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增坤
【摘 要】依法維護教職工權益是高校工會的基本職責。論文剖析了高校工會依法維權面臨的挑戰(zhàn),并提出相應的建議,力求促進我國高校工會依法維權職能的提升。
【Abstract】Maintaining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eachers and workers according to law is the basic duty of the labor union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labor un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promotion of the rights of labor unions in China.
【關鍵詞】高校;工會;依法維權
【Keywords】university and college; labor union; safeguard of rights according to law
【中圖分類號】D412.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8)01-0113-02
1 引言
高校工會是學校黨政聯(lián)系教職工的橋梁和紐帶,肩負著組織和教育廣大教職工依法行使民主權利,發(fā)揮主人翁作用的重任。同時,高校工會還要緊緊圍繞學校中心工作,組織和引導教職工開展各種精神文化建設活動,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
2 高校工會依法維權的必要性
高校工會具有階級性、群眾性。高校工會開展的各項活動,都是建立在教職工群眾自愿基礎上的。高校工會工作地點的特定性、工作對象的特殊性,決定了高校工會依法維權的必要性。
2.1 依法維權是高校工會的法定職責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指出:“中華全國總工會及其各工會組織代表職工的利益,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工會的基本職責。工會必須密切聯(lián)系職工,聽取和反映職工的意見和要求,關心職工的生活,幫助職工解決困難,全心全意為職工服務”。高校工會是全國工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開展工作時,必須明確依法維護教職工的合法權益是其應盡的法律義務。
2.2 依法維權是提升高校工作水平的需要
高校工會具有制衡、疏通、凝聚校園關系,營造和諧校園文化的積極作用。而高校工會只有依法維護教職工合法權益,做教職工權益的代表者和維護者,才能夠切實發(fā)揮自身作用,提高工會工作地位和工作水平。
2.3 依法維權是構建和諧校園的必然要求
校園文化建設離不開教職工的努力。近些年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化,市場經濟的不斷發(fā)展,高校在內部管理、人員選聘、福利津貼等方面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這些變化直接影響教職工的切身利益。高校工會要積極發(fā)揮自身作用,傾聽教職工心聲,協(xié)調處理各方關系,避免校園不穩(wěn)定因素的產生,從而助力和諧校園的建設。
3 高校工會依法維權面臨的挑戰(zhàn)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明確規(guī)定“工會是職工自愿結合的工人階級的群眾組織。中華全國總工會及其各工會組織代表職工的利益,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高校工會是學校黨委領導下的教職工自愿結成的群眾組織,具有參與、維護、建設和教育職能,肩負組織和教育廣大教職工依法行使民主權力的責任。但目前高校工會依法維護教職工合法權益還存在許多的問題。
3.1 組織存在行政化
高校工會發(fā)展逐步顯現(xiàn)出行政化的問題。其一,因其接受上級教育工會和學校黨委的雙重領導,且以后者為重,工作內容傾向學校黨政公務,工作性質行政化。其二,其組織機構呈現(xiàn)出層級化,機構設置呈現(xiàn)行政化。其三,在人員安排方面設有主席、副主席、辦公室主任等職,工會工作人員職位出現(xiàn)層級化、行政化。
3.2 角色矛盾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明確規(guī)定“工會各級組織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建立。各級工會委員會由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民主選舉產生”。但現(xiàn)實中,高校工會主席一般是由學校直接任命。同時,高校工會接受上級教育工會和學校黨委雙重領導,由于高校工會活動的開展、工會經費等受所處學校的影響較大,從而使得高校工會更依賴于學校,也更聽從于學校領導。
3.3 維權能力有限
《中華全國總工會關于加強協(xié)調勞動關系、切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推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決定》中指出維權工作的內容包括方方面面,而現(xiàn)階段高校工會的工作重點更多的是組織工會會員活動、幫扶困難教職工、提供一定福利,很難發(fā)揮其依法維護教職工權益的職能。當教職工權益受到侵害時,工會所能行使的職權更多的是要求、建議、調解、幫助,在教職工依法維權過程中最終能夠做出決策的仍是學校黨政機關。
3.4 雙向維權意識淡薄
高校工會維權涉及兩個主體,一方是工會會員,一提及工會,很多人的印象都是停留在開展各類文體比賽,很少與權力申訴機構相聯(lián)系。因而,教職工權利受到侵犯時要么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要么積極尋找相關司法或行政部門進行申訴。教職工更多的是將工會視為福利機構,缺乏對工會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認識,從而也反映出教職工在權益受到損害時,主動向工會提出維權申請的意識淡薄。
另一方是工會管理層,目前我國很多高校工會并沒有設立專門的教職工維權機構,僅是通過相關的會議進行維權。由于高校工會管理人員多數(shù)是由學校任命的,因而在工會開展工作時更多的是聽從學校的工作安排。教職工與學校發(fā)生利益糾紛時,高校工會主動為教職工提供維權的意識比較弱化。
4 提升高校工會依法維權能力的建議endprint
2014年10月23日,習近平在同中華全國總工會新一屆領導班子集體談話時指出:“我國工人運動的時代主題,是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工會要牢牢抓住這個主題,把做好新形勢下職工群眾工作、調動職工群眾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作為中心任務,竭誠為職工群眾服務,切實維護職工群眾權益,不斷煥發(fā)工會組織的生機活力”。高校工會只有找出存在的問題,根據(jù)實際情況提出解決對策,才能更好地履行維護教職工合法權益的職能。
4.1 完善高校工會法律制度
要進一步細化工會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明確權利與義務,為維護教職工合法權益發(fā)揮應有的作用。
①賦予高校工會獨立的法律地位。要充分發(fā)揮高校工會的作用,首先應明確其獨立的法律地位。明確高校工會與學校之間的關系。強化上級教育工會對高校工會的領導職能,明確高校工會工作人員選拔、職位升遷、工資待遇、福利津貼等方面均由上級教育工會負責,同時受學校黨委的監(jiān)督,盡可能減少學校對高校工會工作的直接干預。②完善高校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高校教職工代表大會(以下簡稱教代會)是教職工參與高校工會工作的重要途徑。高校工會是教代會工作的機構,是推進高校民主、和諧發(fā)展的助力器。但目前我國高校教代會制度流于形式,需要從法律制度上對教代會制度予以保護。第一明確教代會職權,發(fā)揮教代會的監(jiān)督權,保障教職工的知情權、參與權,充分實現(xiàn)高校工會公務透明公開。第二規(guī)范教代會實施程序,使教代會召開時能夠有章可循、按步驟開展。
4.2 加強高校工會維權職能宣傳,提升會員維權意識
高校工會維權職能的提高,需要高校工會的自我推銷。一方面使實行依法維權的工作人員有為會員維權的職責,另一方面使權益受到侵犯的會員有尋求工會依法維權的意識。在工會管理人員方面,著手于職前教育,通過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中國工會章程》等法律法規(guī)的內容,使工作人員完全掌握工作職責與權利,明確工作重心。同時將依法維護教職工權益納入工會管理人員的考核標準,作為其晉職升遷的考核條件之一,從而進一步提升高校工會維權能力,真正落實依法維權,切實保障會員的合法權益。高校工會應明確維權是其重要的一項法定職責,要依法獨立地開展維權工作,找準自身的位置。
4.3 拓寬教職工維權訴求渠道
任何權力的維護,都需要有效的溝通機制。為更好地維護教職工的合法權益,有必要拓寬教職工維權渠道。目前許多高校工會都已建立了自己的網(wǎng)站,及時將工會的動態(tài)進行公布,這有利于教職工及時了解工會工作內容。工會網(wǎng)站上設有主席信箱、工會工作信箱,以及高校工會出版的工會刊物,這些都有利于教職工維護自身權益?,F(xiàn)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還不僅限于此。通過微信、微博,適時發(fā)布工會信息,教職工也可通過這些網(wǎng)絡平臺隨時了解高校工會動態(tài)。若遇到權益受損時,也可進行申訴,而且沒有時間、地域的限制。除了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可以增設高校工會維權辦公室,專門辦理教職工依法維權事務。
維護教職工合法權益,既是高校工會的基本任務和職責,也是高校改革、發(fā)展,創(chuàng)建和諧勞動關系的客觀要求,同時也符合中共十九大精神。各方應共同努力,不斷提升我國高校工會依法維護教職工合法權益的能力和水平,從而更好地促進高校健康、良性發(fā)展,推動和諧校園、和諧社會的建設。
【參考文獻】
【1】張輝.新時期高校工會維權職能履行狀況研究[J].科技資訊,2013(33):213-214.
【2】胡艷香,謝建冬.高校工會維權的現(xiàn)實困境及法律對策[J].法制與社會,2013(16):171-173.
【3】張宇.當前我國高校工會研究[D].上海:華東政法大學,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