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紅
(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職業(yè)中等專業(yè)學校,河南 澠池 472400)
現(xiàn)代信息技術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工具和教學手段,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尤其對于認知能力、思維能力、閱讀欣賞能力相對低下,而又追求個性化學習的中職生來說,他們早就習慣了多視角、全方位的、直觀立體的信息沖擊,閱讀興趣的喪失和閱讀量的不足是不爭的事實。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方式,使他們產生厭煩心理。因此,筆者結合語文教學實踐,借助現(xiàn)代信息技術這一教學輔助媒體,激發(fā)學生參與閱讀的興趣,轉變學習方式,拓展閱讀教學的廣度和深度。引導學生回歸閱讀,發(fā)揮閱讀對學生成長的正面引導作用,從而提升中職生的閱讀素養(yǎng)。
首先,發(fā)揮信息技術優(yōu)勢,激發(fā)課內閱讀的興趣。
現(xiàn)在的中職生是在網絡的陪伴下長大的。他們更喜歡直觀的、形象的課堂活動。因此對文本的閱讀熱情不高,對文字的感悟也越來越低。要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激發(fā)閱讀的興趣,就要發(fā)揮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把音像動畫等手段引進閱讀課堂。增強學生對閱讀內容的直觀的、感性的認知,而后教師再用形象的語言引導,幫助其理解、感悟和想象。例如在教學劉征的《過萬重山漫想》一文時,先讓學生預習初步感知全文。然后上網連接紀錄片《話說三峽》,通過視頻音像激發(fā)學生對“漫想”的興趣,作者坐船穿越三峽的崇山峻嶺。面對三峽的奇景,他神思飛越、浮想聯(lián)翩。他究竟想到了什么?對三峽的歷史、現(xiàn)在和未來有什么高見?與三峽奇景有緣的文人騷客、古圣先賢有什么故事?水到渠成的就喚起學生對下文的閱讀欲望,為進一步的深入閱讀做鋪墊。
其次,使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依據(jù)文本進行延伸性閱讀。
閱讀教學的根本目的不是讓學生積累多少知識,而是學到方法。課文只是個例子,單靠語文教材上的幾十篇文章,要提高閱讀素養(yǎng)遠遠不夠。興趣是閱讀的內在動力和思想傾向。對于信息技術時代的職校生來說,如果在閱讀教學之前運用信息技術啟發(fā)引導,對后面的深入閱讀和自主閱讀都大有裨益。為活躍課堂氣氛,下載相關的視頻、圖片、音樂做成課件;讓學生在各自的手機上查找與課文相關的信息資料,發(fā)送QQ、微信平臺上交流,激發(fā)自主閱讀的興趣。如《士兵突擊》(節(jié)選),選自長篇小說《士兵突擊》。節(jié)選部分通過三個普通士兵在特種兵選拔賽中的故事,表達了生死與共的戰(zhàn)友情。《士兵突擊》是一部藝術成就較高的軍旅小說,是一部真正意義的“士兵之歌”。教師如能讓學生上網閱讀整篇小說,進而深入把握“不離棄,不拋棄”的精神和情感,是最好的。如果時間寬裕,讓學生觀看《士兵突擊》全劇或片段,學生會對小說的語言和人物描寫的藝術特色有更深入的體悟。
再次,借助網絡資源平臺,推薦主題進行專題研讀。
研究性學習近年普遍應用于教育教學活動,其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究的學習方式也被廣泛認可。就閱讀教學來說,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的內容確定一個閱讀的主題,用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讓學生主動的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注重強調學習過程和學習體驗的結合。網絡有很大的吸引力,加上智能手機和平板的普及,上網閱讀最大限度的激發(fā)著職校生的思維活力和領悟力。網絡資源的豐富和多樣化也能幫助學生開闊眼界、豐富知識,補充文本閱讀的諸多不足。如小說《老人與?!?節(jié)選),課本對美國著名小說家海明威的介紹很少,初中學習也沒有涉及到海明威的教學內容。單憑教師講解,學生不會感興趣。若上網進行研究性閱讀,就可以對海明威有一個完整豐滿的認識。學生在網上找到許多關于海明威的資料,有海明威為什么自殺?海明威為什么被稱為美利堅民族精神的豐碑?海明威的一生感情生活復雜,被稱為美國“迷失的一代”。代表作品有《永別了,武器》、《喪鐘為誰而鳴》、《老人與?!返慕榻B等。應有盡有,風格各異。
最后,以教師的“微閱讀”,引導帶動學生“微閱讀”。
以多媒體和網絡為核心的現(xiàn)代信息技術顛覆了傳統(tǒng)的閱讀方式。中職生是具有青春活力的青少年,對新生事物有強烈的求知欲,網絡小說、訂閱號、電子雜志等閱讀資源牽引著他們的心。擴展閱讀空間,多方涉獵固然是好。但是如何鑒別閱讀的內容,如何減少淺閱讀帶來的不良影響。還需要教師積極的引導。因此,教師的“微閱讀”帶動學生“微閱讀”。及時與學生交流分享閱讀體驗和心得。不能放任學生隨意閱讀,也要學習魯迅先生的拿來主義,取其精華,剔除糟粕。運用好“微閱讀”這把雙刃劍,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
總之,閱讀教學要提升閱讀素養(yǎng),必須從閱讀量著手。以課本精選的文學經典作品為出發(fā)點,活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進行延伸性閱讀、研究性閱讀、微閱讀可以事半功倍。但是,傳統(tǒng)的閱讀方式能給讀者豐富的閱讀體驗和廣闊的想象空間,不管視頻中的演員演技多么出神入化,也很難代替文學作品在閱讀中投影在我們腦海中的形象。因此,二者要相互彌補、相得益彰,才能更好地提升中職生的閱讀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高明霞.網絡條件下中職生語文閱讀能力培養(yǎng)初探[J].教育教學論壇,2014(5):22.
[2]呂子微.強化閱讀提升中職生語文素養(yǎng)的研究[J].現(xiàn)代教育,2016(11).