīng)驗,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還要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能力。
通俗一點說,就是老師課上教的東西能讓學生接納吸收多少的能力。一個擁有好的教學能力的老師,不僅會教學生,還會讓學生自我反思、總結(jié)學習過程中的不足,以此豐富自己的經(jīng)驗,使學生擁有自我學習、提高的能力。
優(yōu)化考試選拔的制度,一方面要加強文化考試的力度和比重,不是學藝術就是學習不好,不是學習不好了才去學藝術;一方面要增加專業(yè)考試的多樣性,主專業(yè)考試要加強的同時,也要適當增加音樂基礎知識和素養(yǎng)的考核,還要綜合個人素質(zhì)和學習能力的考查。
聲樂教師要有很強的專業(yè)能力。不僅要有教學能力,還要有演唱示范能力。有的老師會唱不會教,純屬誤人子弟。同時,要有不斷學習和創(chuàng)新的能力,聲樂學習有時是枯燥的,教師要有適應和處理各種問題的能力,不僅是學生技巧上邊的問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心理問題,教室也要給予正確的疏導。
聲樂教師要有一副“好”的耳朵,在教學過程中,能及時聽出學生在音準、音色、發(fā)聲狀態(tài)、呼吸狀態(tài)、演唱情感等一系列方面的問題,并加以糾正,同時要簡單易懂的使學生明白其中的問題所在,教師自身也要能起到示范作用。教師要有因人而異,差別培養(yǎng)的能力。有些學生可能音色不對,有些學生可能音唱不準,有些學生可能在呼吸方法和形體表達以及情感處理上有問題等等,那么就需要老師能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指出不同學生的不同問題的解決方法,對癥下藥。4.聲樂教師要有一定的舞臺經(jīng)驗和鋼琴伴奏能力。有的老師唱得很好但是不會彈,學生體驗很差,那么就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影響聲樂教學的效率。
自己要知道學習聲樂是為了什么,為了上大學走捷徑?還是為了自己的藝術理想?是否真正熱愛歌唱藝術?如果只是為了想上大學走個捷徑,而不具備學聲樂最起碼的嗓音條件和音樂感覺的話,還不如不學;有些學生看人家唱的好,就一味的模仿,追求這種高音而沒有去琢磨怎么唱好高音,結(jié)果最后壞了嗓。所以,既然自己是學聲樂專業(yè)的,就要懂得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切不可本末倒置;不要把聲樂想的有多復雜,聲樂就是歌唱。
老師和學生是教與學的合作的關系。既要明確教師的主導作用,老師在教學中的作用是關鍵的。首先自己應該有一個正確的聲音概念,要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qū)W生表達清楚。又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要以學生為主,設身處地為學生考慮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yǎng)他們對歌唱的濃厚的興趣和真摯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