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學軍
摘要如僅僅從有沒有人填滿空缺職位的角度看,當前總體上不存在校長短缺的問題:如從吸引優(yōu)秀潛在候選人或在任校長的角度看,中小學校長更替工作面臨諸多挑戰(zhàn)。工作負荷與回報、工作壓力與支持的不相對稱、領導工作與業(yè)務工作的沖突,以及似乎沒有止境的外在瑣事,使得越來越多符合資格要求的潛在候選人和在任校長,不愿意擔任校長職位。政府與教育主管部門需要從提高工資待遇,完善學校領導模式,減少外部干擾以及提供支持、指導與關心等方面,增強中小學校長職位的吸引力。
關鍵詞學校領導研究:校長更替:潛在候選人:在任校長:共享領導:雙元領導
“領導更替的相關研究顯示。校長更替是學校走向失敗的最常見原因之一。無論教師可能做什么。任命或留住一名新校長。被視為改進薄弱學校最為重要的策略之一?!比欢?,在某種意義上,有如哈格里夫斯(AndyHargreaves)所言,“幾乎沒有多少事情比領導更替更不成功了。我們經常不能很好地管理更替工作。甚至忽略它?!碑斍?,“誰來做校長”便是我國中小學校長更替工作面臨的—項挑戰(zhàn)。
一、是否存在校長短缺問題?
“誰來做校長”這一問題,表達的是能否有足夠合適的人擔任校長職位的擔心。一直以來,在我國學校領導實踐與研究領域。大家關注更多的是“誰能做校長”的問題。其隱含的認識是。校長候選人的供給不是一個需要操心的問題,人們重要的是如何在眾多候選者中選拔與培養(yǎng)出符合條件的人。然而。這種“候選人充足”的認識未必與事實完全相符,這可從三個層面來理解。
1.數(shù)量上“夠不夠”?
新世紀以來。西方一些國家出現(xiàn)了校長候選人短缺的問題。美國的一些州和學區(qū)面臨嚴重的校長“代際更替”問題。英國一項2005年針對報紙上招聘校長廣告的研究顯示,過去十年的廣告數(shù)量超過了平均數(shù),達到2688份,其中2001~2005年的數(shù)量為最多。很多學校第一次登出廣告后,還難以招聘到校長。相比來看,我國總體上還不存在中小學校長職位無人可用的情況,各地基本都建立了一支中小學校長后備干部隊伍,形成了校長潛在候選人“蓄水池”。能夠保證在職位空缺時有人可用。不過,如果從性別、地區(qū)等角度看,那么我國還是存在校長短缺問題的。很多調查研究都表明,我國中小學校長隊伍中存在著非常明顯的性別比例失衡問題。女性校長的數(shù)量偏少。同時。農村地區(qū)中小學校長潛在候選人不足的問題也日益凸顯。多份有關農村校長隊伍基本情況的報告提到,“校長后備人才缺乏”,不少校長“不愿在農村學校任職”?!坝袧摿?、有基礎的學校工作者無法及時補充到領導崗位?!?/p>
2.態(tài)度上“想不想”?
態(tài)度問題有兩方面意義:一方面。教師或中層干部做校長動機的強弱,會直接影響校長后備人才的規(guī)模。當下的很多教師不再將擔任校長作為個人發(fā)展的追求。一位教師提到:“‘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當校長的老師不是好老師!二十多年前,一群師范生以此作為畢業(yè)誓言。拼命工作,然后提干,成為‘長字號人物一一這就是我們的人生規(guī)劃?!比缃?。這種情況已經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中層干部是中小學校長后備人才的主要來源,但不少中層干部表示沒有要當校長的想法。做中層也是無所謂或情非得已。并不是為了將來有機會做校長。這在一定程度上使一些中小學中層干部的選拔也變得困難。另一方面,在任校長的意愿與認同程度,是后備人才是否存在緊缺問題的一個表征,也對后備人才的需求有著間接影響。一項涉及440名中小學校長的調查顯示,有28.6%的人后悔當校長,另有27.0%的人有相關感受。如果有重新選擇的機會。29.3%的人表示不想或不太愿意做校長,只有30.2%的人會堅定地選擇再次做校長。讓人不安的是,似乎越是優(yōu)秀的校長,不想當校長的愿望越強烈?!安辉缸鲂iL的人在做校長”有著“雙側”意味:一側是供給不足,積極爭取做校長的人不多:另一側是需求增強,要發(fā)現(xiàn)與培養(yǎng)更多愿意做校長的人。要找到能夠及時接任校長職位的人。
3.素質上“好不好”?
素質好不好,是更為重要的問題。用芬克(DeanFink)的話說,“如果教育目標是動員或強制教師與學生遵循自上而下的指令,以完成根據(jù)考試分數(shù)來定義的狹窄目標,校長更替的挑戰(zhàn)是不存在的。如果我們真正關心的是讓學習領導者管理我們的學校。其努力使學生能夠在知識社會中取得成功,能以真誠專業(yè)的態(tài)度對待教育工作者。那么就任重道遠了?!本蛯嶋H情況而言,在教育水平大幅提高,學習體系日益完善,教育教學改革與管理經驗更加豐富的背景下。當前素質上符合校長任職資格的人,如果不能說比已往更多,那么至少是相似的。關鍵是這些具備良好領導素質的人。越來越少地將校長職位作為追求。越來越不愿意堅守在校長崗位上。
因此,僅從數(shù)量上看,中小學校長人才是比較充足的,除分布不均外,總體上不存在合格候選人短缺的問題。真正的問題是。如何使有抱負、有能力為學生幸福成長真誠服務的候選人或在任校長,愿意追求校長職位,愿意繼續(xù)留在校長崗位上。這是當前中小學校長更替工作面臨的挑戰(zhàn)。
二、何以越來越多優(yōu)秀者不愿做校長?
為什么越來越多優(yōu)秀的符合資格要求的潛在候選人和在任校長,不愿意擔任或繼續(xù)擔任校長職位?其影響因素既是多樣的(不同人可能受不同因素的影響),又是復雜的(不同因素之間相互關聯(lián))。綜合實際情況看,以下幾個方面經常被提及。
1.工作負荷日益加重.得失難平衡
近年來,外部期待、上級要求、師生情況等方面較之已往有很大變化,中小學校長的工作范圍不斷擴大,工作內容不斷增加,使得中小學校長工作負荷加重,普遍感覺太忙。有調查顯示。在440位校長中工作時間為8小時及以下的占13.0%。工作時間為8~10小時的占56.1%。工作時間超過10小時的占30.9%。不管忙著做什么、忙得有沒有價值,這在客觀上造成了工作超載。使校長自問或被問:這是否值得?這是不是我或他(她)想要的生活?
首先是工資回報的問題。目前。絕大多數(shù)地方校長的績效工資不超過本校教師的1.5倍。校長也會權衡,自己的精力投入與所擔責任要勝過教師太多,但工資并沒有多出多少。一項調查也顯示,90%的受訪校長認為“工資低于工作量和創(chuàng)造的價值”,只有4%的受訪校長認為“基本匹配”。6%的受訪校長認為“工資超過工作量和創(chuàng)造的價值”。endprint
其次,在生活觀念與方式轉變的背景下,人們越來越重視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在“75后”“80后”逐漸走上中小學領導崗位后,這一點體現(xiàn)得更明顯。人們越來越珍視家庭時間以及用于運動、休閑的時間。認同“工作是為了更好地生活”的理念。在此觀念下。當繁重的學校領導工作嚴重擠占個人生活時間時。有些校長會覺得從事這項工作是很大的犧牲,感到不值得:那些潛在校長候選人也不會有多大意愿接手目前在任者都不喜歡、不享受的職位。
2.工作壓力不斷增大。支持難為繼
新時期,校長工作的改變,不只是工作量的增多,還有工作復雜性與利害程度的增加所帶來的工作壓力增大。過大的壓力導致校長身心健康方面的不適。一項針對山西省部分地區(qū)327名中小學校長工作壓力的調查顯示,總計為75分的量表,校長的平均得分為53.19,顯示出較大的壓力。當前,中小學校長工作的壓力源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安全壓力。很多校長都說:“只要不出事就好,其他倒是次要的?!薄鞍踩?,其他都是1后面的0?!逼浯问琴|量壓力。行政部門和家長都希望學校的教學質量不斷進步。質量不好。會面臨學生流失、學校地位下降、校長發(fā)展前景不好等壓力。質量好了,又會帶來期待更高,以及生源激增后的教育教學資源不足、管理任務加重、擇校需求的關系協(xié)調等問題。再次是保持穩(wěn)定的壓力。當下,社會和家長對于學校招生、考試、評優(yōu)乃至某位任課教師授課質量等問題的關注。超過了已往任何一個時期。在自媒體時代,這些事情稍微處理不好,就會成為一個社會事件。此外還有學校內部管理、校長自身專業(yè)發(fā)展等方面的新情況與新要求等。重要的是。在期待、要求、關注等壓力不斷增加且很多問題非校長之力能解決的情況下,校長卻難以從政府、行政部門、家長等組織和力量那里獲得更多的支持。用一些校長的話說:“除了責任還是責任。沒有其他?!?/p>
3.領導與業(yè)務工作相沖突.兼顧難實現(xiàn)
現(xiàn)實中。很多校長是從骨干教師走上行政與領導崗位的。做了校長后,業(yè)務發(fā)展的精力與時間會被嚴重擠壓。相關調查顯示。92.5%的行政干部認為優(yōu)秀教師從事行政工作對自身學科專業(yè)有很大影響。只有7.5%的行政干部認為影響不大,沒有行政干部認為對學科專業(yè)沒有影響。另一方面,無論從待遇還是從職業(yè)成就感等角度考慮,不少校長都不會割舍業(yè)務發(fā)展。因此,在任校長常處于業(yè)務發(fā)展與行政工作不能兼顧的困擾中,覺得行政工作影響了自己的專業(yè)水平提升:潛在校長候選人也會估量選擇做校長的成本。這種情況的形成,與我國當前的中小學校長任用與管理制度有很大關系。在絕大多數(shù)地方,對校長仍采用干部管理體制,未能真正實現(xiàn)校長隊伍建設的職業(yè)化。這意味著兩個問題:其一。做了校長就很難再自然地做回普通教師:其二,校長無法像教師那樣作為一個專門職業(yè)來做。這兩個條件中。只要有一個能實現(xiàn),可能有更多的人愿意嘗試做校長。
4.外在瑣事常干擾。精力難專注
還有一種普遍的困境是:一些校長愿意將心思放在管理與領導學校發(fā)展上。但來自外部的各種瑣事太多。使他們沒有多少精力思考和從事與學校發(fā)展真正相關的事。這讓校長們感嘆:如果只是不停地應付這些瑣事。那么校長工作的意義何在?校長的價值何在?一位校長提到:“現(xiàn)在做一名校長非常不易。許多外在的因素是校長自身無法左右的。除了各類常規(guī)事務的處理外。各種檢查、會議、接待占去了我不少的工作時間。還要做各種材料、參加許多應酬、應對各種突發(fā)事件等。在上級召開的各種會議中,很多都是要求校長到會的,以此證明會議的重要性:除此之外,每年還要應對各項評優(yōu)、評比。都要耗費校長大量精力。”各種低意義工作的增多,成為很多有信心、有愿望、有能力的在任校長和潛在校長候選人,對校長職位失去興趣的重要原因。
三、如何使校長職位更具吸引力?
從吸引更多優(yōu)秀者追求或留任校長職位的角度看,當前中小學校長隊伍更替工作面臨著挑戰(zhàn)。因此。政府與教育主管部門有必要進一步提高中小學校長職位的吸引力。
1.提高工資水平,平衡校長的付出與回報
調查表明,超過70%的校長因工資原因想過跳槽,沒想過的僅占24%。對于優(yōu)秀校長或邊遠落后地區(qū)學校的校長而言。產生這種想法的可能性更大。有70%以上的校長與大部分教師工資的差距在1000元以內,這種差距無法體現(xiàn)校長與教師在工作任務和壓力上的區(qū)別。當前,我們必須面對與回應現(xiàn)時期普遍存在的得失權衡。盡管只有6%的校長認為,工資比情懷重要:但72%的校長也認為。兩者需要均衡。同時。有半數(shù)以上的校長認為。校長的合理工資應在每月1~1.5萬元。至于校長工資到底提高到什么程度,需要結合區(qū)域社會經濟條件、工作任務、學校規(guī)模、領導效能等多方面因素進行廣泛調研與局部試點。
2.優(yōu)化學校領導模式.破解校長工作負荷超載困局
考特(Marion Court)曾概括了國際上為解決中小學校長工作負荷超載問題。而實施共享領導的五種模式。一是兩個全職的共事校長(co-leaders),基于優(yōu)勢、興趣和工作量。分別承擔不同的領導工作。二是基于“兩個校長好過一個校長”的前提,實施全職的雙元領導(dual leadership),兩位校長以相互支持與合作的方式肩并肩地承擔領導工作。三是兼職性質的領導分享,兩位校長根據(jù)時間分配領導工作。譬如:一位校長上午工作,另一位校長下午工作:或者兩位校長隔天工作。四是整合式的共同領導,共事校長與其他學校管理者一起以委員會的方式合作進行領導。五是教師領導集體,教師委員會以一致行動的方式代替校長職位。格拉布(Norton Grubb)等人也主張,傳統(tǒng)—人式的校長模式無法適應當前的政策情境,需要構建兩個以上領導者的聯(lián)合式或合作式的領導結構。這些模式都有其局限性,但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啟示:通過完善中小學領導模式,減輕校長的工作負擔與壓力。學校領導模式的完善既可以是整體性的。也可以是既有總體框架下相關職能的重新劃分。
3.減少外部干擾。讓校長專注投入與享受學校領導工作
校長的時間、精力、動力是有限的。因此。校長任職意愿的培養(yǎng)與行政領導能力的提升,不只在于做加法,在目前看來更需要做減法。即減少外部特別是上級部門對于校長工作的干擾。這主要涉及兩個層面:一是減少形式化的會議、視察、接待等工作和要求:二是限制外部推動改革的數(shù)量與節(jié)奏。簡言之。在外在表現(xiàn)上,要保護校長的有效工作時間和精力:在實質意義上。要變革以直接指派與控制為主要手段的自上而下式管理。湯普森(Pat Thomson)曾提出這樣的疑問:當學校領導者所做都是被規(guī)定、被要求的事,且如有違背會受到嚴厲處罰時。他們怎么可能形成真正的教育愿景。這一質疑捕獲了潛隱在政策現(xiàn)實與具有愿景、創(chuàng)造性和企業(yè)家精神的素質要求之間的現(xiàn)代學校領導矛盾。就此而言,減少外部干擾是一個更為深層的治理體系問題。只有建立合理的學校治理體系,才能使校長專注于他們更擅長也可能更熱衷的教育教學領導工作,才能使他們在深層、持久的價值動力下投入與享受學校領導工作。
4.給予支持、指導與關心,為校長辦學治校掃除障礙
對于校長,不能“只加壓力、不予支持”“只是要求、不予指導”“只知使用、不予關心”。在理論和實踐上。我們都不應該構建一種“無堅不摧”的校長形象?!坝⑿壑髁x”與“孤立無援”之間離得很近。有時,我們感覺校長負責所有,決定一切,直面問題,像個英雄。這當中,確有權力欲望較重者、管理方式專斷者或心理素質過硬者。但還有很多校長實則是因為無人擔當、無從求教、無人過問。這種孤立無援感,會讓在任者心力交瘁,讓潛在候選人望而生畏。所以,政府與教育行政部門既要在具體的辦學治?!扒芭_”工作上知“退”。又要在校長領導工作的“后臺”支持上能“進”。例如:為校長的學校領導工作提供經費、人員支持:幫助校長緩沖外部壓力與干擾:為新手校長配備穩(wěn)定、勝任的咨詢者與輔導者:為校長學習與思考提供機會和時間:關注并協(xié)助解決校長個人層面的困擾、困惑與困難。等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