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關于加強中小學幼兒園安全能力建設的意見》中明確指出,確保校園師生生命安全、提高廣大師生安全能力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必然要求,是建設人力資源強國、提高我國人才綜合素質(zhì)的重大舉措,是政府各有關部門的重要責任。就強化和落實學校安全能力建設,筆者一行對山西省S市7所學校進行實地調(diào)研。
安全有序的校園環(huán)境是學校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基礎和前提條件,校園安全關系到學生健康成長、學校秩序穩(wěn)定及社會良性發(fā)展。通過調(diào)研,筆者了解到山西省S市在學校安全能力建設上進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同時,在此過程中也存在部分有待完善之處。
調(diào)研了解到,山西省S市許多學校在安全能力建設上成績突出,均開展了諸多有益探索,為該市校園安全及師生教育教學活動的有序順利開展提供了保障和條件。這些探索主要集中在安全教育課程實施、安全演練、安全責任落實、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家校共管體系建設及安全考核體系建設上。第一,在安全教育課程實施方面,7所學校均將安全教育課程列入課程計劃,在課表中也都設置了安全課程,并且能夠達到每周一課時,使學生從認知上加強對自身安全的重視。第二,在安全演練方面,各學校均積極響應文件號召,開展涉及全校師生的大范圍安全應急演練,并結合安全教育日開展形式多樣的安全教育實踐活動,促進學生從活動中掌握安全知識和安全技能。第三,在安全責任落實方面,各學校嚴格按照上級相關要求認真安排、合理部署,從上到下機構健全、責任明確,切實加強學校安全工作的領導機構建設,成立校安全工作領導組,并層層簽訂了責任狀,真正做到了職責清、內(nèi)容細、任務明。另外,校安全工作領導組均層層分解,壓實責任,把“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知責履責,失職追責”真正落到了實處。第四,在安全保障體系建設方面,穩(wěn)固“三防”(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設安全隱患排查臺賬,設立安全緊急疏散示意圖。其中,H學校與交警部門密切聯(lián)系,積極配合,合理部署學生上學、放學路段交通,排除學生上學、放學中途隱患。第五,在家校共管體系建設方面,學校均定期召開家長會,與家長簽訂家校聯(lián)系安全責任書,并印發(fā)教育部《致全國中小學生家長的一封信》,部分學校還成立家長委員會安全教育專委會,同家長一道,共同聯(lián)合保障學生安全。其中,Y中學設置家長會意見征詢卡,收集家長意見,有實施,有反饋,真正意義上做到了家校合作。第六,在安全工作考核體系建設方面,學校均與相關教育行政部門簽署安全工作目標責任書。其中,Y中學開展班主任工作問卷調(diào)查、教師(學生)消防安全測試及安全知識量化考核。第七,在安全資料建設方面,各學校也下足功夫,做到了安排部署、實施過程及總結歸檔的有效統(tǒng)一。通過這些探索,S市7所學校安全工作機制進一步完善、師生安全意識進一步增強,制度健全,科學合理,規(guī)范有序,為山西省學校安全能力建設工作的進一步開展提供了參考,也為兄弟省市學校安全工作建設的進一步完善提供了借鑒。
山西省S市各學校在安全能力建設方面提高認識、完善機制、加強領導、規(guī)范運行、認真排查,盡力做到學校安全隱患最低化、師生安全意識提升最大化及學校安全工作開展最優(yōu)化,是山西省安全能力建設方面的重大突破。
在肯定山西省S市所做工作的同時,也應發(fā)現(xiàn),其在校園安全能力建設上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第一,部分學校未成立安全教研組,也未設專門的安全教研員;第二,部分學校對教職員工安全培訓缺乏,對教師開展“珍愛生命,規(guī)避危險”相關的培訓工作較少,同時缺乏相應的應急救護培訓;第三,安保器械不完備;第四,校園內(nèi)缺乏安全警示標志及標牌,例如車輛限速標志等;第五,部分學校監(jiān)控值班記錄有待完善;第六,學校安全緊急疏散示意圖不完備,部分學校存在有總疏散示意圖而沒有分層疏散示意圖的狀況或者有分層疏散示意圖而無總疏散示意圖的情形;第七,部分學校對校園安全的考核缺乏過程性支撐材料及落實狀況。
從根本上對校園安全隱患及問題進行應對和解決,是我省當前校園安全建設過程中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
學校是開展教育的機構,履行著培養(yǎng)人才的職能。校園安全建設的好壞關系到各項教育教學活動是否順利開展,甚至關系到各項教育改革是否穩(wěn)步發(fā)展。
要保障學校安全能力建設,就應有相應的投入。現(xiàn)階段,學校安全設施的完善更新都很有必要,因此國家要加大資金投入:一是設立安全教育發(fā)展專項基金,主要用于基本安全設施的維護、保養(yǎng)及更新,例如安保器械、圍墻、公共防護欄、交通標志、減速裝置、消防設施及實驗室配備等。二是劃撥資金用于宣傳及講座等,加大校園安全法制教育的宣傳,通過定期開展多形式、多層次的安全教育宣傳工作及講座,使廣大教職工和學生牢固樹立安全意識,切實保障自身安全。
相關教育科技部門應匯編各區(qū)學校安全能力建設過程中的特色之處,使當?shù)靥厣玫介L效推廣,也能使相關縣市各學校相互借鑒,取長補短,從而彌補校園安全能力建設過程中自身的不足和缺陷。為此,教育科技部門應做到以下幾點:第一,編制《校園安全特色匯編》,推廣和發(fā)揚本地區(qū)在校園安全能力建設過程中的長處。例如,Y中學設置家長會意見征詢卡,開展班主任工作問卷調(diào)查、教師(學生)消防安全測試及安全知識量化考核,另外該學校在對學生安全知識普及上有試卷、有作業(yè),而且涉及知識面廣,形式新穎、內(nèi)容多樣,值得借鑒;第二,編寫、發(fā)放《安全管理手冊》及《安全知識小冊子》,普及安全知識,提高師生安全素養(yǎng)。
在校園安全能力建設方面,學校應主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匯編學校安全教育校本課程教材。在學校發(fā)展過程中,根據(jù)自身校園安全狀況,制定符合學校長期發(fā)展的安全校本課程,對校園安全的維持具有重要意義,對學校安全工作也發(fā)揮著指導作用。例如,山西省S市某區(qū)L中學在現(xiàn)有統(tǒng)編的安全教材上,編寫了校本教材,內(nèi)容涉及安全篇、制度篇、責任篇三大主題,該教材從安全意識上、制度上及責任上都做了精準的闡述,對指導學校安全工作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第二,學校應組織教職員工進行安全培訓及開展教研活動。在學校安全能力建設和安全教育過程中,教師主要扮演著傳播知識的角色,這就要求教師擁有豐富的安全專業(yè)知識。另外,《中小學安全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提出在安全教育開展中,學校要加強相關的教研活動。
校園安全是教育的前提和保證,能夠凸顯教育的重要價值;校園安全也是生命教育的題中應有之義,應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