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亞飛
(長治學院,山西 長治 046011)
沁河流域的民間賽社,古有潞城縣的城隍廟賽、潞城縣南賈村的碧霞宮賽、潞城縣南舍村的玉皇廟、長子縣三嵕廟、平順縣東河村九天圣母廟、壺關縣神郊村真澤宮、陵川縣西溪真澤宮等,都是辦“官賽①”的神廟。但自從1937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以來,這種民間傳統(tǒng)的禮俗儀式便銷聲匿跡了。1997年,在賈村民俗專家杜同海老師的多年努力下,舉辦了繼抗日戰(zhàn)爭以來首屆“仿古大賽”,仿古大賽的程序借鑒了《迎神賽社禮節(jié)傳簿四十曲宮調》和《唐樂星圖聽命文》等文獻中的有關記載。并依舊沿用古儀,在迎神賽社過程中使用傳統(tǒng)的人物和賽禮、儀規(guī)。每逢大賽要有主禮、樂戶、廚師參加。民間流傳有“大賽賽三行,王八、廚子、鬼陰陽”之語,這里“王八”是指參加演出儀式的樂戶,這個稱呼體現(xiàn)了其地位的低下;“廚子”也被稱作“神廚”,儀式上奉神的供品都要由他們來操作;“鬼陰陽”則是指儀式上的主禮生。主禮由陰陽先生擔任,是賽社活動中有關禮規(guī)的掌握者、執(zhí)行者、現(xiàn)場指揮者。由于賽社的禮規(guī)不盡相同,各賽場都有自己相對固定的主禮生,時代繼承相傳,不是隨便一個陰陽先生都可以勝任主禮的。凡主禮,不僅精通文字書表,擅于天文卜算,而且要懂古禮,知音律,來往神前,讀文念表,上下通神,喊禮執(zhí)法,主禮辦賽整套的禮規(guī)文字底本,輕易不傳他人。參賽的關鍵執(zhí)任在“社首”,他是賽社活動的組織者、領導者。賽社中各種祀神活動,社首均要參加,代表社眾向神焚香叩拜,以表達賽社酬神的誠意。另外,像參賽的亭士、幃士、排軍、報食、押盞、前行、后行、膳夫、香老、司茶、司酒、執(zhí)旗、打傘、棚戶、樂戶的粗細藝人、隊戲雜戲演員、迓鼓藝人、采買、執(zhí)役雜務等人員都是辦賽中不可缺席者。
2009年4月26日(農歷四月初二)午后,潞城市翟店鎮(zhèn)賈村碧霞宮(當?shù)厝朔Q“奶奶廟”)迎神賽社現(xiàn)場。
碧霞宮,位于賈村中南方位一元代廟堂,廟門朝南,大門上方嵌有一“九天圣母廟”石匾,進入廟門,里面很開闊一方形廟宇,后殿安有九天圣母神像,左右兩側分別陳列了6個小殿,后殿左右兩側還有兩個無頂小殿。在后殿前5米的空地上建了一個“祭棚”,祭棚下放著案幾和供桌,祭棚的后墻上滿滿的全是用面食炸出來的紙狀墻表,稱為“面祭”。墻表上面的紋路、窗花、文字、飾物等無不是面食所為,可謂精美絕倫。問其究竟,杜老先生說:“賽社賽三行,其中一行“神廚”的水平就體現(xiàn)在祭棚的搭建上?!奔琅锵伦笥覂蓚仁怯眉堅龅乃某鰬颍謩e是《呼雷豹》《四圣會》《大報仇》《五天園》。祭棚上懸玻璃匾額“和中居”,左右兩側分別用八仙故事寫的對聯(lián),左聯(lián):拐李先生道德高,鐘離點首把扇搖。洞賓背劍清風客,彩和瑤池品玉簫。下聯(lián):國舅手執(zhí)云陽板,果老騎驢過趙橋。仙姑敬奉長生酒,湘子花籃獻蟠桃。由于字體用多字合并方式,故看上去左右聯(lián)各8個字。祭棚正對面進廟門的上方是原廟的戲臺(已損毀),如在賽社中需要演隊戲時,就在這個平臺上搭建一個臨時的戲臺。祭棚左側的殿堂墻上貼著“告示”“開鐺文”,以昭告來廟百姓,賽社日期和告誡參與賽社的執(zhí)役們,有關禮儀上的規(guī)定。
4月27日(農歷四月初三)早8:00,頭場。
首先進行下請儀式,主禮生斜站于祭棚前一長凳上,開始宣讀“聽命文”,下面各執(zhí)事一一排列整齊,位于隊伍前方的有1名前行、1名社首,1名香老,1名馬匹,香客若干,后兩側分別潞城王進枝樂戶(1大鑼、1小墩鼓、1小镲、1嗩吶、1笛吶(或笛子)、2笙、1高音管子,共8人),壺關曹柱則樂戶(1大鑼、1小墩鼓、1小镲、2嗩吶(或1嗩吶、1笛子)、2笙、1管子,共8人),后為1“細樂”儀仗、4仿古儀仗、2司燭、4捧花、2捧穗、12亭子、12帷子,分列左右兩側共計35人。然后,在場的除樂戶以外的所有人,必須跪領神祗。之后,迎神啟程,大鑼一敲,樂戶開吹。一行人等浩浩蕩蕩前往玉皇大帝廟去“接神”。途中,兩支樂戶演奏《勸金杯》《開關》《小開門》等曲牌,玉皇大帝廟內,眾人磕頭將置于神廟內的玉皇大帝神像請出,由香客們?yōu)橛窕蚀蟮巯駫呷ド砩虾娃I子上的灰塵,后返回碧霞宮,樂戶先奏《大開門》,路上其他曲牌不變,在進入碧霞宮大門口時,樂戶演奏《迎仙客》,由土地、五道仙人接駕,主禮唱“接駕文”將玉皇大帝接到祭棚前,進行“安神”儀式?!鞍采駜x式”結束后,進行“跑太陽”儀式,將一小供桌抬到廟外觀禮臺前,面向東南方向,進行拜祭太陽神。先是馬匹服侍香老上香(3柱),樂戶在上香叩拜時奏樂。后3奠酒,初奠酒后,前行致酒辭。奠酒結束四拜禮,返回廟中結束。之后,全體賽社成員參加村上舉辦的“潞城市翟店鎮(zhèn)賈村賽社文化藝術節(jié)”的觀禮活動,期間采訪牛其云老師,他說,“這本不符合迎神賽社的正常程序,但是沒辦法,領導要求,必須配合。”觀禮活動上,我們看到了民間社火“皇扛”“走高蹺”“秧歌隊”“威風鑼鼓”、另外儺戲有“跳方相”“沖瘟”“大頭和尚戲柳翠”“調監(jiān)齋”等等。
下午3時,供“下馬宴三盞”,該儀式是在廟口內左右兩側擺放兩張供桌,上面放滿了各種祭祀用膳,有專人負責往亭子的托盤里放供品。該儀式進行前,首先由馬匹服侍香老上香(3柱),此時,樂戶演奏《拜鼓》;之后,香老獻酒(3次)。初獻酒后,由前行致獻酒辭,兩側樂戶各獻曲一段,王進枝樂戶獻酒曲牌《滿堂紅》、曹柱則樂戶獻酒曲牌《上黨正二黃》一句。之后,主禮在祭棚前宣讀了“下馬文”后,在前行的帶領下,樂戶和口含“禁口花”的亭子、帷子們分兩側從祭棚走到戲臺下迎上供品開始“供盞”,由亭子們采用“燕行交叉”的方式返回到的后殿前,將供品放到供桌上,叩拜后同樣交叉后返回祭棚前等候下趟供盞。在供盞行進過程中,樂戶演奏《勸金杯》《小開門》等曲牌。供盞內容,一盞為茶、二盞為酒、三盞為饌食。而后,再送一趟茶,下馬宴三盞完畢。之后,進行“領羊禮”,主禮宣讀“領羊文”,樂戶演奏《東北大秧歌》,羊被牽到祭棚前,由兩側樂戶的科頭,來“祭羊”,就是將一杯酒灑在羊背上,然后摸一摸灑酒的羊毛以示洗羊。“領羊禮”結束后,進行“祭風”儀式,儀式同前“跑太陽”儀式。只是供桌擺放改在碧霞宮神池的前面,方向正西,祭奠風伯神。祭風儀式結束后,由兩支樂戶依次獻戲《烏鴉山》,并要求演奏整本戲。獻戲結束,頭場儀式完畢。
4月28日(農歷四月初四)早8:00,正場。
首先進行“金雞報曉”儀式,由樂戶使用嗩吶模仿雞叫,主禮唱禮“報曉文”,而后“出寢文”,前行帶領眾人,到后殿廟中,奏樂請出為神盥洗的香客,行“稟神盥漱禮”,香客們手持梳子、毛巾、臉盆等,做洗臉、梳頭等動作,過程無不小心從事,有條不紊,為主神盥漱。之后,三上香、三奠酒、四拜禮后,進行“卯宴三盞”儀,第一盞敬茶,曹柱則樂戶獻茶曲《萬年歡》、王進枝樂戶獻茶曲《打茶曲》。第二盞敬酒,曹柱則樂戶獻酒曲《勸金杯》、王進枝樂戶獻酒曲《勸金杯》。第三盞敬壽面,樂戶獻《清戲》(1嗩吶、1墩鼓、1小鑼、1小镲,共4人),清戲不同于其它獻曲,只有一個嗩吶主吹,并且要吹三段加尾聲,同正常獻戲是一樣的,只不過是清淡一點而已。三盞結束后,最后再供一趟茶水。后三上香、三奠酒、四拜禮。卯宴三盞儀完畢。曹柱則樂戶神前獻戲《大拜壽》、王進枝樂戶打《太平鼓》。而后進行“猿猴脫殼”,只見一男童,頭戴猿猴面俱,身穿黃綢短褂,側臥于一張黑色氈布之上,用一塊紅布將其蓋住。由樂戶將其圍成一圈,亭子和帷子再圍一層。脫殼前,由樂戶小墩鼓猛打一通,然后有社首、香老,用一漏篩,將面粉均勻撒到他的身上,隨后將猿猴抬走,氈布上便留下一清晰的猿猴輪廓,5個手指清晰可見。然后,將脫殼氈布抬至祭棚供桌前供起。
下午3時,供正十二盞,儀式過程同前“卯宴三盞”不過是中間供盞內容略有不同,分別是茶、干獻水果(核桃、棗、蘋果)、酒、饌食(太陽餅、月牙餅,合稱“日月餅”、寸金錠、連頭饃、松花餅、綠毛龜、佛手、松疙瘩8種),其中樂戶演奏時間同“卯宴三盞儀”,不過是曲牌有些許變化。正盞結束后,進行“跑太陰”儀式,儀式過程同“跑太陽”,不過供桌方位擺放在九天圣母池前,面向正西方,祭奠太陰神。跑太陰儀式結束后,由樂戶神前獻戲,王進枝樂戶獻戲《大拜壽》、曹柱則樂戶打《太平鼓》。獻戲結束,正賽儀式完畢。
4月29日(農歷四月初五)早8:00,末場。
首先,末場供八盞,儀式過程和樂戶演奏時間同前“卯宴三盞”。供盞結束后,曹柱則樂戶神前獻戲《岐山腳》,主奏樂戶牛全科在戲中,顯示了高超的“耍牙”和“鼻吹”雙嗩吶等技巧,獻戲完畢?!八蜕瘛眱x式開始,三上香,三奠酒、四拜禮。后由前行帶領眾人排成一隊,繞廟院一周,樂戶吹奏曲牌同前。從廟門中行分班,行至祭棚前,由社首杜同海老師三上香、除樂戶外,全體人行五拜禮。送神打彩、香客化彩(將彩色紙位于香爐前焚燒),前行站于紅凳上致送神打彩辭。
最后,由主禮帶領所有樂戶給諸神三上香,行五拜禮。送神儀式完畢。至此所有儀式全部結束。
注釋:
①官賽,又稱大賽,是圍繞一座神廟由許多村社聯(lián)合舉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