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艷梅
中華典籍,浩如煙海,汗牛充棟,這是中華民族的文明成果,也是中華文明綿延數(shù)千年的歷史見證。但要論一部著作對一個民族的精神品格的塑造,大概非《論語》莫屬?!墩撜Z》是儒家學派最為重要的典籍之一,被譽為“五經(jīng)之管轄,六藝之喉衿”?!墩撜Z》在先秦時期即已成書,至漢武帝獨尊儒術(shù),結(jié)束了“百家殊方”的局面時,其得到最廣泛的傳授。自從南宋朱熹“四書”編成及經(jīng)歷代提倡后,人們更把《論語》當作入學之門,學問之基。“蓋千年來,自學子束發(fā)誦讀,至于天下推施奉行”。今天,《論語》依然是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典籍,浸潤濡染著每—個中國人。
暫不論《論語》內(nèi)容如何博大精深、包羅萬象,但看書名,孔子被后人尊稱為“圣人”“至圣先師”,而這部書并沒有像先秦《老子》《墨子》《莊子》《孟子》《荀子》《韓非子》等著作一樣命名為《孔子》。《論語》書名中“語”的含義似乎沒有太多爭議,即清代趙翼所說:“語者,圣人之語言。”“論”是什么含義呢?由于很多辭書、教材、選本等僅注出讀音lun,對此處“論”的含義不加注釋或語焉不詳,故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墩撜Z》的書名含義真的不言自明嗎?“論”是議論,評論,亦或是言論嗎?
現(xiàn)存文獻中,最早提到《論語》書名含義的是東漢班固,他在《漢書·藝文志》中說:“《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于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薄罢撟搿奔淳幾?、編輯,如宋代黃庭堅《代司馬丞相進(稽古錄)表》中有“論纂皆有依憑,總而成書名為《稽古錄》”。班固的解說中“論”含有編纂義,這個意義是如何得來的呢?我們可以從“論”這個漢字本身一探究竟。
“論”是一個形聲字,從言,侖聲,聲兼義。聲旁“侖”字為何義?從字形上看,“侖”的小篆為“”,分別由“”和“”組成。其中,“”,即“亼”(古“集”字),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解釋為:“三合也?!?,象形字,據(jù)此小篆之形《說文解字》云:“象其札一長一短,中有二編之形。”即冊字,竹簡編連在一起就成了“冊”。
換言之,“侖”,從厶從冊,即聚集簡冊,故其本義當為編纂?!熬奂唭员匾榔浯蔚?、求其文理”(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因此,“侖”又引申出次序、條理義。從侖取義的字多與編纂、條理、次序等義相關(guān)。
首先,與編纂有關(guān),如“論”,除了作書名出現(xiàn)在《論語》中外,在古籍中也不乏作“編纂”講的例證。如《史記·酷吏列傳》:“(趙禹)與張湯論定諸律令?!蹦铣闻狁喌募庖鞆V曰:“論,一作‘編。”孔子晚年致力教育,整理編纂《詩》《書》等古代文獻,并把魯史官所記《春秋》加以刪修,《太史公自序》中說:“孔子修舊起廢,論《詩》《書》,作《春秋》,則學者至今則之?!庇帧妒酚洝と辶至袀鳌酚醒裕骸翱鬃娱h王路廢而邪道興,于是論次《詩》《書》,修起《禮》《樂》?!?/p>
其次,與條理、次序等義有關(guān),如“倫”,“八音克諧,無相奪倫”(《書·舜典》),為條理,順序義。“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所謂人倫,即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特指尊卑長幼之間的關(guān)系。尊卑長幼自然有次序條理。
“淪”,《說文解字·水部》中解釋:“淪,小波為淪?!奔此嫔系男〔y。水上的波紋自然也是有次序的,如鄭振鐸《燕子》中寫道:“(燕子)尾尖偶爾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紋一圈一圈地蕩漾開去?!薄对?魏風·伐檀》云:“坎坎伐輪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淪猗。”“毛傳”云:“淪,小風水成文,轉(zhuǎn)如輪也?!薄俄n詩》亦云:“淪,文貌?!睎|漢劉熙《釋名·釋水》說:“水文(紋)相次有倫理也?!?/p>
“輪”,《說文解字·車部》中解釋為:“有輻日輪?!倍斡癫谩墩f文解字注》曰:“三十輻兩兩相當而不迪,故日輪?!避囕喩系妮棗l排列自然不是雜亂無章的,相反是有次序和條理的。
“綸”,即青絲綬帶,古代官吏用以系印,或為釣魚用的絲線,如“蓬頭稚子學垂綸”。用絲線為綬帶或為釣魚絲線,絲線排列當然是有次序、條理的。清代王念孫《讀書雜志·管子》有言:“倫與綸古字通?!?/p>
正因為以“侖”作聲符兼義符的字多含有編纂、條理、次序等義,關(guān)于《論語》的書名,南朝梁代皇侃在《論語義疏》中作了一個小結(jié):“先儒后學,解釋不同,凡通此‘論字,大判有三途:第一,舍字制音,呼之為‘倫。一舍音依字,而號曰‘論。一云‘倫、論二稱,義無異也?!彼^舍字制音,即將論、倫、綸、輪這些從“侖”得聲的同音字貫通起來,混同起來,故皇侃接著解釋:“第一舍字從音為倫,說者乃眾,的可見者,不出四家:一云,倫者,次也。言此書事義相生,首末相次也。二云,倫者,理也。言此書之中蘊含萬理也。三云,倫者,綸也。言此書經(jīng)綸今古也。四云,倫者,輪也。言此書義旨周備,圓轉(zhuǎn)無窮,如車之輪也?!被寿┯謴某蓵^程解釋為“舍音依字為論”,他說:“言此書出自門徒必先詳論,人人僉允,然后乃記,記必已論,故日論也?!被寿┩瑫r說明:“第三,云倫、論無異者,蓋是楚夏音殊,南北語異耳。南人呼倫事為論事,北士呼論事為倫事,音字雖不同,而義趣猶一也。”
其后,宋代邢咼《論語注疏》本著“疏不破注”的原則,一定程度上繼承和保留了皇侃的闡釋,解釋《論語》書名含義時先引用東漢鄭玄的說法:“論者,綸也,輪也,理也,次也,撰也。”并進一步闡述:“以此書可以經(jīng)綸世務,故日綸也。圓轉(zhuǎn)無窮,故曰輪也。蘊含萬理,故曰理也,篇章有序,故曰次也。群賢集定,故曰撰也?!贝送?,關(guān)于《論語》書名含義還有“談論編次說”“選擇說”“孔子的言論及其弟子的辯論說”等多種說法,聚訟紛紜,此不贅述。
《論語》書名含義的多種解釋,絲毫不會削弱其在古代社會和當今社會的作用及影響?!墩撜Z》一書,“字字精金美玉,實人類千古不磨之寶典”。柳詒徵《中國文化史》云:“孔子者中國文化之中心也,無孔子則無中國文化。自孔子以前數(shù)千年之文化賴孔子而傳,自孔子以后數(shù)千年之文化賴孔子而開?!薄墩撜Z》閃耀著跨越時空、歷久彌新的光芒,要了解中國文化,精讀細研這一名著,一定能使我們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