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qū)高陂鎮(zhèn)高陂中心小學 鄧 漱
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隨處都能感受到數量關系,體驗到數學的樂趣,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應將生活元素合理融入課堂教學中,利用已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在日常生活中,數學知識隨處可見,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走進生活,觀察生活中的事物,捕捉生活中的數學現象,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合理運用生活實例,融入數學知識,使得學生能夠充分感受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重要價值,所以教師應為學生提供觀察生活和操作的機會,引導學生養(yǎng)成觀察的習慣,從生活實際出發(fā),認識數學、理解數學,充分體會數學的魅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例如在學習《大數的認識》時,為了能夠讓學生感受大數的意義,以我國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為例,讓學生觀察這些數據,感受大數在生活中運用,同時,對于數位順序、數級以及計算單位等大數的知識,教師應組織學生采取合作交流的方式,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知識,學生獲得相應的知識后,可以讓學生說說生活中都有哪些大數,以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
“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應注重新知導入,因此可以結合數學教學內容以及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學生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引發(fā)學生好奇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同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fā),學習新知,有利于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獲得數學知識。例如在學習《位置》時,教師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想一想怎樣描述班長的位置?”學生在描述位置時,有的學生描述班長在第幾組,有的學生描述班長在第幾行,有的學生描述班長在第幾排,這是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在描述位置時常常使用組、排、列等,之后教師統(tǒng)一將豎排為列,橫排為行,使得學生在描述位置時能夠統(tǒng)一語言,接著教師讓學生站在教師的方位來描述班長的位置,使得學生學會怎樣描述位置。為了鞏固本節(jié)課的知識,教師出示動物園示意圖,讓學生描述大象館、獅虎山以及猴山等位置。
對于所學的知識,教師還應引導學生加以運用,引導學生用數學眼光看待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提高學生數學問題的解決能力。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應強化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教師應結合數學教學內容,開展實踐活動,并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社會實踐中。例如在學習“折線統(tǒng)計圖”時,在學習完本課的知識后,教師開展實踐活動,讓學生用折線統(tǒng)計圖來表示近半個月的溫度變化,首先教師應引導學生查詢資料,可以在課后利用計算機查詢近半個月的氣溫以及雨水等情況,獲得相關的數據后,確定折線統(tǒng)計圖中相關的內容,然后開始進行繪制,學生繪制后,在課堂上進行反饋,評選出繪制得較為優(yōu)秀的作品,同時教師應進行總結,提升知識點,以此強化學生對折線統(tǒng)計圖的認識。
作業(yè)作為數學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學習數學具有重要幫助,所以教師在布置作業(yè)時也應結合生活實踐,使得數學作業(yè)更加生活化、創(chuàng)新化以及實踐化,給予學生更多真實的體驗,促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數學知識,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例如在學習“測量”這一課時,教師為學生布置作業(yè),以小組為單位,組織學生測量教室的長和寬,并且分別用厘米、分米以及米來表示,小組學生合理分工,有的學生負責測量,有的學生負責記錄,還有的學生負責換算,對于遇到的困難,小組學生應共同分析以及討論,大膽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教師對于學生的作業(yè)應給予合理的評價,應以激勵為主,提升學生學習的自信心。通過這種方式布置作業(yè),既鞏固了數學知識,同時還提高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增強了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有利于提升小學數學學習效果。
數學作為一門重要的學科,對學生的各項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小學生的年齡較小,抽象能力還比較薄弱,所以應將數學知識生活化,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應合理融入生活元素,使得抽象化的數學知識更加貼近生活實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有利于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果。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數學元素隨處可見,學生應利用已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筆者認為,未來還應加強生活元素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和不斷探討,以此促進小學數學教學的不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